替代潮涌,煤制油項目密集上馬
近幾年,煤制油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從熱到冷、又從冷轉熱的變化。
2006年,國家發改委連發兩道禁令:“停止批準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在國家煤炭液化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前,暫停煤炭液化項目核準”。到2008年,發改委又再發《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除神華直接液化項目可繼續開展工作,神華寧煤間接液化項目可進行前期可研外,“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這使得煤制油的發展陷入低谷。
然而,近兩年,在霧霾壓力、煤炭成為“罪魁禍首”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和大型企業掀起替代煤炭的熱潮,包括煤制油在內的煤化工項目由之由冷轉熱,大有一哄而上之勢。
去年國家能源局下發規范煤制油、煤制氣產業的通知,更被市場解讀為肯定煤化工行業“大方向”的“強心劑”,“煤制油新項目凍結令宣告解凍”。
神華集團作為“煤制油”的先驅,其在內蒙古緊張建設的“煤制油”項目,一直被視為國家能源替代戰略的體現,熱火朝天地建設著。國內幾乎所有產煤省市都,也在醞釀規模不等的“煤制油”項目。
有媒體披露,從2013年至去年上半年,總投資約5000億元的22個煤化工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準許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而各地上報發改委欲獲得“路條”的煤化工項目還有104個,總投資額估計在2萬億元左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煤制油項目。截至2014年底,國內已經投產的煤制油產能約為150萬噸,2015年還有100萬噸的投產。
神華、伊泰、兗礦、潞安等企業的十多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推進。這些項目全部投入運行后,中國預計將于2018年實現1878萬噸/年的煤制油總產能。
短板制約,煤制油面臨發展難題
在現代煤化工中,煤制油的研制歷史最悠久。煤制油又稱“煤炭液化”,目前國際上煤制油技術大體上分為兩大類:直接液化(DCTL),間接液化(ICTL)。總體上看,煤制油技術是成熟的。德國、南非、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曾成功生產,德國甚至在上世紀40年代就實現過工業化生產。
然而,煤制油有難以化解的難題。一是大量耗水。資料披露,煤直接液化法每生產一噸油品要耗水8-9噸,煤間接液化法每生產一噸油品耗水是直接液化的1.5倍。二是“煤制油”生產過程、煤與油的轉換過程,會浪費大量的資源。有專家計算,間接和直接制油的煤炭,利用效率低于30%和50%,其間會浪費一半甚至更多的能源。三是“煤制油”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除排放大量廢氣、廢渣外,“煤制油”排放的二氧化碳為石油化工行業的7~10倍。大量生產“煤制油”,對環境的污染有可能帶來災難重慶能源集團松藻煤電公司化工專家介紹,建設1000萬噸成品油煤炭直接液化項目,約需建設資金500億元。如此巨大的投資,決定了“煤制油”的收益取決于規模,也受制于國際油價。
“煤制油”工業化生產項目從立項到生產大約需要5年時間,5 年的油價和煤炭價格會怎樣波動誰也說不清。這使得“煤制油”面臨巨大風險。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國際上,美國、日本等國的煤制油只限于研究、示范和試驗,都未應用于實際開發的原因。
而且,目前國內大部分打算上煤制油項目的地區和企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有消息稱,寧夏煤制油項目上馬擬向南非某公司引進技術,技術轉讓價格高達10億美元。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中惟一的一等獎,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獲得。這項成果標志著煤制油核心技術的一個突破,有利于帶動產業的快速形成,為石油替代和煤炭清潔化利用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不足以在核心技術上支撐整個煤制油產業的發展。
油價暴跌,煤制油生不逢時受煎熬
煤制油項目的前期投入較高,生產也需經過氣化、凈化、費托合成等特殊的工藝和流程,這決定了煤制油項目的制造成本高過石油基柴油和石腦油。
重慶能源集團專家作過計算,石油基化工產品的成本構成中,原油占全部成本的比重接近80%,這決定了油價大幅下跌必然帶動石化產品成本大幅下降。而煤制油產品成本中,廠房、設備等的固定成本占了全部成本的一半,原料等可變成本只占另一半,其中煤炭成本只占30%。煤炭價格下降雖然也有利煤制油成本下降,但因占比不及原油在石油基產品成本中的比重,所以不可能與低油價條件下的石油產品相抗衡。
毫無疑問,煤制油項目的投資收益,主要取決于國際油價。國際石油價格持續大幅暴跌,直接擠壓煤制油的盈利空間,使其商業開發價值頓失。
原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認為,當油價跌到70美元/桶左右時,煤制油競爭不過原油。
神華寧煤專業人員曾表示,目前國內煤制油的成本神華相對低一些,當國際油價維持在60美元的水平時能夠保持盈利。
兗礦集團的高層管理者則聲稱,當原油期貨價格在80美元及以上時,公司的煤制油項目有望盈利。
而重慶能源集團的專家認為,在煤價為每噸400元的條件下,油價在每桶80美元時,間接煤制油可以盈利,而當油價下降到每桶60美元時,煤制油項目就會虧損。
國際油價,無疑是制約煤制油量產、阻礙其發展的最大殺手。
偏偏國際油價自去年上半年以來持續暴跌。短短半年時間,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從2014年6月份每桶107美元的高點下跌50%以上,刷新了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價格,也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短期內的最大跌幅。煤制油盈虧平衡點——油價每桶60至80美元——早已跌破。新年伊始,油價還在延續下跌的趨勢。這不能不讓人擔心,備受煎熬的國內煤制油項目,還能挺多久?
前景看好,煤制油走出困境可期
煤制油是對煤炭這種低附加產品高效利用的一種途徑,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要求。煤制油的最大意義,在于將不稀缺的煤變為稀缺的油。作為戰略儲備,煤制油的價值不容輕看。
國內資深能源化工專家李大鵬曾表示,中國不僅不能停止發展煤化工,還應健康穩妥地促進現代煤化工快速發展。這是因為,中國是人口大國,要解決13多億人不斷增長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須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由于中國富煤貧油少氣,人均剩余油氣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依靠國內油氣資源很難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且受體制機制、地質構造復雜、管網建設滯后、油氣價格尚未放開,以及水資源有限等因素制約,非常規油氣開發也很難復制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的奇跡。因此,今后較長時期,中國能源結構仍將以煤為主。作為替代油氣的重要途徑,包括煤制油在內的現代煤化工不僅不能停滯,還要加速發展。
雖然煤制油的發展取決于煤炭、水資源、環境容量等硬性條件,后期的發展尤其需要謹慎,上項目應避免一哄而上,但中國的能源資源秉賦,決定了煤炭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將是中國的主體能源,發展煤化工既有利于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也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的安全。正是從戰略的高度分析,煤制油的發展前景依然值得看好。
國際油價眼下的大跌,未必意味著油價低位將長期維持,畢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能源大戰不可能長久下去,油價的探底反彈必為大概率事件。我們對煤制油在內的煤化工的未來應當充滿信心。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