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業內人士有一種說法:煤化工就是水化工。首先,現代煤化工各種大型工業示范裝置“十二五”規劃期間陸續投產,在打通工藝路線拿到產品方面大多獲得成功,但惟有水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一是水耗降不下來,二是廢水處理沒有解決好。
其次,水的問題已經成為發展煤化工的硬約束。最近,無論是國家出臺的“水十條”,還是環保部設立的環評門檻,都對煤化工用水形成壓力甚至是一票否決,最近幾個煤化工基本建設項目沒有批準通過就是例證。
針對當前煤化工水耗居高不下原因,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過程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友麒認為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個方面造成:
技術原因:工程設計中確定水耗部分的大都是由給排水專業設計的,工藝人員不掌握水系統集成優化技術,而給排水人員又不完全掌握工藝,無法設計出水網絡系統的優化。
監管原因:總體來說,只靠經濟利益驅動是不足以推進節水的,政府及行政領導垂直推進是必不可少的動力。石油化工行業在節能節水上取得的成績,主要是靠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國企貫徹國務院節能節水要求,對所屬企業嚴格考核的結果。煤化工行業十分分散,缺乏垂直領導的節水監督考核壓力。
示范原因:由于現代煤化工第一批大型工業化開發階段,最核心要求首先是打通流程,順利拿到產品,而非節能節水。所以在公用工程配置上,只是盡量滿足工藝要求,談不上優化。可以說,示范項目為保工藝過關,暫時犧牲了能耗和水耗優化要求。
本世紀初,過程系統工程方法在我國化工煉油行業推廣應用以來,已形成一套企業節水減排的過程系統工程方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制訂《煉化企業節水減排優化方案的制訂和實施》企業規范,推廣應用這項技術,煉油噸水耗從2005年的1.14噸下降至2012年的0.60噸。
楊友麒表示曾經將這套在石油化工企業成熟采用的方法,對某大型煤制烯烴企業進行了試點應用,發現煤化工企業節水潛力巨大。如果按照水網絡優化的思路進行系統優化技術改造,實施十幾項技術措施,可以將總體新鮮水消耗下降63%,噸烯烴耗水有可能從原設計的32噸下降到10噸以下。
楊友麒認為上述方法需要相應的技術改造投資。不過經過粗略計算,所需要投資費用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約2.6年,較為合理。
“水十條”的發布,意味著工業節水減排進入一個新時期。不論從全面系統方面,還是決心力度方面,均是空前的,對于煤化工行業的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當前煤化工行業的節水減排形勢,很像十幾年前的石油化工行業一樣,有很大的潛力。大力推廣應用過程系統工程方法,是將潛力挖掘出來變成現實的有效途徑。(來源:中國煤炭資源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