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尚未真正回暖,原料煤炭又遇產能出清,價格大漲,雙重打擊之下,煤化工企業如何調整發展方向?
5月1日開始,《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正式實施。扭統計,山東、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省份核減產能大部分都在16%以上,未來對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煤炭大省的煤化工板塊將是一次考驗。最先波及的將是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這些規模性新型煤化工行業。
據內蒙古一家大型煤化工企業負責人介紹,由于受煤炭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原料煤貨源已明顯緊張,價格也開始提漲,企業成本在不斷加大,而主副產品仍處于底部價格區域,特別是一些前些年炙手可熱煤焦油、粗酚、石腦油等煤化工副產品被賣成白菜價。
近幾年,受環保、市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煤化工主產品降溫遭受冷遇,項目不能正常開工,一些在建項目停建、緩建。加上去年以來受原油大幅走低影響,市場連續下滑,天然氣、成品油價格大幅走低。
煤化工主產品價格走低,但煤焦油、粗酚、石腦油等副產品卻呈現了市場脫底回升的好形勢。如煤制天然氣副產品占總銷售收入比例已由年初的不足10%上升至二季度的12%, 這些副產品二次深加工后附加值將得到大幅提升。
其中化工副產品中煤焦油、石腦油、粗酚深加工增值空間較大,按照粗汽油、粗柴油以及苯酚等化工產品的現有市價測算,如在現有大型煤化工企業自身裝置(包括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項目)基礎上自建深加工裝置,預計可以將現有副產品占銷售收入比例提升至15%~20%,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不被重視的化工副產品有望翻身成增值亮點。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煤化工項目有望形成成倍增長的規模。企業只有自身延伸產業鏈把深加工往深處走,尋找增長亮點,才能步入脫困增盈之路。
順應新形勢、迎接新機遇、轉換新觀念在煤化工行業有望 翻開新篇章,這個不被人重視的煤化工副產品及深加工子行業,未來隨著企業經營理念的改變,或許將成為企業增盈減虧的亮點。
(來源:《中國煤化工》雜志 編輯:王鈺博 審校:駱慶生)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