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指出,水泥企業實現盈利,主要是靠錯峰生產、停窯限產和行業自律來實現,真正去產能還沒有取得突破。
??近日在“2017年水泥行業推進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大會暨中國水泥協會七屆六次理事大會”發布的《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7-2020)》(討論稿)指出,去熟料產能是工作重點,目標是到2020年,壓縮熟料產能3.927億噸。同時,遏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停止生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等措施要齊頭并進。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提出,用限制新增、淘汰落后和聯合重組推動行業實質性去產能。
??上漲原因
??目前中國水泥價格指數已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由于水泥價格上漲,水泥行業利潤集體飆升。海螺水泥日前發布公告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長90%-110%。半年報水泥行業整體報喜,幾乎已無懸念。
??水泥行業上半年經歷了“量縮價升”態勢,價格維持在高位。水泥價格上漲的主因首先是行業自律率減少了惡性的價格競爭;其次是包括錯峰生產、環保督查等客觀原因導致了供給的減少,改善了供需關系;上游煤炭價格的上升;以及結構調整中一些成本控制差的生產線放緩生產,再次改善了供求關系。
??水泥價格的大幅上漲,并沒促使水泥產量出現快速上漲。水泥產量未大幅增長,并不意味著產能已經用盡。事實上,當下我國水泥產能仍處于嚴重過剩。從產能來看,全國實際熟料產能20.2億噸,水泥產能38.3億噸。2016年全國熟料產量13.76億噸,熟料產能利用率68%;水泥產量24.03億噸,水泥產能利用率62.74%。
??盡管當前水泥行業明顯好轉,但地區差異上的產能過剩沒有得到根本緩解,加上市場環境不夠完善,市場秩序混亂,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水泥行業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
??限制新增
??數據顯示,工信部2016年公布淘汰水泥熟料產能559萬噸,但2016年水泥行業新建投產19條熟料生產線,新增熟料設計產能2558萬噸,扣除淘汰量,凈增約2000萬噸。
??去產能效果被新增產能淹沒。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張建新表示,當前水泥行業少數企業違規新建、批小建大、無證生產、低價傾銷、不當競爭、錯峰不停窯、不守行規行約、破壞市場游戲規則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已經成為水泥行業健康發展的“攔路虎”,水泥行業誠信建設亟待健全和完善。
??《堅決采取措施 遏制新增產能》(討論稿)提出,對違規新建生產線項目進行徹底清理,在核準基礎上摸清家底,分類清出違規、手續不全等企業,提出處置辦法。在熟料產能利用率沒有回到“合理區間”的時間段內,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核準雷同技術的新增產能建設項目。加大對無證生產企業、無證生產線的處罰力度。
??會上還發布了《2017年行業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促進大會倡議書》,號召全行業要堅決遏制新增產能,將已停產多年的日產2000噸熟料生產線、年產60萬噸以下的水泥粉磨站納入淘汰范圍,從現在開始停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生產。
??長效機制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當前我國水泥行業整體產能在35億噸,2016年水泥整體產量在24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七成。
??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孔祥忠認為,水泥行業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情況時,只有水泥業錯峰生產有一定成效,在停止新增產能、清理違規建設、設立專項資金獎補退出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方面,各地主管部門至今很少出臺實施細則。
??今后三年半的時間里,包括新疆、內蒙古、河北、山西、四川、云南、遼寧、河南、貴州、陜西等地區熟料去產能任務偏重,尤其是新疆和內蒙古,都有3800萬噸的產能要淘汰。其次是河北、山西兩省,各自也有至少3600萬噸產能需清理,而任務較輕的陜西也要淘汰1800萬噸熟料產能。
??山東、黑龍江、廣東、湖南和湖北也分別領到1400萬噸、1100萬噸、1270萬噸、1000萬噸和1000萬噸的去產能指標,形勢尚待觀察。當然,也有未領到指標的地區,它們是北京、天津、上海、海南、西藏等。
??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在10個省區組建水泥投資管理公司,運用去產能專項資金,形成市場化的去產能長效機制,計劃2017年試點,2018年正式啟動。另外將制訂和完善水泥行業標準、水泥企業社會責任、行業企業誠信體系等一系列規范,全面提升行業的創新與競爭能力。
??重組加速
??據水泥協會初步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水泥企業共3465家,其中熟料生產企業46家,含熟料的水泥生產企業1234家,另有水泥磨粉站企業2173家,水泥配置站企業12家。
??2016年前十大水泥企業熟料和水泥的產業集中度別為57%與41%。行動計劃提出,前十大企業集團的全國熟料、水泥產能集中度分別達到70%和60%,力爭10個省區內前兩大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65%。
??從日本、法國和臺灣地區水泥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當水泥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后,都會出現行業集中度提升、競爭格局趨向穩定的現象。不斷加大的環保、政策等壓力,已經在促使水泥行業內部進行整合。2016年至今,中國建材集團和中材集團合并、金隅集團和冀東集團重組、華新水泥整合拉法基瑞安水泥資產等一系列重組事件。行業重組,使水泥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6月中旬,中國水泥協會發布《水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在2020年前,鼓勵優勢企業兼并與收購企業,水泥熟料去產能目標為4億噸。同時,著力推動兼并重組減少企業數量,推進形成一批大型集團企業。要致力于有利兼并重組的優惠、補貼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創立基金補貼、碳交易、退出補貼等機制;同時,用好用足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鼓勵優勢企業帶頭兼并與收購企業,從總體上提升水泥行業的整體市場競爭力。
??“今年,水泥大企業集團,尤其是水泥上市公司成為市場整合的主導者。對于水泥市場的整合,不僅是傳統的資本收購,今后還會更多地通過委托經營、相互參股、交叉持股等方式。”孔祥忠表示,近期部分大公司之間將相互簽訂市場整合協議,“這有利于市場劃分和布局合理化,也會促進區域市場集中度提升,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行業效益提升”。
??大企業之間可以創新兼并重組模式,從“產能重組”向“資本重組”、“資產重組”、“市場重組”、“利益重組”的模式轉變,通過跨區域和跨所有制實施資產重組,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和市場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形成規模更大、實力更強、品牌更優的大型企業,促進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優化產能布局。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