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消息。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10月9日在京召開。會議要求要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要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賬和遺留問題。
鋼鐵行業分析師畢方靜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去產能工作中,應盡快落實煤炭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處置等政策,依據法規落實國有企業去產能債務等問題。同時,在去產能過程中,還要注意管理去產能剩余礦產資源的處理、生態修復、采礦許可證注銷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兼并重組,進一步優化布局;鼓勵大型現代化煤礦產業替代中小型煤礦。
2018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1月份至7月份,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去產能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供求關系顯著改善,企業效益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
可以說,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特別是去產能深入推進和“僵尸企業”出清,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逐漸形成,供需結構更趨協調平衡。
在深化煤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嚴格執行了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倒逼落后產能和不達標煤礦全面退出。同時,適當提高了南方煤礦產能退出標準,按照嚴格執法關閉一批、實施產能置換退出一批、通過改造升級少量提升一批“三個一批”的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趙辰昕表示,目前煤炭行業雖然取得了去產能的顯著成績,但是仍然處于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高質量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需要繼續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努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鋼鐵方面,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2018年整體鋼鐵去產能任務還是比較重,為更好地適應去產能進入新階段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把去產能和調結構結合在一起,將繼續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成果,進一步推動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