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重創國內經濟,讓無數中小企業面臨生與死的考驗。現在,全國面臨的是如何恢復經濟,GDP要錨住幾,接下來怎么干等一個個問題。
首先,疫情所帶來的沖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沖擊應該、而且能夠通過擴張性政策予以對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當前可選擇的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有效使用;另一部分沖擊類似沉沒成本,不宜盲目通過政策干預予以應對。
目前來看,在政策合理發力、后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2019年同期增長水平的情形下,全年經濟增速可望達到3%-3.5%區間。要強調的是,這是為了確保就業不出問題、避免嚴重就業壓力,全年需要達成的增速目標。
在這一區間內,既可采取措施應對沖擊又能避免過度反應,維持后續就業穩定,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轉,同時避免加劇中長期結構失衡。此外,由于當前疫情還在全球擴散蔓延,不確定性仍大。如果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超出預期,經濟增速目標宜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必要調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體系包含總量指標與結構性指標。總量指標方面,是要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但是,考慮到以下五個方面的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不宜過度關注GDP總量指標,而應更多關注結構性指標:
首先,小康描述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狀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應一整套指標體系。這套體系既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以及全面脫貧的“硬指標”,又包括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軟目標”。
其次,理解“全面”,要從指標體系來理解,更要從覆蓋的人群范圍來理解。脫貧攻堅是全面實現小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國在提高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提升全體人民幸福感等方面進行了努力的政策實踐、成效顯著。如果能夠成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中國將消滅絕對貧困,這在世界范圍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奇跡。 再次,十九大做出重要判斷,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的解決,要求經濟工作應更多關注結構性問題和高質量發展,而不應過于強調GDP總量和某個增速水平。 其四,疫情沖擊之下,更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本次疫情嚴重程度超出各界預期,其在全球范圍的蔓延,使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陡然增大。在春節期間,疫情沖擊了總需求;復工階段,又影響到了供給面的生產秩序;之后復工逐漸走向正常,但是一季度受到抑制的消費和投資、復工推遲帶來的生產停滯,在正常情況下都難以得到完全地補償。 最后,長遠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在于承上啟下,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堅實的經濟社會基礎。考慮到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空間,即使考慮疫情沖擊,今年實現GDP總量翻番目標仍然具有可能性。但是從長遠來看,實現過高的增速目標,可能導致經濟結構扭曲、資源配置惡化,甚至加劇中長期的結構失衡問題,這反而不利于更長期的經濟發展。 首先,疫情造成的經濟活動停滯已經帶來產出損失,對我國一季度經濟的負面影響遠超預期。2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至35.7%,大幅低于此前路透調查預測中值46%。3月16日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遠遜于此前預期,反映投資、消費、工業運行狀況的三大重要指標全部創下兩位數以上降幅,顯示1-2月國民經濟運行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國內外眾多機構將對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預測值進一步調低至悲觀的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其次,疫情沖擊所造成的影響恢復較為緩慢。在嚴峻的防疫形勢下,春節期間全國范圍內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滯,后續復工復產進度較為緩慢。在服務業方面,餐飲、旅游恢復緩慢,線上經濟活動成為新亮點,但仍無法彌補產出損失。制造業方面,企業離實現全面復工復產仍有不小距離。 從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看,2020年節后耗煤量呈緩慢上升趨勢,但顯著低于前兩年同期水平,當前水平約為同期水平的72%。從攪拌站數據來看,據百年建筑網對10449個項目的調研數據,截至3月4日,全國174家水泥廠預計發貨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三成,而500家混凝土攪拌站預計發貨量僅約為正常水平的一成。 從工作日來看,2020年一季度原共計59個工作日,受疫情影響各地從2月10日開始陸續復工,至少損失5個工作日,還有許多地區于2月16日開始逐步復工,此外北京等地規定外地人員返回后需要居家隔離14天,粗略估計損失了5-20個工作日,較去年下降8%-33%。 總之,由于返工人員不足、上游供應短缺以及企業主動收縮產能等因素,即便企業復工,整體復產水平也與往年同期存在較大差距。 最后,疫情不確定性仍然較大,需警惕二次沖擊。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擴散的可能性較此前又有所提升,全球經濟可能步入衰退的擔憂開始顯現。疫情沖擊波及第二季度及更長期經濟情況引發擔憂,需警惕以下三方面的二次沖擊。 一是,一季度已經減少的消費需求,并不能完全在后三季度得到補償。疫情控制后,購買汽車和房產等消費需求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整體損失不大;但是餐飲、旅游等報復性需求可能不足以彌補春節黃金周承受的損失。 二是,疫情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沖擊,也可能通過金融市場和貿易渠道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2月24日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目前我國出口面臨的問題是無法及時交付訂單,之后可能會出現出口商及時交付訂單,但外國進口商無法履行訂單或違約的情況。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我國的出口也可能在中期面臨更大壓力。 三是,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國家疫情不確定性帶來需求以及供給沖擊。一方面,我國制造業具有向后參與全球產業鏈的特征,面臨供應鏈上游國家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的出口中間品不足、原材料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供應鏈下游其他國家的進口需求下滑也會對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產生影響。 有必要就本次疫情所帶來的沖擊作進一步區分。首先,一部分沖擊應該、而且能夠通過擴張性政策予以對沖。當下疫情演進對我國出口、投資需求形成制約。出口方面,疫情沖擊對我國出口訂單需求造成影響。2月PMI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已下滑至28.7%。此外,每年3月、4月是全年出口訂單高峰期,如果國內復工復產進度不佳,無法正常接單,出現訂單大量流失,可能對第二季度出口產生不利影響。據部分調查企業反映,受疫情影響,訂單取消、延遲交貨等情況已經有所增加。若不對這部分沖擊進行政策干預,可能引致總需求萎縮,失業增加。 其次,另外一部分沖擊不宜盲目通過政策干預予以應對。一方面,春節期間所損失的部分消費后續難以彌補;另一方面,一季度復工推遲、進展緩慢所造成的影響也難以完全挽回。前文提到,相較于2019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損失了5-20個工作日(簡單平均數為12.5個工作日)。待生產秩序恢復之后,即便開足馬力生產,這部分沖擊所造成的損失也難以通過政策干預得到補償。如果一定要彌補這部分產出損失,則過度干預可能帶來資源配置扭曲、結構性問題惡化等問題。 應對第一類沖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當前可選擇的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有效使用。一是,應投向地下排水系統、養老、公共衛生服務等發展不足的公共基礎設施領域。二是,需要防范過度投資帶來的風險。當前正處在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治理關鍵期,地方政府面臨財政收支平衡、隱性債務過高等各方面約束。三是,應選擇恰當方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例如PPP模式在實際運行中,公益類或者準公益類項目,因為投資資金需求規模大且收益率較低的問題,在地方財政吃緊的情況下,甚至出現過施工方墊資推進項目的情況。 第二類沖擊則類似于沉沒成本,政策難以做出完全的反應,也不應糾結于此。春節期間受到抑制的餐飲、交通、旅游、電影院線的消費等,在后期會有補償性釋放,但是由于季節性消費特征、消費者信心沖擊等原因,這些消費需求難以全部找回。另一方面,從供給端來看,推遲復工損失了多個工作日、復工后產能利用率較低,即便后續中國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狀態,這些損失也難以全部找回。其中,2020年大部分地區工作日不同程度推遲,較去年至少下降8%。雖然假期仍有部分行業維持生產經營,但是復工之后產能利用率提升也明顯慢于往年,并且湖北疫區還錯過了更多的工作日。 對于第二類沖擊,有觀點認為:這雖然是沉沒成本,但債務沒有相應消失、財富存量是凈損失,因此擴張性補償仍然有必要對此做出反應,哪怕短期超過潛在增長水平。在此條件下,政策可以創造有利的宏觀環境,讓企業彌補損失。但是疫情沖擊帶來的不良債務問題,應該由企業、居民、銀行、政府共同分擔。其中政府可以通過財政發債來彌補一部分損失,但同時應強調共同分擔,以避免潛在的道德風險。 國內外眾多機構就此次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做出了預測。前期各機構預期相對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2月22日的G20財長會議期間表示,在最新IMF預測的基線情景假設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5.6%。但隨著疫情沖擊導致復工遲緩,疫情在全球的擴散,以及1-2月經濟數據超預期跌至歷史新低,對中國全年增速的評估和預測在不斷的向下修正。 經合組織(OECD)3月2日發布題為“新冠病毒,世界經濟在危險中” 的報告,認為中國2020年整體經濟增速將不超過5%。3月17日,眾多國際投行根據最新經濟數據修訂預期,認為一季度中國經濟大概率負增長。渣打將其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速預期由原來的5.5%下調至4%;高盛將其對中國一季度及全年的經濟增速預估從此前的2.5%和5.5%,調降至-9%和3%;彭博社綜合12家機構的預測數據,結果表明中國全年經濟增速預測中值在3.4%。 首先,從壓力測試結果看,實現全年5.6%增速的樂觀情形,難度極大。如果一季度增速在2.9%或以下,則全年增速實現5.6%的難度比較大。后三個季度的增速,需達到2018年、2019年同期表現的平均水平、甚至更高。 如果一季度增速在1.7%或以下,要實現全年增速5.6%,后三個季度壓力將非常大。后三個季度的增速,需達到甚至超過2018年同期表現,每季度平均增速要達到6.7%以上。 其次,在全球疫情不斷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經濟今年進入衰退已經不可避免,這意味著中國難以獨善其身。具體來看,當前歐美防控形勢不容樂觀,其經濟增長可能在二季度面臨大幅收縮,需要警惕由此造成的我國出口需求大幅減弱和供應鏈進口中間品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問題,可能會對我國二季度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因此,實現過高的全年經濟增速目標具有相當難度。 但為了保證就業穩定、避免嚴重就業壓力,又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水平,因此,綜合考量后,我們將全年經濟增速目標向下修正至3%-3.5%。 假設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介于3%-3.5%之間,且后三季度增速與2019年一致,由此倒推一季度經濟增速的可容忍下限。測算結果表明,對應于全年3%-3.5%的增速,一季度經濟增速的可容忍范圍將介于-7.9%到-5.6%之間。 目前來看,只要全年經濟增速能達到3%-3.5%這一區間,疫情對就業的沖擊可控。一方面,疫情沖擊在一季度對就業的影響是暫時的。長期來看,考慮人口老齡化、非正式就業等因素,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的壓力在減小。另一方面,疫情對就業的沖擊還取決于今年后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速情況,如果此后增速可以大致恢復到2019年水平,就不必過于擔心就業。反之,若經濟增速離這一目標越遠,失業壓力可能越大。 因此,在政策合理發力、后三季度經濟增速以2019年同期為基準的情形下,全年經濟增速可望達到3%-3.5%區間。在此區間,政策能夠對前文提及的第一種沖擊采取措施,并避免對第二種沖擊過度反應,從而可以維持后續就業穩定、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轉,同時避免中長期結構失衡的加劇。 最后,全年增速目標的確定,應遵循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和全局出發。一方面,從實際出發,當前疫情還在全球擴散蔓延,不確定性仍大。如果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超出預期,經濟增速目標宜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必要調整。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這一目標本身,更在于承上啟下,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基礎、打好開局。 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已經發生,需要警惕二次沖擊
如何界定合適的政策力度、合適的增速目標
從實際、長遠及全局出發,確定全年經濟增速目標
我們的壓力測試結果表明: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