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煤、電矛盾由來已久,兩者的利潤博弈的現象長時間存在。2021—2022年,煤價飆升,火電企業出現巨虧,而此前的2012—2015年期間,煤炭企業因煤價下降而虧損嚴重。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國家鼓勵煤炭和電力企業簽署長期協議,盡管如此,煤炭價格高企之時,煤炭企業違約情況屢屢出現。
但2022年冬季以來,煤炭價格從遠高于中長期合同的2000元/噸以上,一路下跌至近800元/噸,簽訂的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形勢因此出現“反轉”,違約主體由以煤炭企業為主逐漸轉換成以電廠為主,電煤中長期合同再次面臨新一輪履約率下降的風險。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石瑛表示,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偏弱,各環節煤炭庫存持續攀升,“買漲不買跌”情緒濃重,煤炭中長期合同違約現象增多,部分中長期合同兌現率下降,煤炭中長期合同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違約主體換了
2021年以來,中國煤炭供應緊張問題突出,庫存回落至低位,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及進口煤受限等因素,煤炭市場價格大幅上漲至2000元/噸以上。部分企業存在市場套利心理,中長期合同履約不積極,煤質下降、熱值不達標、捆綁銷售、陰陽合同等問題層出不窮,加上煤炭運力不足,導致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率低,對煤電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發揮煤電兜底保障作用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為保障電煤供應,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不斷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確保了2022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了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民生穩定。
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為新一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指明了方向,從簽約方、簽約量、價格、合同文本到運力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規定。
《方案》明確規定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納入年度電煤中長期合同監管臺賬的合同,應按雙方合同確定的月度履約量足額履約。確因特殊原因難以按月度分解量全額履約的,經供需雙方協商一致,可在月度之間進行適當調劑,但季度履約量、全年履約量必須達到100%。
2023年入秋以來,高溫天氣減少,水電好轉擠壓煤電需求,導致電廠用煤需求有所下降。供應方面,今年1-7月,中國生產原煤26.7億噸,同比增長3.6%,進口煤炭2.6億噸,同比大幅增長88.6%。截至9月1日,環渤海九港煤炭庫存2194.4萬噸。
供應環境寬松、煤炭庫存高企疊加需求不振,國內煤炭供需格局進一步調整,煤炭行情淡季前置,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形勢毫無意外地出現“反轉”。
電煤長協價按照“基準價+浮動價”價格機制簽訂和執行,基準價5500大卡動力煤675元/噸。浮動價則實行月度調整,當月浮動價按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綜合價格指數、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指數、CCTD 秦皇島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指數綜合確定。
由于長協浮動價隨市場煤價格變動而變化,在當前供應充足、煤炭市場運行偏弱、煤炭價格呈下跌趨勢的情況下,企業“買漲不買跌”情緒濃厚。加上今年進口煤大幅增長,沿海電廠購煤選擇增多,沿海八省電廠日耗煤由7月的240萬噸下降至目前的218萬噸左右,煤炭需求在短期內不會大幅提升。
因此,電廠對價格較高的煤炭購買意愿低,電煤中長期合同違約現象逐漸增多,并且違約主體逐步由以煤炭企業為主轉換成以電廠為主,電煤中長期合同將再次面臨新的履約難題。
根據“月度履約量足額履約”,“季度履約量、全年履約量必須達到100%”等原則,煤炭企業和電廠雙方都應該按時按量按質履約電煤中長期合同。但由于煤炭供需、價格市場變化較快,監管的重心并未發生改變。
在今年舉辦的全國夏季煤炭交易會上,山西焦煤代表提出“中長期合同方面,目前只對供給側單方監管嚴,對需求側基本沒有監管。如果煤礦少發了煤就需要‘欠一補三’(補償欠發數量三倍的煤炭量),但如果是電廠不接煤,執行‘欠一補三’肯定很難。現在部分煤礦已經出現頂庫,但是電廠又不接煤,中長期合同的煤也不敢賣,這個情況需要調節。”
在經歷了上一輪煤炭供應緊張周期后,部分下游煤電企業在確認用煤需求時會留出一定的富余量來簽訂中長期合同,煤炭企業卻不能以銷定產。近期,化工煤和水泥煤出現負增長、進口煤大量涌入,導致部分煤礦發生頂庫;6月末,全國火電廠存煤達到2億噸,存煤可用約30天,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由于保供等原因,煤炭企業每天都有產量任務,疊加年度考核等因素導致部分煤賣不出去,煤礦也無法檢修的現象,對煤炭企業良性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隨著階段性用煤高峰的結束,部分產地煤炭產量可能會有所減少;圣誕出貨季臨近帶來的運費上漲,將使得進口煤較國內煤炭的價格優勢收窄;各環節煤炭供應將略微減少。
但相對供應端而言,由于水電出力增加、可再生能源發展迅猛、用電需求量下降、電廠關停部分機組且電廠儲煤高企,未來數月煤炭需求將持續放緩,市場將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雖然上一輪煤炭價格的下跌使得煤價回歸到了此前的合理價格區間,但在迎峰度冬階段到來之前,市場煤價可能再次進入下行通道,這樣一來電廠的履約意愿將進一步下降。
煤炭工業協會甚至因此不得不發聲要求,加強行業自律。當前煤炭市場處于振蕩下行狀態煤炭企業要加強行業自律,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促進煤炭供需實現動態平衡。要強化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嚴肅性,嚴格規范合同履約行為,大型煤炭企業將質量檢驗、船舶運輸、用戶征信、合同執行等方面的違約失信信息進行共享,推動實現中長期合同功能從“煤保電”到“煤電互保”的轉變,共同承擔國家能源安全責任。
讓煤電系統“彈起來”
考慮到中國煤炭供需形勢、電煤價格呈現一定的周期性波動,煤電博弈長期存在但無法分割。當煤炭價格處于上行階段時,上游煤炭企業供應主動性差,保供意識薄弱;當煤炭價格處于下行階段時,下游電力企業執行電煤中長期合同積極性下降,觀望情緒濃厚。
因此,亟需讓煤電系統“彈起來”,讓其成為一個靈活可控的系統,保障煤、電平穩運行的基本盤,穩定煤炭供需雙方利益關系、促進上下游協調發展,實現“煤電互保”。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
首先,完善電煤大數據平臺。加強電煤統計數據規范性、準確性,摸清全國煤炭產能、有效產量、煤質等供應能力底數,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基礎,加強能源數據平臺建設。優化電煤監測預警,建立電煤儲備管理信息系統和儲備動用投放機制,完善應急保供協調機制推動建設電煤儲備基地動態監測及調度管理“全國一張網”。
第二,優化職能監管機構。國家將合同監管的權限賦予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其中一般合同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考慮到電煤合同的特殊性,應指定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對其進行監管,并在立法上進一步明確該機構對此類合同的監管權源,實現依法監管。
第三,按需核準煤炭產能。建立電煤儲備管理信息系統和儲備動用投放機制加強統計數據規范性、準確性,摸清全國煤炭產能、有效產量、煤質等供應能力底數加強能源安全監測預警,根據供需失衡的實際原因有序增減煤炭產能核增避免因臨時核增產能導致短期無法形成有效產量或產能過剩。
第四,建立煤礦彈性產能和彈性生產機制,彈性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綜合評估煤礦資源條件、采礦能力、煤層煤質等,設立煤炭產能彈性釋放或收縮的閾值和等級,推動煤炭產能由剛性管理轉為彈性管理。根據電煤供需情況、產能核準、電量需求、可再生能源出力等彈性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考慮試點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簽訂中長期合同,其余煤炭需求相對較弱時段逐步放開煤炭市場。
第五,煤電合一發展。要從根本上解決煤炭與電力行業利益不一致問題,增強煤電產業鏈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建議鼓勵煤電聯營發展,兩者形成利益共同體,一方面可對原材料供應形成保障,另一方面降低電廠虧損面積。
第六,控制進口煤炭質量、規模。1-5月我國進口褐煤7122萬噸,占總進口量的39%,嚴重擠占了我國煤炭市場,對我們煤炭生產造成了擠壓。因此,加強原產地管理和通關檢驗,防止劣質煤進入國內,根據國內煤炭供需狀況及其他能源情況等確定煤炭進口規模非常重要。
最后,強化煤電雙方契約精神。由于之前煤價偏高,煤炭企業違約現象明顯,監管重心也集中在煤炭行業。隨著電煤供需、價格的周期性變化,需動態調整監管重心,加強在煤炭價格下行階段對煤電企業的監管力度,利用好信用監管等手段促進電、煤雙方良性發展。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