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力交易中心12月28日公布的《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關于廣東電力現貨市場轉正式運行的通知》提到,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即日起轉入正式運行。
據了解,廣東也是繼山西后第二個電力市場現貨運行的省份。12月22日,經過五年試運行,山西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為全國首家。
根據通知,預計2024年市場用戶電量超過6000億千瓦時,規模為國內最大,參與市場交易的發電總容量將超過1.5億千瓦時。
電力現貨市場、中長期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為電力市場的基本功能模塊。按時間劃分,將日以上的交易稱為電力中長期交易(或遠期交易),將日前及日以內的交易稱為電力現貨交易。
在功能上,現貨市場負責發現電力實時價格、準確反映供需關系,并實現電力系統的調峰;中長期交易負責平衡長期供需、穩定市場預期,發揮基礎作用;輔助服務市場負責體現靈活調節性資源的市場價值。
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實施路徑一般包含模擬試運行、調電試運行和結算試運行三個階段。
眾所周知,廣東電力市場是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的組成部分,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廣東2017年8月獲批成為全國首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省份之一,2018年8月在全國率先啟動電力現貨市場模擬試運行,2019年5月在國內率先啟動電力現貨結算試運行,2021年11月啟動連續結算試運行。
直接目前,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已連續不間斷運行超過兩年,經歷了能源量缺價高、電力供需余缺急轉、臺風極端天氣等多場景考驗,總體運行平穩有序,累計疏導發電成本超550億元,煤電、氣電、核電、新能源和獨立儲能多類型電源全部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有效發揮了市場價格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的積極作用。
受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委托,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作為第三方機構對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行了評估。評估認為,廣東電力現貨市場規則體系已健全,市場風險防控、信息披露、信用管理等制度體系已建立,技術支持系統校驗、市場建設合規性等方面滿足市場連續運行要求,滿足正式運行條件。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董鍇表示,廣東電力現貨市場轉正式運行后,市場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將得到更好保障,市場運營、市場監管和市場監測更加規范高效,市場主體在“吃透”并掌握規則的情況下,會對企業發展、盈利增長有一個更合理的預期,從而調整經營策略。
據了解,2022年和2023年,廣東非計劃停運火電機組控制在1.5%、1%的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現貨市場連續運行對頂峰發電支撐作用顯著。
同一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了《煤電氣電容量電價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并提出,在落實國家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同時,結合廣東省實際,參考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同步實施氣電容量電價機制。價格為每年每千瓦100元(含稅),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后續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除了規定容量電價水平,該通知還明確了相應的考核機制。正常在運情況下,煤電、氣電機組無法按照調度指令提供申報最大出力的,月內發生兩次扣減當月容量電費的10%,發生三次扣減50%,發生四次及以上扣減100%。最大出力未達標情況由電網企業按月統計,相應扣減容量電費。對自然年內月容量電費全部扣減累計發生三次的煤電、氣電機組,取消其獲取容量電費的資格。
而早在這之前,廣東直購電交易中心印發的《關于征求廣東電力市場2024年電能量零售交易及綠電零售交易合同范本意見的通知》及附件就明確,廣東市場參考基準價將在0.463元/兆瓦時的基礎上扣減發電側容量補償因素度電水平,基準價調減為0.442元/兆瓦時。
即意味著,2024年廣東省煤電上網電價調整為基準價+容量補償,相當于容量補償在0.021元/千瓦時水平。
而在最新調整基礎上,平段價格浮動范圍根據煤電基準價上下浮動20%,即平段價格介于351至533元/兆瓦時之間。與廣東2023年的價格浮動為372至554元/兆瓦時之間相比,容量補償部分獨立出來,上下限分別降低。
可以看出,2024年廣東省電力市場將進一步優化,尤其是政策支撐方面。董鍇也表示,下一步,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將持續優化市場機制、豐富交易品種、擴大市場范圍,充分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早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貢獻新的力量。
補充資料: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選取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