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上發電量為89091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為62318億千瓦時,占比70%。
這即意味著,2023年,火電發電量占比終止了近幾年的下降趨勢,出現了反彈,回歸到2019年的水平。2019年-2022年,該占比分別為約70%、69%、68%和67%。
國資委發布的央企數據與全國的趨勢是一致的。據了解,2023年中央發電企業加強電煤庫存管理,電煤庫存始終處于高位水平,煤電機組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全年累計發電5.35萬億千瓦時,以占全國52%的裝機規模貢獻了占全國63%的發電量。而2019年-2022年,該占比分別為約63%、60.8%、60%和58.4%。
從各項數據可以很直觀地得出,煤電出力的反彈,與裝機容量的增加和利用小時數的提升有直接的關系。
2021-2022年,煤價大幅上漲,部分地區出現限電情況,煤電在電力體系中的定位被重新認識。
與此同時,盡管風電、光伏裝機增幅明顯,占比大幅提高,但可控性較低,在發電量中的占比貢獻提升有限。因此,在新能源項目審批的同時,往往會有相匹配的煤電項目一同建設。
因此,從國家到地方,一改幾年前“一刀切”禁止煤電項目審批的做法,煤電項目建設明顯增加。
全球能源監測機構Global Energy Monitor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煤電核準量超過2021年4倍,高達1.06億千瓦以上,相當于每周核準兩個煤電項目。
進入2023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凸顯。綠色和平發布的《中國電力部門低碳轉型2023年上半年進展分析》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總核準煤電裝機5040萬千瓦,已達2022年全年核準裝機量的55.56%,遠超2021年全年獲批總量。
中電聯發布的《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煤電發電裝機容量11.6億千瓦,同比增長3.4%,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9.9%。
與此同時,2023年,西南等水電大省所在地區降水量依舊偏少,來水不足之下,水電出力仍然偏弱。中電聯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中的水電發電量全年同比下降5.6%。
在這一情況下,其他能源,尤其是穩定性相對較強的煤電和核電等。中電聯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中的火電、核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1%和3.7%。
中電聯表示,2023年煤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接近六成。煤電仍是當前國內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有效彌補了水電出力的下降。
2023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592小時,同比降低101小時。其中,水電3133小時,同比降低285小時;火電4466小時,同比提高76小時。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