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3月19日召開的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介紹,作為全球為數不多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我國內地現有在運核電機組55臺,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26臺,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每年核準10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核工展重點展示了近年來我國核科技工業取得的重大成果,具體涉及核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先進核能技術規模化、核技術應用、核電裝備自主化、核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等。
中國核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在運核電機組為413臺,總裝機3.71億千瓦,其中中國(不含臺灣地區)在運核電機組為55臺,總裝機約5703萬千瓦;17個國家在建的核電機組為58臺,總裝機598萬千瓦,其中中國(不含臺灣地區)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約2974萬千瓦。
據悉,本屆核工展主題為“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共促核能高質量發展”。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核能是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選擇。
他進一步介紹到,我國在運、在建、核準待建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已超1億千瓦,全國核電產業累計發電約4萬億度,其中2023年發電量為4300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3.2億噸,為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殷皓表示,安全有序發展核能,加強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核安全技術水平,助力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