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4日,一場推動煤炭行業環境保護與節能降碳的頭腦風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
在“2024全國煤礦與煤化工環保產業大會”暨“第三屆煤礦與煤化工環保技術裝備展示對接會”上,150多位專家針對礦井水、高鹽廢水、蘭炭及焦化廢水、煤矸石、綠色礦山等問題進行了16場專題交流,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2023年,我國蒙西、蒙東、陜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80%左右,有力保障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國家能源安全。“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戰略中心逐步西移,煤炭生產開發和加工轉化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產業。
“煤炭生產和煤化工產品轉化對區域的水、土壤和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高水平保護,實現煤炭行業低碳減排,勢在必行。”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理事長馬劍表示。
今年3月發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指出,要強化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管理,推進石化化工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清潔生產改造。
“全行業要充分認識到,未來發展必須實現資源利用的綠色轉型。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才能取得可持續的經濟效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表示。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煤炭行業持續推進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礦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提升,礦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鄂爾多斯市作為西部地區煤炭能源重鎮,日均產煤200多萬噸,2023年為全國保供煤炭6.68億噸。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于智忠表示,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依托區位優勢,打造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基地核心區,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之路。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很多環境問題其實是資源問題。把資源利用好,環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原二級巡視員楊尚寶表示。
近年來,我國煤炭生產過程中的氣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排放大幅減少,液體廢棄物基本實現零排放。其中,粉煤灰綜合利用率超過70%,且在逐年提高。
“礦業工程活動引起的環境問題中,‘三廢’是棘手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武強表示。
中煤(北京)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庭指出,我國礦井水資源量約80億立方米,噸煤產生礦井水1.8立方米,礦井水資源豐富,但利用率偏低。未來,智能化、井下處理、高效定向處理特殊組分、高礦化度礦井水分級綠色處理,將是礦井水處理技術發展主要方向。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煤矸石產量7.47億噸,煤矸石利用量5.5億噸、利用率為73.6%。
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綜合利用部負責人王吉坤表示,據不完全統計,與煤矸石相關的國家、行業、地方以及團體標準有50多項,但標準并未涵蓋煤矸石綜合利用全過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矸石綜合利用進程。
“煤炭行業需要以標準建設作為抓手,與其他行業聯合起來,協同創新,推動大宗固廢利用、礦井水等資源綜合利用。”楊尚寶表示。
會上,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發布了《蘭炭生產業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術規范》《氣流床水煤漿氣化用煤》《煤化工廢水處理運營能力評價》等7項團體標準。
“這些標準將對煤炭行業和相關專業起到指導作用。”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張紹強表示。
掌握煤炭環保主動權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煤炭行業環境保護工作面臨更大挑戰。”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表示,“要推進煤炭環保高質量發展,掌握煤炭環境保護主動權。”
如何推進煤炭環保高質量發展?吳吟表示,要以科技創新挖掘煤炭環保潛力。例如,深部煤炭資源開發需要探索發展煤炭地下氣化,但目前煤炭地下氣化長期運行案例并不多,期待更多煤炭企業參與論證煤炭地下氣化方案的可行性。
“要全面推進和支撐綠色礦山建設。”中國礦業聯合會綠色礦山與綠色勘查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栗欣表示,“煤炭行業要注重創新環境友好型開采方式,合理控制地面塌陷,逐步消滅已有矸石山,減少土地占用及環境污染。”
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指出,到2028年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持證在產的90%大型礦山、80%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
截至目前,1074家礦山企業進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其中,煤炭企業國家級綠色礦山有257家,占比超過23%。
“我們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不斷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推動煤炭行業走出一條更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劉峰說。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