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湖南攸縣,由于當地數百個小煤窯非法開采,造成地表沉陷,村民房屋開裂,地下水源枯竭,村民放棄耕種。村民們現在的生活苦不堪言,一些村民被迫遷出,另找棲身之所。近800個小煤窯雖整頓減為225個,但開工文件上竟沒有環保部門簽字的地方。
“庭院開裂,廚房的一邊也在下沉,睡房北墻竟然有一道1米多長的裂縫。”村民周正連說:“我們的山被挖空了。”村民尹新中說,“哪一天,如果我們的房子塌了,一家人豈不是被活埋?”
5月中旬,中國環境記者協會接到群眾反映,湖南省東部的攸縣,數百個小煤窯嚴重破壞了當地環境。中國環境記協于5月底組織中央和地方十多家媒體記者奔赴攸縣實地調查,發現該縣225座小煤窯沒有一家通過環評手續,基本也沒有環境治理設施,相關水質和土地都遭到嚴重污染,甚至有的村莊出現了田荒水枯的凄慘景象。
過度開采,廢水污染河流
5月26日,霧雨蒙蒙,記者來到了巒山鎮酒埠江庫區,山水墨綠,風景醉人。在通往湖南省攸縣巒山鎮廟下村的盤山公路上,這種如畫的景色迅速便被水庫上游藏在深山里的一座座小煤窯打破了———一些低矮的樹林被廢渣壓得只看到樹尖,幼小的用材林甚至被攔腰斬斷。路途上隨處可見挖煤的礦井,到處堆放的煤矸石。洗煤的廢水和從煤矸石中流出的雨水匯成溪水直瀉酒埠江,溪水中的石頭全被染成了黃色。
巒山鎮是攸縣的煤炭主產區。在一個叫興隆的煤礦,記者看到,采煤剩下的廢碴也就是煤矸石是直接堆放在這個溪流的兩側。雨水洗過煤矸石后直排美麗的酒埠江。由于水里含有硫等大量有害物質,因此會對下游的江水以及沿岸的土壤造成極大污染。
該礦負責人尹健樂告訴記者,他們惟一的環保措施是朝沉淀池加點石灰,處理一下廢水。但記者實際連沉淀池都未發現,該礦采煤產生的廢氣是直接排放到大氣中的。除了廢渣亂堆外,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也直排到河水中。礦主也承認,這樣會對周圍農民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興隆煤礦由于群眾投訴太多,于一年前主動請湖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做過一次環評報告(注:該報告未送省環保局審批),報告對興隆煤礦的環境治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議。但煤礦的負責人說,從來沒有認真看過環評報告。
據了解,像這樣的小煤窯在攸縣有225家,那么它們對附近農民究竟有什么影響呢?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但這里的水質和土壤被污染,甚至地質構造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水源枯竭,村民放棄耕種
村民尹新中這段時間總是忍不住想來到自家的田邊看看,但田地里的新綠并不是什么莊稼,全是雜草。
尹新中是攸縣廟下村垅上組里最后一批放棄耕種的農民。在他之前,垅上組60多畝稻田都成了荒地。原因全都是缺水。
這些農田為什么都沒有耕種呢?
尹新中告訴記者,村里原來有三口井是村里人祖祖輩輩留下的泉水井,吃水和灌溉都是用井里的水。近年來隨著煤礦的開采,地表水全部滲走了,下雨之后井里才能勉強有點水。天一旱,三天以后就沒有一點水。
目前垅上組靠幾公里外的溪水解決飲水問題,但漫山遍野都是煤窯和堆放的煤渣,山里面的溪水也干凈不到哪里去。村民們說,喝了這些水后,村子里生病的人數就開始急劇增加。僅僅近三年里,這個118人的小村莊,就有11個人查出患了癌癥。
村民周正連一家人辛辛苦苦攢錢,修建了村子里最氣派的房子。去年,老周得意的房子突然開了裂。裂縫還一天比一天拉寬。周正連用當地的土辦法,用木柱子支撐起鋼筋水泥的樓房。
房子為什么會有裂縫?
周正連對記者說:“下面挖煤使地基下沉了,把房子扯裂縫了,只能用幾根柱子撐著。”
在垅上組,不光是周正連一家出了問題。由于采煤已將地下掏空,村子的很多地方都路面下沉、山地塌陷。房子開裂,地基下沉,這樣的情況隨處可見。
生存環境的惡劣,讓煤礦附近一些村子的很多人被迫離開家鄉,搬往其他地方居住。垅上組村民說,村里好多人都遷走了,以前有100多人,現在只有三十幾個人。
保護環境,環保部門無奈
這樣嚴重破壞環境的小煤窯為何能大量存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又如何允許這樣不達標的煤礦繼續開采呢?
攸縣環保局局長榮敬文說,在沒有經過環評的情況下,這些煤礦就獲得了煤炭開采許可證。2001-2002年,在省里煤炭、國土資源等五部門的參與下,攸縣對小煤窯進行了整頓,小煤窯數量從近800個一下子減少到了225個,環保部門也參加了整頓工作。但對于重新規劃開工的225個小煤窯,其他部門均簽字認可了,就是沒有環保部門簽字的地方。
攸縣副縣長劉小龍承認攸縣小煤窯基本沒有環保設施。他同時表示,必須有經由省環保局批復同意的環境評估報告才能由省國土資源廳頒發采礦許可證,進行開采,這只對1998年11月后申請的新煤礦起作用,因為當時頒布并生效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建設項目必須環評。
他認為,1998年11月以前開工的老企業不通過環境評估應該是可以的,因為法律上沒有嚴格要求,是可行的。
但湖南省環保局開發監督處處長姚斌說,整頓后開工的小煤窯應該算成是重新規劃的改建項目,按照國家要求,是應該要辦環評手續的。目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必須停產,補辦通過環評報告。
記者找到了國家環保總局1997年開始施行的《關于加強鄉鎮煤礦環境保護工作的規定》,其中第十條明文規定:所有鄉鎮煤礦的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必須經過環評審批后,才可辦其他手續。
姚斌說,湖南郴州市的情況原來和攸縣差不多,但現在郴州市大多數老煤窯也先后通過了環評。環境治理怎么樣,主要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態度。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