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長三角目前擁有8個沿海主要港口、26個內河港口,是我國港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1997年,長三角各主要港口貨物吞吐總量達3.51億噸,去年則超過10億噸,增長3倍以上。然而,規模的不斷壯大也帶來了新的課題:如何協調各方利益,推進以資產為紐帶、以產權為核心的港口聯合重組,共同發展港口群,避免同質競爭導致的“內耗”,成為“十一五”期間長三角各港口共同奮斗的目標。
攜手共贏離不開合理布局,差別發展。早在1997年,蘇浙滬三省市就聯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組合港辦公室,統一協調港口規劃和集裝箱碼頭規劃,防止重復建設。去年,交通部正式出臺《中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確定了中國沿海將形成五大區域港口群。其中,長三角地區港口群將依托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全力服務于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規劃,未來長三角地區港口群的集裝箱運輸布局將以上海、寧波、蘇州港為干線港,包括南京、南通、鎮江等長江下游港口共同組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運輸系統;而進口石油、天然氣接卸中轉儲運系統則以上海、南通、寧波、舟山港為主,相應布局南京等港口;進口鐵礦石中轉運輸系統則以寧波、舟山、連云港港為主。同時,建設以上海、南京等港口為主的商品汽車運輸系統,以寧波、舟山等港口為主的陸島滾裝運輸系統,以上海港為主的國內、外旅客中轉及郵輪運輸設施。
布局日漸清晰,長三角地區多種形式的港口間合作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各式各樣的姐妹港、組合港孕育而出。2002年,上海港與寧波港聯合經營碼頭,拉開了新世紀跨地區港口合作的序幕。如今,蘇州成功將太倉港、常熟港和張家港“合三為一”,共打蘇州港品牌。而浙江則將寧波港與臨近的舟山港進行合并,共同打造世界級特大型港口。預計甬舟兩港實現一體化后,今年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5億噸,進入世界五大港口之列。此外,為拓展內河航運,上海港還與南京、揚州等港口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廣泛合作,顯示了上海港擴展經濟腹地、發展內河運輸的決心。
專家表示,隨著港口建設和運營上的不斷合作,長三角港口群將逐漸形成強大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并降低各港口運營成本,提高區域港口的整體運營水平。未來,長三角地區的各港口將進入協調、穩定、快速發展的良性循環,成為世界航運業的一塊熱土。
來源:中國上海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