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鐵精粉市場在6月份穩中小幅趨降,進口礦現貨市場先抑后揚。分析師表示,國內鋼材市場在6月份整體呈現下滑趨勢,是鐵精粉市場小幅走跌的主因。
國內鐵精粉市場在6月份整體小幅趨降,局部地區價格略有小漲。截止6月29日,河北承德地區品位66%的酸粉出廠價格在800至820元/噸(干基、大礦、含稅),較月初下降10元/噸;
山西代縣品位65%的酸粉出廠價格在620元/噸(濕基、不含稅),較月初下降10至20元/噸;遼寧北票地區品位 66%的酸粉出廠價格在585至600元/噸(濕基、不含稅),基本與月初價格持平;山東淄博地區65%堿粉出廠價格在875元/噸左右(大礦、干基、含稅),較月初上調25至30元/噸。
分析師表示,國內鐵精粉市場在6月份整體小幅趨降,主要是受到國內鋼材市場行情下滑的影響;同時,南方進入雨季、國內大范圍安全檢查等因素又造成鐵精粉資源供應情況持續緊張;進口鐵礦石市場主要受到國內鋼材市場先跌后穩,以及海運市場先漲后跌等大環境的帶動,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趨勢。
國內鐵礦石產量方面,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在07年5月份,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為6,050.50萬噸,比07年4月份產量提高619.14萬噸,增長 11.4%,較06年同期增長27.2%,較4月份同比增速33.9%的水平大幅減少;1至5月份中國原礦產量為25,227.62萬噸,比06年同期增長32.1%。另外,由于進口海運費大幅提高的影響,各鋼廠在5月份紛紛增加了國產礦的用量,客觀上造成了5月份國產鐵礦石產量繼續增長。
外礦進口數量方面,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在07年5月份,中國共進口鐵礦石僅為2,746萬噸,較4月份的進口數量減少了574萬噸,減少幅度為 17.2%,是自06年10月份以來進口數量最少的一個月份。其中,澳大利亞礦較4月份減少了177萬噸,巴西礦減少了114萬噸,印度礦減少了202萬噸。
造成5月份進口鐵礦石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國際海運費在4至5月份期間大幅上漲,巴西和澳大利亞至中國的海運費雙雙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導致中國企業在此期間壓縮鐵礦石的進口數量,規避海運費的漲價高峰。另外,受到印度對62%品位以上的鐵礦石征收出口關稅,以及海運費上漲的影響,印度現貨礦進口數量在5月份也出現了大幅回落。
海運費價格方面,在07年5至6月份,巴西圖巴朗至中國北侖、寶山港的海運費月初價格為51.656美元/噸,在5月16日達到最高記錄56.7美元/ 噸,然后連續下跌至6月15日的低點40.5美元/噸,隨后,海運價格再次出現上漲至6月29日的52.34美元/噸;西澳至中國北侖、寶山港的海運費月初價格為22.956美元/噸,在5月11日達到最高記錄24.095美元/噸,然后連續下跌至6月15日的低點14.92美元/噸,隨后價格反彈至6月 29日的21.16美元/噸。
導致5月份海運費大幅上漲的原因是運力緊張、鋼材出口退稅率在4月份開始下調、印度加征鐵礦石出口關稅等政策變動,以及海運市場存在人為炒作等因素。另外,大部分
鋼鐵企業沒有與船運公司簽訂了長期協議,而是采用的是現貨招標租船方式。只有寶鋼、武鋼、沙鋼等少數大企業,簽有一些長期合同,但運量僅占全國進口鐵礦石的15%左右,其他大部分鋼鐵企業小而分散,給了海上運輸集團公司炒作運費的機會。
總體而言,國內鐵礦石市場在7月份有可能會出現資源緊張的局面,這將給鐵精粉市場價格形成一定的有利支撐。進口協議礦方面,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礦山遭受洪水襲擊,已經宣布受不可抗力影響,因此而推遲或取消了許多6月份的船期,按照巴西至中國運輸40天周期計算,巴西礦緊缺的現象可能將從7月中下旬開始體現;進口現貨礦方面,受季節氣候的影響,印度西海岸在6月份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封港期,將導致7月份的印度現貨礦進口數量有所減少。
國產鐵精粉方面。目前北方地區已經進入了鐵礦石生產的最佳時期,但是北方地區鐵礦石需求也增長十分迅速;南方地區由于進入了多雨季節,鐵礦石生產將受此影響較大,湖南湖北廣東受災地區礦石開采基本關閉,市場成交急劇下降,東部、中部地區鋼廠有可能北上采購鐵精粉,而北方地區的鐵精粉資源供給緊張的局面則可能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