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單位產品
能耗標準即將出臺。業內人士認為,
鋼鐵、有色金屬、
水泥、板玻璃等行業能耗標準目前都面臨修訂。金屬等行業整體能耗仍在較高基數下保持增長,國家調控政策將繼續加緊,對上市企業負面影響有限,長期利好。
據悉,日前在京舉行的中國有色金屬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通報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潘家柱透露,根據國家發改委不斷出臺的能耗限額標準等政策性文件,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制定《中國有色金屬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強制性國家標準》。相關10項標準審批可在9月全面完成,明年實施。
世華財訊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獲悉,鋼鐵、有色金屬、水泥、板玻璃等占據工業能耗大部分比重的7大行業能耗標準目前都面臨修訂。因為行業實際能耗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金屬行業若繼續按舊標準執行,勢必引起工業能耗上升,導致單位GDP能耗上升。以鋁錠為例,2006年鋁錠單位電耗已經同比增加49千瓦時。上述7大行業節能技術標準大多在2000年以前制定,一般地,行業標準5至10年修訂一次。
有色金屬工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礦山、冶煉和加工三大領域。目前平均每噸有色金屬綜合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存在。不同產品看,國內電解鋁平均電耗比國際水平高2%;銅閃速爐冶煉平均能耗比國際水平高20%;窯閉鼓風爐鋅冶煉平均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33.4%;鉛冶煉平均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84.2%。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6年,國內電解鋁直流電耗每噸13,506千瓦時,氧化鋁綜合能耗為每噸893.91千克;銅閃速爐冶煉平均能耗為0.606噸標煤,粗銅平均電耗為每噸823千瓦時。
市場人士指出,國內金屬工業單位能耗與前幾年相比已有明顯下降。但分析師認為,即使單位能耗下降只說明能耗增速低于GDP增速,并不代表能耗絕對值下降。若GDP增速保持12%,7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速至少會在8.8%左右。據此推算,未來整體能耗仍在較高基數下保持增長。
協會綜合業務部趙先生表示,針對有色金屬行業整體能耗控制,國家著重于三方面,發展行業
循環經濟,利用節能技術,淘汰落后工藝和技術;健全節能環保政策體系;發揮財稅的作用,如調整出口稅率、加工貿易限制等。從上游源頭開始,國家會繼續加緊調控,使
資源稅和資源價格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
此外,借鑒發達國家做法,在國外把礦產品加工成產品后再運回國內銷售,也就是對高能耗產品進行生產轉移。
國家07年以來不斷調整金屬品種出口稅率、資源稅、限制部分產品加工貿易也是為控制能耗。調控將促進行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對于市場的影響方面,據觀察,每次調控政策出臺,市場都很快將利空消息消化,尤其是金屬期貨市場,短期利空。
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鄭東對此表示,長期看,只有金屬價格真正大幅回落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股價。而金屬價格畢竟最終決定于國內外供求關系。 目前,政策調整只是對金屬價格,尤其是期貨市場產生短期利空影響。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自2006年起對有色金屬行業產品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調查和深入研究,組織全國41家相關單位,起草制定10項能源消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包括銅、鋁、鉛、鋅、鎳、鎂、錫、銻8項冶煉企業產品及鋁合金建筑型材及銅管材等2項加工產品,涉及消耗的能源量占有色金屬工業總能源消耗的80%以上。
國家發改委在“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已提出國內有色金屬行業2010年和2020年能耗目標為,10種有色金屬綜合能耗每噸分別為4.595和4.45標準煤,鋁綜合能耗每噸分別為9.471和9.22標準煤,銅綜合能耗每噸分別為4.256和4標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