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安徽淮北,萬物復蘇,春意盎然。一場“綠色”現代化工業革命,正在煤城的百里礦區順利推進。作為現代循環經濟典范的“一號工程”,已讓世人憧憬著振興皖北的宏偉藍圖。 高聳的煙囪、雄偉的冷卻塔、現代化的車間……在“一號工程”所在地的濉溪臨渙工業園,擋不住的生機猶如春風撲面,讓人溫暖和興奮。“作為能源企業,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重點就是要延伸產業鏈,綜合開發利用資源,發展循環經濟。”淮北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明勝告訴記者。為創新發展方式,淮北礦業集團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及時實施振興皖北的“一號工程”,即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理論,充分發揮礦區煤種齊全的優勢,延伸產業鏈,發展煤炭洗選加工、煤化工,建設煤泥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形成煤-焦-化-電產業鏈。與此同時,發揮皖東地區豐富的巖鹽資源優勢和巢湖地區的石灰石資源優勢,發展以燒堿、聚氯乙烯生產為主要內容的鹽化工,實施“煤化—鹽化一體化”工程。“該工程是我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據介紹,工程總投資400億元。 “第一臺機組即將進入鍋爐水壓試驗,今年8月發電。”臨渙中利發電公司系臨渙工業園內的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忙碌的總經理許淵源告訴記者,作為“一號工程”的組成部分,總投資60億元的中利發電廠,完全按照循環經濟理論,充分利用煤矸石發電,讓整個流程在全封閉的環境下循環利用。“建成后將是全國最大的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第二臺30萬千瓦機組將于今年10月發電。 與中利電廠相鄰的是臨渙選煤廠擴建項目,嶄新潔凈的現代化廠房,讓人驚嘆“一號工程”的氣派與宏偉。總工程師王仁哲指著規劃平面圖高興地說,該擴建項目總投資7.77億元,第一條生產線已于2007年9月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即將于今年5月份竣工。到2009年底整體工程竣工后,臨渙選煤廠全部入洗能力將達到1250萬噸每年,成為國內最大的冶煉精煤選煤廠。 在位于臨渙工業園區的臨渙焦化廠,三條正在作業的輸送線,猶如蒼穹,橫臥半空。“該項目的焦爐制甲醇和干熄焦技術不僅是循環經濟的關鍵點,更是科技的創新。”淮北礦業集團發展部的任明勝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2006年底,一號焦爐已順利投產,今年3月底,一期4臺焦爐即將全部投產。據悉,該項目兩期工程竣工后,產能將實現翻番,成為國內最大的獨立焦化廠之一。 作為“一號工程”參與者,省工程咨詢院的專家激動地說,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意味著循環經濟的成功,更預示著“綠色”現代化工業在我省的成功!
|
來源:安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