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準噶爾盆地大干的新疆油田公司,還是奮戰在“死亡之海”的塔里木石油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早日把新疆建成中國石油最重要的戰略接替區。
去年11月26日,日本石油礦產聯盟宣布,根據現在掌握的埋藏量,79年后地球上將沒有石油可供開采。這,決非危言聳聽。石油,作為一種消耗資源,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前,世界上幾個著名的大油田,都已經到了開采的中晚
期。
中國亦如此。尤其是東部以大慶、勝利、遼河、華北、中原為代表的老油田經過多年強化開采,已處于開發穩產后期。
“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成了當前中國石油工業的必然選擇,而有著準噶爾、塔里木和吐哈三大盆地的新疆義不容辭地肩負起了中國石油工業戰略接替的重擔。
天生盆地必有油。盡管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但總的說,大盆地生大油田,小盆地生中小油田,這已被現有石油地質勘探成果所證實:世界上油氣最富集的波斯灣盆地和西西伯利亞盆地,恰恰正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兩個盆地。
讓我們先將目光投向準噶爾盆地。根據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結果,準噶爾盆地石油資源量為86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2.1萬億立方米,油氣資源總量達到103億噸,是我國陸上油氣資源總量超過100億噸的四大盆地之一。而目前這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探明率分別僅為20.5%和3.08%,還有著巨大的勘探開發潛力。
中國的地質學家們已初步斷定,根據漸熟型油田的地層規模,年僅47歲的克拉瑪依油田遠未攀到勘探開發的頂峰,它的光芒至少還可閃耀100年。
塔里木盆地石油開發的前景更是廣闊。作為中國第一大盆地,面積為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在世界上也是為數不多的尚未進行全面勘探的大型盆地之一。而且誕生于億萬年前的塔里木盆地共經歷過三次大規模的海水入侵,擁有豐厚的生油條件。
事實已證明了這一點。經過14年的塔里木石油會戰,塔里木油田公司已在盆地發現45個工業型含油氣構造,探明27個油氣田,探明油氣儲量當量8.6億噸,三級油氣儲量當量達到16.7億噸,拿到了年產1500萬噸油當量的儲量資源。
“隨著油氣勘探步伐的加快,我們一定能在塔里木盆地實現油氣資源戰略接替的目標,成為我國第二個大慶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總經理孫龍德對此信心十足。
去年8月底,中油集團公司總經理馬富才曾宣布,中油集團已連續4年在新疆凈投入超過165億元人民幣,新疆已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中的重中之重,不久將上升為全國最大的油氣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