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近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效顯著,新發現了很多大型礦,特別是銅、鋁、鋰等礦產的新增資源量大幅度增加,各地聚焦大宗緊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圍繞重點成礦區帶和重要含油氣盆地,實現了一系列重大找礦突破。
《行動》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10個大型以上鈾礦床,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銅、金、鎵、鍺、銦等12種礦產資源量顯著增加;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礦產取得重大突破。不僅為國家能源資源的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未來中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稱:“36個礦種一礦一策,每一個礦種都有一個策略,每一個礦種都有一個責任主體。”
金屬礦產方面,銅、鋁、鐵等大宗礦產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為制造強國戰略提供了堅實的資源支撐。
唐菊興稱:“銅礦是工業最重要的‘糧食’,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新增了3000多萬噸銅,等同于以前10年期間總和。”
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新興礦產勘查的重大突破,為中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新興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了有力資源保障。
唐菊興稱:“在四川甲基卡到新疆的阿爾金,我們建立了這么一條3000公里長的鋰礦帶,這個鋰礦帶資源量可能到2000萬噸以上—3000萬噸,所以能夠保證我們鋰的價格不受西方礦業公司的控制。”
中國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和裝備研發了一系列自主裝備,初步具備了全域、多尺度、高精度綜合勘查能力;中國在遙感技術、衛星監測和大數據應用方面的顯著進展,為資源找礦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唐菊興稱:“這種技術我們稱之為‘天空地井’,就是天上有衛星,空中有飛機,飛機機載的設備可以搭載高光譜儀,還有井下要做大量的地球化學勘查。”
能源礦產方面,中國在鄂爾多斯盆地探明3個千億方級深層煤層氣大氣田,探明地質儲量突破5000億立方米;發現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中國清潔能源自給能力顯著提升。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