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12時零3分,大足縣古龍鄉天鵝村六社的楊家灣煤礦因巷道垮塌而被困近六十個小時的柳福發最后一個獲救脫險。至此,八名被困井下、生命遭到嚴重威脅的礦工全部脫離險境。
  礦道轟然垮塌
  7月20日凌晨3時許,楊家灣煤礦主提升巷道距洞口70米處,因入夏以來持續暴雨的滲透,突然發生嚴重垮塌,塌陷長度達12米,巖石、泥沙、木板等陷落的
東西將巷道封死。20日零時下井維修巷道和機器設備的7名礦工在井下700米處施工,災難封堵了他們的生命通道。
  早上7時許,不知巷道嚴重垮塌的維修工楊中禮去礦井風眼檢修,誰知貓身一進去就跌入了齊腰深的泥漿中,風眼處的砂石因滲水發生膨脹,出口變得十分狹窄,進出非常困難。
  早上8時左右進行安全檢查時,礦上才知曉事故的發生,迅即將災情向有關方面作了匯報。
  尋找生命通道
  八名礦工的生命安全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大足縣委、縣政府領導迅即率領安監、公安、衛生、礦山救護隊等有關方面人員趕赴事發現場,設計了5套方案實施搶救。首先,巷道疏通與風眼營救同時進行,組織了干部、工人一百余人參加搶救。從20日中午12時開始,在風眼處,參加搶險的礦工將水桶往下吊,楊中禮拼盡力氣往桶里刨泥漿,再一桶一桶地將泥漿吊出井外。經過近4個小時的排泥,楊中禮能夠動彈了,人們用繩子慢慢將他拉出了風眼。
  然而,真正的困難還是在巷道的搶救中,由于礦井巷道狹小,高、寬僅各為1.5米,排障困難;同時,巷道頂部不時往下掉石頭、泥沙,隨時都有再次垮塌的危險。搶險的干部、工人冒著生命危險一點一點地排障,連續奮戰40個小時,12米的垮塌處僅僅疏通了4米。照這樣的速度,至少要4天左右才能排除障礙,萬一再出現新的塌陷,后果將不堪設想。
  被困井下的7名礦工通過有線電話與地面取得聯系,他們說:礦燈的電能耗盡了,井下一片漆黑,又冷又餓。怎么辦?經過緊急商議,將直通井底的直徑為4寸的抽水管破開,通過該管向井下輸送食品。21日早上7時,搶險隊員通過抽水管這根唯一的生命通道第一次向井下輸送了70枚煮熟的雞蛋和一些梨子,已有31個小時未進食的被困礦工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冒落帶”架廂施救
  然而,巷道輸通的緩慢和艱難是必須盡快解決的難題,多延誤一秒鐘,礦工的生命就多一份危險!
  在設計的5種搶險預案中,“冒落帶”架廂施救法被用上了。這種辦法就是直接在塌陷處(冒落帶)架廂支撐頂部,冒著頂部不?逅奈kU向礦井掘進。經過近8個小時的艱苦努力,終于掘進了礦井,參加搶險的干部工人長長舒了一口氣。22日12時零3分,整個搶救工作結束,被困井下近六十個小時的八名礦工全部獲救。八名礦工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結果完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