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產量750萬噸,被譽為“齊魯明珠”的山東兗礦集團東灘礦,一度采厚棄薄,造成資源浪費。如今,通過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有效解決了放頂煤開采“四大難題”之一的回收率問題,每年多回收煤炭50余萬噸,綜放工作面回采率高出國家標準5個百分點以上。
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該礦在設計工作面時,把是否有利于提高資源回采率作為主要標準,本著生產安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資源的原則,通過增加采區尺寸,充分利用構造為界,采區跨大巷(石門、上山)開采,工作面順槽采用沿空小煤柱護巷或頂空布置,堅持“沿空送巷”、“頂空送巷”等一系列優化設計,提高煤炭回收率。
針對礦井綜放煤層厚度賦存的實際情況,該礦摸索出有利于實現高產和提高回采率的“一刀一放”、分段多輪順序放煤的工藝,現場條件變化較大時,和科研院校合作,確定科學的放煤方式。抓好特殊區域煤炭回收,提高回采率。采取切眼及兩端頭深孔爆破;工作面兩端頭設置端頭放煤支架及放煤措施;堅持利用已有的生產系統和現有的生產設備及工藝,改變傳統的開采方式捎帶回收礦井邊角煤等措施,制定科學的回收工藝,增加煤炭回收。加強構造探測,減少構造損失煤量。對影響礦井采區和工作面合理布置的各類地質構造進行三維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探,查明地質構造的種類和大小,以便合理設計布置采區和工作面。運用先進的勘測儀器,合理確定過斷層等地質構造帶的層位控制,減少工作面重開切眼或提前停面帶來的損失。
同時,發揮洗煤優勢,確保煤質和回采率雙提高。通過對洗煤廠技術改造,即使在采場條件惡劣,原煤灰分高達40%~50%的情況下,洗出的煤炭產品質量都能穩定受控,使井下地質條件和煤質變化不再影響商品煤質量
目前,礦井綜采放頂煤工作面回采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在全國同類采煤工藝、同類型礦井中保持領先水平,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的成功做法被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作為典型經驗向全省推廣。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