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節能與環保 -> 煤炭環保

脫硝電價補貼是上網電價計劃管理補充 獎勵治理污染

2011/8/18 11:36:20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觀察,由全民承擔環境成本,而一小部分生產者獲利是不合理的。”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對《中國能源報》記者坦言,“盡管實施脫硝電價的補貼有助于調動市場積極性,實現節能減排的高效推進。”

隨著號稱“世界最嚴標準”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即將頒布,被認為是重要杠桿工具的脫硝電價補貼政策也在制定中。而根據環保部總量司大氣處處長吳險峰的說法,脫硝補貼“不會高于1.5/千瓦時的脫硫補貼”。

2007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對完成脫硫改造的火電廠上網電力實施每度1.5分的補貼。對于補貼資金的來源,該辦法中的第六條規定:“2004年以前投產的燃煤機組執行脫硫加價后電網企業增加的購電成本,通過調整終端用戶銷售電價解決。”若不出意外,即將出臺的脫硝電價補貼的資金來源估計最終也會均攤到每個用戶身上。

一獎一罰,殊途同歸

“對于環境治理,目前有兩種思路:一種是鼓勵性機制,比如說目前我國的補貼電價政策;另外一種是懲罰機制,就是收取環境稅以及污染費等。盡管兩種思路性質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減少環境污染。”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解釋說,“但是機制好壞與否,不能只看最終效果,還要講究效率。”

由于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火電廠的煙氣排放成為了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為了應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國家提出“十一五”期間SO2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消減10%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對火電廠實施強制脫硫,制定了包括脫硫電價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并且在2010年就提前完成了這一任務。而脫硫電價的制定被認為是能取得這一成就的重要條件。所以在脫硝成為“十二五”的目標之后,脫硝電價補貼政策也就呼之欲出。

“這種補貼政策對企業來說是一種鼓勵和刺激,尤其是在治理火電廠脫硫上效果明顯,通俗來說就是執行簡單明了、而且見效快,所以國家更傾向于采用這種措施。”馬中表示,“相對而言,比如說懲罰機制中污染費的收取,就會遇到很大阻力,執行起來會非常困難。”

據了解,我國從1983年就開始收取排污費,但是設定水平非常低,基本達不到補償治理環境污染的效果。隨著經濟發展,2003年排污費標準略有提高,卻依然達不到“排污費應該略高于企業污染物治理的邊際成本”這一環境經濟學原理的基本要求。

據估算,目前我國大部分排污收費標準僅為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成本的50%左右,某些項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因此,企業寧可交納排污費,不愿意花錢治理污染的現象時常出現。

而“十一五”期間為配合SO2減排,國務院曾經在2007年印發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確指出“按照補償治理成本原則,提高排污單位排污費征收標準,將二氧化硫排污費由目前的每公斤0.63元分三年提高到每公斤1.26元”, 但一直沒有出臺具體的排污費征收細則。而“十一五”SO2減排目標的提前完成,也導致了該政策最終再無下文。

“政策制定者有些時候更看重效果,所以,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而且又不用自己負擔支出,選擇不言而喻。”馬中解釋道。

虧損電廠,無力承擔

“目前火電企業的生存境況堪憂,難以從企業利潤中劃出環保成本,所以采用收取排污費等措施,也不是很現實。”盤雨宏說道,“由于當前電力行業市場環境受限,火電廠不具備作為責任主體所應承擔責任的能力,電力行業上下游市場雖然簡單,但是處在計劃電與市場煤中間非常尷尬的局面,機制并不通暢,極大地影響了電力行業環保工作的推進。”

根據中電聯最新統計,上半年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合計虧損66.5億元,同比增虧50.9億元,對比1-5月份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合計虧損55.7億元,這意味著五大集團在不到兩個月內又虧損掉近11億元。而1-5月份,火電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僅75億元,同比下降52.4%

然而,環保壓力依然不減。“十二五”期間,環保部明確新建火電項目要實現80%以上的脫硝效率。環保部預測,新標準實施后,到2015年,全國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17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2015年需運行費用612億元/年。

一方面是嚴重虧損,一方面是環保壓力。“我們火電廠處境很尷尬。”一位廣西火電廠人士無奈表示,“煤炭買不起,也買不到,在目前上網電價不變的情況下,越發越虧。我們也想環保,可是總要先能吃得上飯吧。”

特殊國情,特殊機制

“因為我國正在一個轉型時期,所以環保政策的制定也具有過渡性。其實國際上的環保政策也都有一個過程。目前這些以鼓勵為主的補貼政策,在無法建立有效監管機制的情況下,我認為在推動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還是有效的。”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粒子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盡管“誰污染、誰負責”是國際治理環境污染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目前國內電力市場還不完善,沒有形成有效市場機制。所以,采用這種“電廠污染、全民買單”的模式也是必然。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俊就曾專門撰文指出,“對燃煤電廠的環保管理不是采用國際通行方式反而是增加設置一道行政審批程序,加價費用每年數百億元,要由全體消費者‘順價’買單。這樣的環保價格政策,由于加價與脫硫裝置運行的可用率和實際排硫業績并無關聯,消費者增加了支出,全社會卻難以收到減排實效。”

“所以,治理污染要講效率,那種不計成本的減排方法是不對的。”馬中強調說,“在健全的市場機制下,消費者有選擇便宜清潔電的權利,可以選擇不為污染買單。但是在當前的電力機制下,消費者沒有選擇,只能被迫買單。”

盡管當前國內也有排污費的收取,但是由于機制不完善,存在著執行難的問題,所以導致該機制“名存實亡”。

“這種補貼政策不具有公平性,它降低了企業進行環保的積極性,不能刺激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沒有起到環保政策應有的作用。”盤雨宏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沒有懲罰機制的壓力,企業不會真正有動力去主動進行技術改造,他們只會想方設法地獲取補貼,這會導致治理污染社會總成本的增加,同時治污效率非常低下。”馬中進一步表示,“從總體來說,收取環境稅等機制更為有效,但是,市場機制是先決條件。所以,我們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必須首先在機制上有所突破,否則目的肯定無法實現。”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