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
白皮書分為前言、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基礎能力建設、全社會參與、參與國際談判、加強國際合作、“十二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行動、中國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基本立場、結束語等部分。
白皮書指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議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2006年,中國提出了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約束性指標,2007年在發展中國家中第一個制定并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9年確定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動目標。
白皮書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節約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匯等多種途徑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還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影響評估,完善法規政策,提高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減輕了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響。同時,中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統計核算研究及制度建設,提高科技和政策研究水平,加強氣候變化教育培訓,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
白皮書說,中國政府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建設性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加強與各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多層次磋商和對話,努力推動各方就氣候變化問題凝聚共識,為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制度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中國本著“互利共贏,務實有效”的原則積極參加和推動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國際機構的務實合作,為促進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白皮書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把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綜合運用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匯等多種手段,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廣泛開展氣候變化領域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白皮書說,2011年11月底到12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在南非德班召開,中國認為,德班會議應落實2010年坎昆會議上各方達成的共識,確定相關機制的具體安排,并就坎昆會議未能解決的問題繼續談判,在已有共識的基礎上取得積極成果。
據了解,白皮書中文版單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來源:新華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