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耗煤行業 -> 冶金行業 -> 運行走勢

鋼鐵業結構調整缺乏新意 “十二五”難有大作為

2011/12/5 14:14:12       

  吸取以往產業政策因脫離市場實際而屢屢落空的教訓,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弱化了行政控制色彩,強化了政策引導概念,意圖實現“十一五”期間鋼鐵行業的未盡之業。
  
  這是繼2005年頒布《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09年頒布《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來,中國政府第三次出臺鋼鐵行業綱領性文件。
  
  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對此前的行業政策都頗有微辭,認為其未脫計劃經濟色彩,與市場真實情況相背離。
  
  談到鋼鐵“十二五”規劃,多數受訪者認為,盡管弱化行政色彩昭示著行業主管部門的調控思路悄然生變,但鋼鐵行業粗放發展、結構性過剩的痼疾,卻很難因此得到解決。
  
  從控制到引導
  
  過去十年,中國鋼鐵經歷了令世界羨妒的規模擴張。
  
  1981年中國粗鋼產量僅有3560萬噸,2000年達到1.3億噸,年均增速為7%。而2009年中國粗鋼產量已較2000年增加4.4億噸,年均增速27.2%。
  
  從投資方面來看,1981年以來,中國鋼鐵總投資完成25661億元。其中,2001年以來完成20830億元,占81.2%。鋼鐵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達到30.6%。這也使得中國鋼鐵產能迅速提升至7億噸以上,年均增速19%。
  
  但是,過度追求規模經濟的粗放發展模式也使行業遭遇資源、環境瓶頸,加之經濟增長減速引發鋼鐵消費降溫,鋼鐵行業在十年華章之后跌入微利時代。
  
  另一方面,中國鋼鐵產業規劃一直延續著計劃經濟時代方式,致使針對行業規模的規劃目標與實際總量產生嚴重偏差。“十五”期間,中國規劃粗鋼產量為1.4億噸,而2005年實際產量達到3.5億噸。
  
  產量的快速增長與產能的不斷增加,被認為是過剩的信號。行業主管部門指出,正是鋼鐵產能過剩的矛盾,導致中國鋼材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2003年12月,為遏制投資過熱,國家要求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快速擴張的民營企業被推向風尖浪口。2004年鐵本事發,常州“鋼鐵大王”戴國芳鋃鐺入獄。
  
  2005年7月出臺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第一條即提出“鋼鐵生產能力保持合理規模”。但國內鋼鐵擴張并未因此減速。“十一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
  
  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于2009年初出臺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力圖將“總量恢復到合理水平”。
  
  這份規劃明確將當年粗鋼產量定為4.6億噸,同比下降8%,表觀消費量維持在4.3億噸,下降5%。
  
  規劃還預測,到2011年,粗鋼產量為5億噸,表觀消費量為4.5億噸。但是,2009年中國實際粗鋼產量達到5.7億噸,翌年達到6.3億噸。
  
  “十年來,產業政策制定部門對經濟發展估計不足。在嚴重低估需求的基礎上,國家對鋼鐵進行了控制性發展,但卻越控制越多。”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鋼鐵“十二五”規劃制定前,有關部門針對之前的歷次規劃失誤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最終,在繼續以嚴控產能擴張作為基本原則的同時,新五年規劃取消了對鋼鐵總量的量化概念,對此的描述僅為“使鋼鐵總量基本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新規劃還淡化政策了的限制作用,加強了政策的引導性。
  
  在粗鋼消費預測方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坦言,對2015年、2020年的需求預測,業內爭議很大。因此新規劃分別采用行業消費調研法、地區消費平衡法、消費系數和回歸分析法三種方法對2015年國內粗鋼消費量進行了預測,最后綜合預計2015年消費量達到7.5億噸。
  
  “這個數據比較保守,今年我國鋼產量有望達到7億噸,以此來看,未來鋼鐵工業還有適當的發展空間。”李新創對《財經》記者說。
  
  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文章則對《財經》記者表示,最終需求是市場變化修正后的結果,7.5億噸的預測應屬于較為中性的判斷。
  
  “十二五”被認為是鋼鐵行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指出,為引導鋼鐵行業解決結構性過剩矛盾,鋼鐵“十二五”規劃重點提出改變目前“北重南輕”的局面,環渤海、長三角地區原則上不再布局新建鋼鐵廠。
  
  規劃同時要求,河北、山東、江蘇、遼寧、山西等鋼鐵大省要減量調整區域內鋼鐵產業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區不增加鋼鐵產量,西部相對獨立的市場區域結合區域差別化政策適度發展鋼鐵產業,新疆、云南等沿邊地區,要積極探索利用境外礦產、能源和市場,發展鋼鐵產業。
  
  駱鐵軍認為,鋼鐵工業規模已經很大,并已具備由大到強的轉變基礎。鋼鐵行業要實現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品種質量效益提高、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人才成長轉變。
  
  不同于以往政策,鋼鐵“十二五”規劃將品種質量作為規劃目標首條。
  
  對此,李新創解釋說,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鋼企要將產品升級放在首位,將提高量大面廣的鋼材產品質量、檔次和穩定性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
  
  同時,加快發展關鍵鋼材品種,鼓勵有實力的鋼企開發高端鋼材品種,同時避免投資浪費和高端產品的無序競爭。
  
  對產品升級的重點,駱鐵軍的看法與李新創一致。他也提到了應避免高端產品同質化競爭造成資金浪費,辦法是“由少部分有實力的企業承擔高精尖的品種的開發,以滿足新興產業需求”。
  
  在品種質量之外,聯合重組、淘汰落后是實現鋼鐵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對此,鋼鐵“十二五”規劃設定了到2015年實現前十大企業集中度達到60%的目標。
  
  新規劃重點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充分發揮大型優勢鋼鐵企業集團的帶動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影響的企業集團;積極支持區域優勢鋼鐵企業兼并重組,促進區域鋼鐵企業加快產業升級,形成6-7家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選擇若干重組項目實施重點突破,主要是希望能夠借此以點帶面,促進全行業重組。
  
  2009年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首次將規劃具體到了項目,提出發揮寶鋼、鞍本、武鋼等大型企業集團的帶動作用,推動鞍本與攀鋼、東北特鋼,寶鋼與包鋼、寧波鋼鐵等一系列兼并重組。
  
  “十一五”期間,前十家鋼鐵企業的產量集中度從2005年的34.7%提高到2010年的48.6%。區域重組的進展較快。受地方經濟影響,各地鋼企迅速通過重組并購壯大,成為我國鋼鐵重組的主力軍,但以提升競爭力為目的的重組也開始變味。
  
  全國人大代表、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立國曾于今年“兩會”期間表示,此前與河北鋼鐵集團進行漸進式重組的12家民營企業,無論是從管理、技術、資源、資金,還是審批立項,都存在明顯的問題。而這些企業主要是想通過跟河鋼進行重組來解決生存問題。
  
  在行業進行結構調整過程中,地方利益成為最大障礙。鋼鐵企業作為地方納稅大戶,往往受到地方政府保護,致使兼并重組與淘汰落后阻礙重重。
  
  對此,鋼鐵“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強財稅、金融、貿易、土地、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各項政策與鋼鐵產業政策的銜接,制定鋼鐵工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指導地方和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工作。
  
  實際上,這一思路已提出多年,至今并未形成重大突破。
  
  行業轉型艱難
  
  規模高速膨脹與利潤水平連年降低的巨大反差,讓占世界一半產量的中國鋼鐵行業難訴其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鋼鐵行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率從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
  
  2010年年底,這一指標已降至2.91%,處于全國工業領域最低水平。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利潤率一直處于3%左右的低谷。
  
  李新創坦言,由于目前行業整體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加之原燃料價格處于高位,因此中國鋼鐵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進入低盈利時代。
  
  中國冶金報11月近期的《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調查報告》(下稱《調查報告》)顯示,82.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鋼鐵業未來十年將經歷殘酷的市場競爭。
  
  報告稱,生產熱軋寬帶鋼的企業,僅被重點統計的生產企業就有30家,其中產量占比重超過3%的有10家;在冷軋寬帶鋼領域,被重點統計的生產企業共有29家,產量占比重超過3%的共14家。
  
  上述兩種鋼材一度被定義為行業“高端產品”,但隨即成為過去5年鋼鐵企業競相擴張的重點項目。
  
  雖然主管部門“十一五”期間在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布局調整等方面做了多種嘗試,但在一系列公布的指標背后,行業痼疾依然難以動搖。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評價說,產能淘汰的政策標準實際上已經成為產能擴張助推器,每一次淘汰標準的提高,都成為企業新一輪產能擴張的開始。
  
  2006年,國家發改委發文規定淘汰全部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翌年,淘汰標準提高至300立方米,隨后又在金融危機后升至400立方米。
  
  但是,地方利益與鋼鐵企業求生的意愿不謀而合,一批以“品種調整”、“技改”為名的產能擴張新項目不斷上馬,致使行業陷入越淘越多的怪圈。
  
  《調查報告》顯示,79%的受訪者認為提高產業集中度被賦予了太多期望,兼并重組在淘汰落后和避免無序競爭兩個方面貢獻有限。
  
  業內對主管部門過于重視沿海鋼鐵基地建設也有質疑之聲。對此,李新創表示,內陸地區的產能規模讓行業布局調整陷入困境。
  
  由于這些地區產能龐大并有繼續擴張的沖動,因此武鋼防城港、寶鋼湛江項目陷入停滯狀態。“現在內地在建鋼鐵項目還有5000多萬噸。”李稱。
  
  近年來,中國鋼鐵工業主管部門一直致力于建立過剩產能的退出機制,但在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并無完善的情況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對于嚴格執行節能、土地、環保等法律法規的不作為,致使中央政府的努力收效甚微。
  
  “目前行業轉型面臨諸多挑戰,企業效益普遍不好,繼續增加鋼鐵行業的投資顯然不是慎重的選擇。”李新創警告說。
  

  來源:鳳凰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