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召開的山西鋁廠、中鋁山西分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傳來捷報,2011年山西鋁廠和中國鋁業山西分公司均實現全年盈利,山西分公司在急劇動蕩的市場環境中,全年生產氧化鋁178萬噸,實現盈利7410萬元,成為中鋁公司北方氧化鋁企業中盈利水平較高的企業;山西鋁廠在克服市場低迷、競爭激烈和資金緊張等困難的狀況下,全年實現盈利2400萬元,同口徑同比增加2278萬元,超額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
加強營銷管理實現采購降本
2011年,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企業營銷系統組建23人專兼職信息員隊伍,在四大區域布局信息點源,建立生產運營與庫存管理的業務鏈接,形成了以市場研判為先導,靈活采購與庫存控制聯動的采購模式,有效降低了資金成本,與市場標桿價相比降低采購成本4300萬元。優化采購渠道,擴大直供合作,動力煤直供量達78%以上,形成了價格相互制衡、優質安全保供的新格局。充分發揮煤炭結算新機制的作用,在實施新系統動力煤分堆單燒,有效保障熱電鍋爐高效低耗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了老系統動力煤分堆單燒工作。打造陽光采購工程,深化電子商務采購平臺應用,強化質量分析檢驗,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適時適度調整產品銷量,合理調整發運流向,加大貨款回收力度,實現營銷增值87萬元,產品發運和貨款回收率100%。
全方位強化生產運行組織
山西分公司礦山系統強化保量、保質、保運管理,大力開展降本降耗。孝義鋁礦和合作礦山優化礦石火車運輸結構,全年供礦343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在礦石品位下降的趨勢下,強化剝采控制,努力保證供礦質量,為生產高效穩定運行創造了條件;石灰石礦克服困難,大力開展提產降耗,礦石成本同比降低10%,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第一、二氧化鋁廠和生產運行部、裝備能源部、技術中心等單位強化生產、設備、技術三位一體管理,大力開展指標對標和差距降本,各項關鍵指標明顯改善。新老系統氧化鋁種分分解率連續10個月保持50%以上,同比分別提高3.26%、3.58%,循環效率同比提高5.75kg/m3、4.65kg/m3,均實現歷史性突破。熟料窯、焙燒爐等主體設備運轉率分別提高1.4%和2.4%;熱電分廠強化鍋爐運行管理,蒸汽煤耗同比降低1.4%,鍋爐綜合運轉率同比提高2.7%。運輸部強化機車運行管理,路車停時月均降至9.5小時,同比降低14%。水電分廠、計控信息中心圍繞生產主動查問題、除缺陷、強管理,較好地完成了供水供電任務,儀器儀表、DCS系統的完好率、投運率穩定提高。檢修分廠圍繞氧化鋁搶檢修任務,強化調度、主動出擊,較好地保證了氧化鋁生產的正常運行。
以科技創新推動降本增效
企業堅持圍繞生產運營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大力開展技術創新。自主成功開發了拜耳法預脫硅加晶種技術,實現了拜耳法技術上的重大進步。成功實施的“高效強化拜耳法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科技專項,有效地促進了新系統循環效率提高。高壓溶出廢汽、余熱回收利用,熱電高壓除氧器余熱利用等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全部實施完成,為促進節能降耗創造了條件。提高鍋爐燃燒效率技術優化項目順利建成投用,有力地促進了熱電鍋爐高效穩定連續運行,年創效益達538萬元。山西分公司全年獲得受理專利11項,授權專利28項,2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5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技創新對降本增盈的貢獻率日益增強。
大力開展對外創收嚴控各項費用開支
山西分公司礦山系統積極開展礦產品資源綜合利用和勞務輸出,盤活資產累計創收4125萬元。氧化鋁系統組織廢料返流程,累計回收廢料及氫氧化鋁結疤64000立方,回收價值約700萬元。堅持資產保值原則,盤活沉淀資金,通過廢舊物資拍賣創收1208萬元。強化財務預算的執行力度,堅持費用從緊從嚴控制,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分別比預算降低1279萬元、1078萬元。積極落實總部壓縮庫存和資金占用“雙百億”工作部署,山西分公司累計壓縮應收賬款618萬元、備用金42萬元,超額完成資金壓縮任務。掌握礦產品經營的主動權,適時啟動低品位鋁礦石處理工作,盤活存量礦石積壓資金2903萬元。創造條件爭取政策支持,通過艱苦努力返還農網還貸資金1915萬元。
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高盈利能力
山西鋁廠生產經營性單位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狠抓提產降耗和降本增效工作,實現了可觀的盈利。2011年,科化公司抓住了市場機遇,產銷量同比提高58%,實現利潤1900萬元,同比增加1825萬元。吉亞公司實現穩產高產,同比增加收益1548萬元。介休產業基地的鑫峪溝煤業、煜業公司共實現利潤2480萬元。沁源陽坡礦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克服困難,實現利潤313萬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高耐公司實現盈利400萬元,華麗公司扭虧為盈,天津廣泰環宇同比減虧26萬元。建筑安裝業加大“走出去”力度,積極開拓市場,晉鋁建安公司在新疆、山西平朔等承接多項新項目,在建合同業務量達到2億元以上,完成項目合同值1.45億元;晉正監理公司積極尋找活源、增加合同儲備,累計完成利潤558萬元,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后勤服務單位立足現狀,積極實施減虧,成效明顯。職工醫院強化管理,加大績效分配制度改革,積極面向市場拓寬服務領域,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同比減虧290萬元;生活服務中心內抓管理、外拓市場,物業、幼教、民生等業務同比減虧300萬元。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