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神華集團產運銷多項關鍵指標攀上新臺階,煤炭產量超過4億噸、銷量突破5億噸,鐵路運量超過3.2億噸,黃驊港吞吐量過1億噸,發電量突破2000億千瓦時,企業營業收入預計將超過28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2009年初提出的“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的目標。
“這意味著神華集團三年實現了經濟總量翻番。”一位煤炭行業專家表示,“而且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目標是作為世界最大煤炭企業的神華集團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實現的,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企業發展史上都堪稱奇跡。”
危機中的抉擇:五年經濟總量翻番
2008年歲末,張喜武就任神華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上任伊始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發展目標:“科學發展、再造神華,五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當時,業界普遍對神華集團發展目標提出質疑。這在當時看來似乎不無道理。一方面,當時正值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并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受此影響,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內煤炭價格一落千丈,神華集團煤價從過去的1100元/噸降至540元/噸,發電小時數也明顯降低,經濟大環境對神華發展不利。另一方面,以礦、路、電、港、油為主神華集團當時已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煤炭企業,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已超過1400億元。基數如此之大的央企“巨無霸”,要想實現翻番增長談何容易?
“這個目標是神華集團黨組在深入分析研判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做出的科學決策。因此,面對質疑,神華發展的目標沒有動搖。”神華集團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部主任孟堅表示,張喜武明確指出,科學發展,是神華發展的綱領,是方向和旗幟;再造神華,是神華科學發展的關鍵,是途徑和手段;五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是神華科學發展的中長期目標,是階段性成果。
2009年5月,張喜武在出席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企業家活動日發表演講時曾談及神華集團的發展目標。當時他用了三個關鍵詞:信心、戰略、變革。
“愈是在危機來臨時,我們愈要堅定發展的信心。只有統一思想,增強信心,企業才能夠上下同欲,煥發出共克時艱的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張喜武說。
如何提振信心?張喜武認為,要靠清晰而科學的企業發展戰略。他說,過去神華集團因發展戰略不夠清晰而走過不少彎路,比如在房地產開發熱的時候,神華集團曾有11家房地產公司,最終賠了十幾億元;如今神華集團確立了“以煤為基礎,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五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的發展目標。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則要靠變革和創新。即通過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不斷變革和創新,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在轉型中尋求快速發展。
神華創造神話:五年目標三年實現
據了解,在“清晰而科學”的企業發展戰略指導下,近幾年來神華集團解放思想,變革創新,主要業務進一步提升,產業布局全面優化,企業獲得快速發展。
首先是業務版圖迅猛擴張。據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介紹,神華集團在鞏固以內蒙、陜西、寧夏為核心的煤炭生產基地的同時,深化了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華東、華南地區的傳統銷售市場,開發了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區和沿江市場,拓展了四川、重慶、青海、甘肅等西部新興市場。通過兼并重組,加快火電的沿海和沿江布局,推動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步發展。組建了神皖、神福、神華粵電珠海港、青海神華投資公司等合作主體,為加快合作項目早日落地創造了條件。集團“西產東銷、北煤南運、鞏固沿海、開發沿江、深入中部、發展西部,覆蓋全國、走向世界”的戰略布局已現雛形。
同時,企業海外項目開拓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比如,首批俄羅斯煤經滿洲里口岸成功進口,澳洲沃特馬克項目通過環評,澳大利亞塔州風電場項目成功中標,印尼南蘇兩臺機組順利投入商業運營。
“企業產業格局日趨合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張玉卓表示,神華集團依托自身煤炭優勢和品牌效應,電力板塊搶抓市場機遇,加快兼并重組步伐,目前投運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4500萬千瓦,裝機容量和經濟效益在電力行業逆勢飛揚;煤制油化工板塊也實現歷史跨越,煤基清潔轉化能力與效益同步攀升,化工品產量同比增加48%,其中油品化學品產量同比增加174%;以“神華501”輪正式交船為標志,神華船隊及航運業務能力也獲得進一步提升。
神華集團還進一步強化企業內部改革和整合,資源配置更趨合理。按照“專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原則,組建了銷售集團、物資集團、海外公司、工程咨詢公司,將北京煤制油化工研究院并入低碳所……
數據最有說服力。2008年,神華集團銷售收入1400億元,在當年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榜上無名;2009年,其銷售收入達到1600億元,在當年公布的世界500強里面排名第400位左右;2010年,其銷售收入超過2170億元,在當年公布的世界500強排名中升至356位;2011年,銷售收入則突破2800億元,在當年公布的世界500強排名中躍居第292位。
按此數據不難算出,神華集團提前兩年基本實現了2009年初提出的“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目標。
面向未來科學發展:神龍見首不見尾
“提前兩年實現2009年初提出的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的目標,這是神華集團‘階段性成果’。”孟堅表示,進入“十二五”,神華集團黨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又悄然啟動了“五年經濟總量再翻番,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的企業發展戰略。
按照這一戰略規劃,到2015年,神華集團經濟總量將比2010年再翻一番,即到“十二五”末神華集團銷售收入將實現4400億元,利潤過1000億元,成為世界煤炭綜合能源領域品牌最好、影響力最大的國際化公司。
“企業發展的目標雖振奮人心,但面臨的挑戰亦十分艱巨。”張玉卓分析說,2012年是中國龍年,可龍年全球經濟形勢或將更加嚴峻。一是國際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減弱,美、日、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世界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加大;二是全球范圍的能源資源產業競爭將更趨激烈,為企業“走出去”開發海外項目帶來不少困難;三是國際貿易保護問題將更加突出,貿易出口和投資環境將進一步惡化;四是國內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今年經濟增速將低于去年;五是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企業要素成本價格上漲將呈現長期化趨勢,節能減排硬約束要求企業增加投入,經營壓力加劇。
面對挑戰,神華集團提出了“一抓”、“兩保”、“三突出”、“四優化”的發展新戰略。“一抓”即抓好中央方針政策、企業核心目標、集團“十二五”發展規劃、黨組和董事會重大決策,集團生產計劃、投資計劃及各項工作計劃的落實。“兩保”即保業績增長、保市場穩定。“三突出”即突出轉型升級、突出降本增效、突出風險管控。“四優化”即抓好集成經營優化,提高集團一體化經營水平;抓好管控模式的優化,加快區域化管控與板塊化管理有機結合;抓好發展質量的優化,對內嚴格執行集團經濟增加值考核實施細則,加強價值管理,對外走收購、重組、聯合發展之路,推進國際化經營;抓好自主創新路徑的優化,按照“圍繞主營業務,實現重點突破”的原則,推進產業技術升級。
在未來發展中,神華集團要深入研究國際化戰略路徑選擇,發揮企業在技術、資金和管理上的優勢,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蒙古、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項目的合作開發,加快神華在國外煤炭生產基地和運輸通道的建設。借助印尼項目成功運行的經驗,依托自有的煤基清潔轉化技術,合理布局煤電、風電項目,推動神華國際化發展邁出新步伐。
來源: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