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保障房、鐵路建設等方面政策驅動,第一季度國內鋼價走出小“V”字形行情。縱觀第一季度始末鋼價,盡管期間上演“先跌后揚”走勢,但總體仍處低迷下探當中。
“后期的上漲未能完全實現補跌”。據監測顯示,4月6日鋼材指數4250,上漲0.24%。而這一數字在3月31日卻為4220,較1月1日的4280仍相差60點。
第一季度鋼價走勢確實很“炫”,一半時間在下跌,一半時間在上漲。其間鋼價主要是從2月下半月開始觸底回升的。機構研究人員對此分析說,“這屬于階段性行情,主要受全國‘兩會’政策面影響”。
利好政策驅動
事實上,整個3月份才是國內鋼價總體上漲最為明顯的時候,鋼價指數攀升了160個點。也正是如此,“在經歷1~2月份的全行業虧損之后,國內鋼廠把3月份的行情視作自己實現第一季度扭虧為盈的關鍵。”
鑒于第一季度鋼價走勢,機構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全國“兩會”后,住建部先是發文要求各地按月公開保障房開工和基本建成情況,接著又發文鼓勵地方拓寬保障房資金渠道,并起草民間資本進入保障房新規,足可見中央對保障房建設的重視。“而隨著落實到位,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障房將會大范圍開工,有力地支撐國內建筑鋼材需求的增長,這一美好預期,也大大刺激了時下行情。”
據今年在建和要求新建的保障房數量統計,2012年在建保障房將達到1700萬套,幾乎達到所有住宅在建規模的三分之一。
此外,值得業內關注的是,今年我國鐵路投資環境、資金狀況也明顯好于去年。據悉,2012年將安排鐵路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為4060億元,全年安排國家及合資鐵路大中型項目249個;全年計劃新線投產6366公里,是去年的3.2倍。
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發布的3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9.3,環比回升6.5個百分點,同樣折射出鋼市低迷的態勢有所緩解。但業內專家也表示,“這一數據相較同期仍處低位,僅高于2009年的水平,對此還不宜過早、過多樂觀。”
分析師提醒,第二季度初期,國內鋼價仍有望延續漲勢。但隨著價格上漲后伴隨著粗鋼產能的加快釋放,整體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以及高溫炎熱天氣帶來的需求階段性回落,第二季度后期國內鋼價將面臨較大的回落風險。
后市仍存風險
正如上述所說,第一季度后期鋼材現貨價格出現快步回升。可仔細觀察,一方面是現貨成交價上漲幅度并不大;另一方面,整個3月份鋼材期貨都在維穩盤整,上浮亦不明顯。
上海證券分析師朱立民對此表示,螺紋鋼期貨遠期合約的小幅波動,顯示了市場預期螺紋鋼價格將趨穩。
這一觀點得到了業內多位研究人士不同角度的佐證。鋼鐵行業資深分析師胡正武向本報記者坦言,盡管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將加大對螺紋鋼等鋼材的需求,庫存的連續下降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貿易商的銷售壓力,不過與前期低點相比,目前總體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同時與前幾年對比來看,減少速度是相對偏慢的。
“不得不承認未來鋼材去庫存的過程將是悠長的。”朱立民分析。據統計,截至3月30日五大品種庫存總量為1788.8萬噸,周環比減少28.3萬噸,連續第六周下降,較上月末下降5.5%。而在2月中旬前后,社會庫存曾創下1900萬噸的歷史新高。
某種程度來看,鋼鐵行業的嚴冬尚未到來。朱立民認為,“像造船等鋼鐵下游行業的手持訂單不足,預示著鋼材需求的低谷還沒有真正到來。”
雖然第二季度初期鋼價繼續保持上行概率較大,但后期回落風險也不可小覷。胡正武預測,4月份國內鋼價將繼續保持上揚,但上漲空間相對有限,幅度大約在50~100元/噸。一旦進入5月中旬前后,受供需壓力凸顯、周期性回調及南方梅雨季節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將很可能進入下行通道。
不難看出,今年整個第二季度,國內鋼價將表現為“倒走第一季度路線”式的先漲后跌走勢。胡正武提醒,對于庫存偏高者建議近期逢漲價加快出貨,而庫存正常及偏低者可根據自身資金情況少量補貨,在風險控制下適度經營。
來源:現代物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