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能源發展集團董事長虢洪增
前不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11年中國煤炭企業百強名單中,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名列第63位。百強入圍企業都具有規模與效益大幅攀升、財稅貢獻繼續增加、科技創新穩步提高的強大實力,成立僅3年的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為何能突出重圍,進入地方煤炭企業第一方陣?筆者通過幾天的采訪了解,尋覓個中答案。
主業突出多業競發
濟寧是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煤炭生產基地,轉型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2008年5月,濟寧依托濟寧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魯泰煤業有限公司,組建了以煤為主、多元發展的大型能源集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并確定了“迅速壯大煤炭主業、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實施大集團建設”的發展戰略。
為迅速壯大煤炭主業,提高煤炭生產能力,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積極整合地方煤礦的同時,向外拓展發展空間,遠赴新疆、青海、內蒙古、陜西等地進行資源考察,抓好戰略資源儲備,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集團擁有10對礦井,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280萬噸,其中6對生產礦井運營良好,4對在建礦井進展順利。2011年,集團共生產原煤657.25萬噸,同比增長15.28%:實現銷售收入61.27億元,同比增長40.27%;利稅19.68億元,同比增長65.42%;利潤11.58億元,同比增長77.83%。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做強做大煤炭主業的同時,主動轉型,大力發展化工、機械制造、電力、新能源等非煤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建成陽城煤電工業園、金威煤電工業園、金鄉煤焦化工業園等三大工業園區,構建起煤—電—化工、煤—焦—化工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落陵煤礦關井轉型后成立了落陵礦山支護材料廠,開發生產礦山配套產品;佛都照明公司積極開發節能新產品,發展新興產業。目前集團已逐步形成主業突出、多業競發、結構合理、強勢突出的產業發展格局,向大集團進軍。
科技興安筑牢屏障
安全生產是煤炭企業的根基所在。在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干一輩子煤礦,講一輩子安全”已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共識,并賦予其新的內涵。
集團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建設智慧礦山,提升礦井裝備現代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所屬的6對生產礦井開展數字化礦山建設,其中陽城煤礦、鹿洼煤礦、太平煤礦的數字化礦山系統已投入使用,實現了安全監測數字化、生產過程自動化、企業管理信息化的“三化”目標,在調度大屏上實現了實時信息輸出,從而可及時發現生產中的異常,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在“科技興安”的同時,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把班組建設當作強化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不斷探索班組建設的內容、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層班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運河煤礦鮑慶寶班創出的“5W6S7C”管理法,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煤礦優秀安全班組”和“山東省煤炭系統金牌班組”。太平煤礦潘榮振班實施的“三四五”工作法,創出了班組成立7年來無輕傷的安全佳績。鹿洼煤礦呂太斌班從安全文化著手,探索出具有自我特色的“1234”管理法,創出了1999年以來無事故的不凡成績。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還從責任落實環節上入手,逐級細分、明確各級安全生產第一責任、分管責任、技術管理責任、現場管理責任、教育培訓責任等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區隊、班組和各崗位,消滅安全責任盲區。嚴格落實瓦斯巡回檢查、“一炮三檢”、火工用品管理等制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下井帶班值班制度,做到“員工四班倒,班班見領導”。強化安全應急體系建設,實行井下“限員掛牌”制度,建立災害天氣、突發事件、重大險情和重大事故應急處置機制,發生重大險情果斷停產撤人。開展安全生產誠信建設,引導干部職工講安全誠信、提升安全道德,實現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
通過采取“科技興安”、強化安全管理、開展安全生產誠信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安全風險抵御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2年4月20日,鹿洼煤礦實現安全生產4295天,運河煤礦實現安全生產3080天,太平煤礦實現安全生產2972天,花園煤礦實現安全生產2479天,霄云煤礦籌建處實現安全生產1925天,安居煤礦籌建處實現安全生產1227天……
綠色開采科學發展
在一些人印象中,傳統的煤礦生產是粉塵飛揚、黑水橫流、矸石成山。而在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所屬花園煤礦看到的卻是另一片天地,這個年生產能力45萬噸的礦井滿目綠色,生物治理后的清清流水,無土栽培的鮮艷花草,潔凈齊整的礦區環境與藍天白云相偎相依構成的生態元素,使花園煤礦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花園煤礦探索綠色開采之路,花園煤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采用固體充填工藝,為解決煤炭開采中的采空區塌陷難題開辟了一條綠色途徑。這種工藝利用矸石作充填物,能夠大面積回收優質煤炭資源,可使煤炭資源采出率達到80%以上,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花園煤礦在充填工藝實踐中,摸索出了22項充填支架的技術革新點,實現了69項充填綜采設備技術創新,其中增設“擺梁上的防進煤擋板”、加裝“后人行道上方防膠管爆裂擋板”、在后部溜子插板千斤頂靠支架一側護罩位置增加觀察孔等措施,具有很高的現場實用價值。
前不久,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花園煤礦調研后深有感觸地指出:“充填開采是傳統煤炭資源生產方式的變革,不僅可以解決采空區塌陷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矛盾,更有利于保有國家耕地,解放巨大的‘三下’壓煤儲量。”在2012年4月26日至27日召開的全國煤炭充填開采現場會上,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作專題報告,全面介紹充填開采的技術和經驗。
來源:大眾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