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徽最大的煤炭企業,淮南礦業集團擔負著保障安徽乃至華東區域能源安全的重任。隨著安徽由煤炭凈調出省份逐漸變身為煤炭凈調入省份,淮南礦業集團邁出走出去的步伐,遠赴內蒙古的鄂爾多斯開發建設新的礦井。目前,已在鄂爾多斯建設3個單井規模在1500萬噸以上的礦井,預計“十二五”期間,淮南礦業集團將在“西部”形成3000~5000萬噸的煤炭生產規模,加上淮南本土煤礦產量,淮南礦業年產煤炭能力可達到1.3~1.5億噸。
14年沒有發生瓦斯爆炸事故
在距離淮南市約20公里的潘一礦東井,瓦斯監控調度員唐華珍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監控室里盯著面前的超大屏幕,通過電子智能控制系統來了解礦井下每個角落的瓦斯濃度,如果有一處瓦斯出現異常,井下的智能報警系統會發出警報,屏幕上就會顯示該區域電源關閉。根據屏幕顯示情況,唐華珍必須及時做出反應,并跟相關部門匯報采取措施解決瓦斯異常問題。雖然瓦斯出現異常的情況并不常見,但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這12個小時里,唐華珍不敢離開辦公桌,只有在吃飯時才有同事頂替她的監控工作。
瓦斯爆炸一直是礦井事故悲劇的主要肇因,1998年開始,淮礦集團決心治理瓦斯,目前已經14年沒有發生過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以來沒有發生瓦斯突出事故,瓦斯超限由每年上千次下降到10次以下,百萬噸死亡率下降50多倍,由4.01下降到0.07。
治理瓦斯只是第一步,如何綜合利用瓦斯則是更深的學問了。“在潘一礦東井,淮礦集團建成了亞太地區第一個熱電冷聯供項目。”據潘一礦副礦長沈景釗介紹,從地底抽出來的瓦斯通過管道輸送,用來發電和制冷,瓦斯發電可供民用,制冷則用來降低礦井下的溫度,從而實現瓦斯循環利用,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如今,淮礦集團向全國30家煤炭企業提供瓦斯治理綜合服務,其治理瓦斯的18項企業標準已上升為國家標準。
杭州用電四分之一來自淮南
淮南的煤田具有低硫、低磷、高揮發、高發熱、富油等特點,是理想的動力煤原料。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淮礦集團沿著產業鏈延伸,以資源做資本,打破煤電行業壁壘,全面推進“煤電一體化”進程。
淮礦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韓家章表示,自2005年起,集團先后與上電股份、浙江能源均股建設了淮滬煤電公司田集電廠,淮浙煤電公司鳳臺電廠,成功推動了“皖電東送”戰略。截止目前,田集電廠一期、鳳臺電廠一期共計4臺60萬機組已全部建成,年發電利用小時超過6000小時,發電量超過160億千瓦時,全部送往上海、浙江。有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用電的六分之一,杭州用電的四分之一來自淮南。
除了均股,淮南礦業還采用獨資、參股等形式推動“煤電一體化”的體制創新。“它的最大好處是鎖定煤炭、電力、煤炭運力市場、煤電對沖,雙方互利共贏。”淮礦集團董事長王源表示,以淮滬煤電公司田集電廠為例,煤炭原材料從附近的丁集煤礦直接運送,節省了時間、物流成本,并且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煤炭的穩定性。
通過這種方式,2011年,淮南礦業電力權益規模已達到1200萬千瓦,成為安徽最大的電力企業。預計“十二五”末,淮南礦業電力權益規模將達到1500萬千瓦。
將躋身億噸級煤炭企業俱樂部
從1903年開始,淮南煤礦已經開采了109年,但是還沒有采出十分之一的儲量,原因在于各種災害威脅大,除了瓦斯,還有水、火、地溫、沖擊地壓等災害威脅,地下有煤炭也采不出。目前,淮礦集團有13對礦井,其中千萬噸級礦井有4對,2011年,淮南礦業年產煤炭6751萬噸,占安徽省年產的50%,與之對應的是煤炭開采成本增加。淮礦集團副總工程師、西部煤礦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趙偉介紹:“最深的礦井可達地下800米至1000米,開采一噸煤不容易,投入的技術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很高。”
為此,淮礦集團將目光瞄向內蒙古鄂爾多斯和陜西榆橫地區。“內蒙古煤炭資源豐富,探明儲量為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中的75%分布在鄂爾多斯。”目前,淮礦集團已在鄂爾多斯開發建設泊江海子、唐家會、色連二號3個礦井,這幾對礦井規模大,資源條件好,埋藏相對較淺,先期配置25億噸資源,單井規模均在1500萬噸以上。其中,泊江海子和唐家會將在2013年投產,色連二號將在2014年投產。預計“十二五”期間,淮南礦業將在“西部”形成3000~5000萬噸的煤炭生產規模,加上淮南本土煤炭產量,淮南礦業年產煤炭能力可達到1.3~1.5億噸,躋身全國10個億噸級煤炭企業行列。(李麗媛)
記者手記
國家規劃建設的14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6個煤電基地之一,國家第四批創新型試點企業,中國500強企業……翻開淮礦集團的簡介,一系列殊榮映入眼簾。作為我省最大的煤炭企業,淮礦集團是否頂的起這些厚重的稱號呢?
帶著巨大的疑問,記者走訪的眼見為實對此作了有力的回答。煤礦安全、生態保護、工農和諧,這三個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在淮礦集團迎刃而解。未來,它還將給每一個居住在那里的人們帶來更好的期待。
來源:安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