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召開第二屆科技大會。會議回顧、總結了企業過去5年的科技成果,提出了今后5年科技創新的戰略方向和主要任務,并出資100萬元對評選出的科技成果獎、知識產權獎、標準制定獎、科技論文獎等117個獎項進行表彰。
重獎科技人才,這在西安煤礦機械公司不是第一次。與第一屆科技大會相比,本屆科技大會加大了獎勵科技人才的力度。用西安煤礦機械公司總經理吳海雁的話說,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企業嘗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
重心轉移,抓住發展先機
近年來,國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政策、規劃,明確提出把提高煤炭生產和設備制造技術水平,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加快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提高煤礦設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列入國家需要實現重點突破的主要任務之一。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西安煤礦機械公司明確了下一步科技創新的目標和任務。
隨著國家戰略調整和煤炭工業的高速發展,當前的煤礦采掘裝備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間的競爭重心轉移到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要想在采掘設備制造業占據一席之地,并搶占更大的市場,不僅要有高明的營銷策略,更要重視科技創新。”吳海雁說。在他看來,只有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的創新意識,真正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才能真正形成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只有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才能堅持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最大限度地實現科技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他說。
5年來,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落實溫家寶總理提出的“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創新的步伐不能停”的指示,把握良好機遇,緊抓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短短幾年內,該公司科技實力迅速提高,科技創新工作成績斐然: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次,承擔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獲得39項國家專利。這些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使西安煤礦機械公司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2011年,西安煤礦機械公司產品訂貨數量踞行業第一,新產品占到了銷售額的77.8%。
搭建平臺,立足人才培養
技術創新,人才為本。隨著技術創新越來越受到重視,科研人員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團隊。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才強企戰略,加強技術研發隊伍建設,吸引、留住技術骨干和高級技術人才,采用多種方式招聘各類技術人才,為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該公司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西安煤礦機械公司的科研隊伍中,年輕人是主力。為了挖掘他們的潛力,幫助他們迅速成長,該公司運用“用項目帶年輕人,壓擔子、擔重任”的方式,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該公司從細節入手,注重做好師帶徒工作,甚至連PPT的制作,都有專人指導。
為提高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業務水平,西安煤礦機械公司采用了在職培訓、交流及外出培訓、參觀等多種方式。同時,該公司利用自身優勢,培育、引進一批公司重要領域急需的科技領軍人才,為建設創新型企業提供支持。
近年來,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保證科技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4%以上,使其全部用于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試制及產品工業性實驗中,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一舉措不僅使自身擁有了強大的技術優勢和技術實力,也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對企業自己研發出的科技成果采取知識產權保護。同時,該公司對有重大影響、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專利技術進行成果轉化,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目前,該公司所有已授權的專利全部運用在本公司的主營產品上。
定位高端,加快研發步伐 “十二五”期間,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將以“抓高端,促服務,上水平”為指導方向,進一步加快研發的步伐,積極收集分析國內外技術信息,研究行業發展動態,為新產品研發提供支持,開發從特厚煤層到極薄煤層、從大功率到中小功率的全系列采煤機,并向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端產品發展。
據了解,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優化已經推向市場的各系列采煤機和掘進機的技術性能,對標國際一流采掘裝備制造企業的采煤機,以國產化替代為契機,緊緊抓住市場對高端采煤機國產化的迫切需求,根據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新建的大型礦井對綜采設備的需求,做好有目標、有針對性的高端產品研發工作。
針對采煤機市場需求量和飽和量的限制,西安煤礦機械公司注重多元化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在“十二五”期間,該公司將以現有產品為主,形成系列化;以現有技術為核心,形成智能化;以現有人才為依托,形成專業化;以技術改革為動力,形成成套化。
西安煤礦機械公司將以采煤機、掘進機兩翼發展為主導,以礦井通用提升運輸設備、高端滾筒配套為輔助,研發煤礦輔助設備、化工設備等新品種,把助力陜煤化工基地建設作為服務目標,大力研發多元化產品,為企業發展做好技術儲備。
來源: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