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在進一步剝離非核心資產。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國網能源)已確認,神華集團擬受讓國家電網所持國網能源100%股權,目前已達成初步意向,但尚未確定股權轉讓的具體方案。
6月8日,廣東金馬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了上述消息。國網能源是金馬集團的控股股東。
截至去年底,國網能源資產總額550億元,占國家電網資產總額的2.5%。2011年,國網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凈利逾7800萬元。
不過據了解交易的內部人士稱,上述交易規模可能不止550億元,預計達到600億元。該人士稱,國網能源公司現有火電裝機1500萬千瓦左右,煤礦年產能約2000萬噸。
此次受讓對于國網而言是順勢而為,對于神華而言,則是在煤電一體化上更進一步。有分析稱,考慮到此次交易涉及大量的煤炭儲量,神華在交易中并不吃虧。
國網保留上海閘電
國家電網的一份內部通訊提到,“國網公司黨組決定除保留上海閘電燃機公司以外,將能源公司(指國網能源)所有資產、人員重組并入神華集團。”
可做驗證的是,5月16日,國網能源與上海電力就上海閘電燃氣輪機發電有限公司股權劃轉簽訂協議,將其持有的上海閘電燃機公司的75%股權劃轉至上海公司。
根據官網資料,國網能源資產遍布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的蒙古國。除去已經劃出的上海閘電燃氣輪機發電有限公司以及退役關停的焦作電廠,國網能源總計有12家煤電公司。
這些電廠不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重慶發電廠始建于1952年,目前使用的是容量為22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兩臺。山西神頭第二發電廠的機組也是1992年與1993年投產的。從投產時間上看,這些機組都是高煤耗機組。在電煤價格高企的這兩年,機組供電煤耗過高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出5年足以購買全新的機組。其中神頭二廠在今年年初還傳出了拖欠運費的消息。
煤炭資產接近半個兗煤
不過,上述發電資產并非表面上所見的那么糟糕。至少從布局上看,上述電廠多是重要的電源點。資料顯示,神頭第二發電廠與河曲發電公司均位于“西電東送”通道上。內蒙古蒙東能源有限公司所發電量則直接送入東北重工業基地電力負荷中心沈陽。
而此次轉讓中更有價值的部分其實是煤炭資產。作為國家電網直屬產業,國網能源主要負責開發建設國家煤電一體化遠程能源調配基地,包括新疆和豐、哈密、準東,山西河曲,陜西府谷,內蒙古呼倫貝爾,寧夏鴛鴦湖,黑龍江寶清等煤電基地。
《中國能源報》的報道顯示,在今年4月召開的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國網能源副總經理魏建國(微博)曾公開表示,煤電一體化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新疆和內蒙古等多個煤電一體化項目都將依托國網的特高壓工程獲得重點發展。
根據公開資料,國網能源新疆準東煤電公司2005年以來共獲得準東大井礦區668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地質儲量334億噸,可采儲量207億噸;國網能源和豐煤電有限公司依托的是沙吉海煤田18.17億噸的儲量。
根據國網能源網頁的資料,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將配備年產900萬噸的三道溝煤礦,可采儲量21.32億噸。關于內蒙古蒙東能源有限公司的介紹則顯示,公司規劃利用3-5年時間在伊敏河東區實現煤炭生產1000萬噸,最終建成1800萬噸/年的礦井。
事實上,隨著國網能源旗下煤礦的擴張,2000萬噸的年產能只是保守估計。即使按照2000萬噸計算,該數字也達到了國內煤炭龍頭兗州煤業2011年產量的40%左右。
神華集團是全球最大煤炭企業。有分析稱,此次剝離相當符合國家電網的“廠網分離”政策,并可發揮神華的煤電優勢,而國網能源煤電并舉的方式,與神華目前的定位是相符合的。
海通證券(10.50,0.00,0.00%)點評稱,雖然實際控制人易主,但仍將履行承諾,因此對金馬集團來說并無損失,反而可能因為轉讓到神華集團旗下,其未來煤電項目獲得批準的可能性及進度會好于原先在國網集團旗下。
國網能源于今年5月23日通過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的方式受讓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金馬集團78.97%的股權,成為金馬集團的控股股東。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