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開礦的淮南煤礦,近10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行業的“老大難”,一舉躍居行業和省內第一方陣,成為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之一,華東地區影響力最大的煤電能源企業。究其根源,歸功于以“建大礦、辦大電、做資本”、“發展先進生產力,保護生命,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文化的引領。“產業文化”拓展煤炭價值鏈
在淮南煤礦潘一礦東區,綜合調度室監控系統顯示,各項生產指標和安全指標均正常。潘一礦副礦長沈景釗介紹,東區礦井屬于技術改造項目,目前處于試運轉期,正式投產后,潘一礦年產煤可達千萬噸,將為集團建設億噸級煤炭基地增添又一強力支撐。
產業文化是企業發展文化最直觀、最集中的體現。淮南礦業大力培育產業文化,用區域經濟發展的眼光,調整產業結構,注重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更趨合理。10年來,淮南礦業以煤礦資源為核心,沿著煤的產業鏈、價值鏈延伸,實施“建大礦、辦大電、做資本”發展戰略,先后投資1170億元,建設30個大項目,形成煤、電、房地產三大主業。兩淮億噸級大型煤電基地,在全國14個億噸煤電基地中率先建成,在本土形成以“國家標志性礦井”顧橋礦為代表、共13個大礦的現代化煤礦群;積極“走出去”,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設三對礦井推動煤電一體化創新,發揮煤電對沖效益,采用獨資、均股、參股等方式,實現電力權益總規模1228萬千瓦;建成9個電廠的坑口電站群,企業占權益規模一半以上;房地產以保障房建設為主,推動當地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形成以蕪湖港為中心的物流網絡,發展了瓦斯技術服務業和金融業。“生態文化”致力可持續發展走進顧橋煤礦循環經濟工業園,選煤廠、電廠、瓦斯發電站、礦井水資源利用處理站等設施工藝布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宜人,煤礦“黑亂臟臭”的傳統印象被徹底顛覆。
“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可以統一于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要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經營。”淮南礦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孔祥喜表示,這是淮南礦業通過實踐凝煉而成的生態文化。顧橋礦循環經濟工業園是一個典型例子,煤礦產生的“廢渣、廢水、廢氣”在這里成為循環經濟的原料,被“吃干榨盡”,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既發展了產業,又保護了生態。淮南礦業遵循煤炭城市建設和發展規律,還于2005年在全國煤炭行業首家設立資源環境部,統籌規劃礦區的生態保護。
來到“泉大”老龍眼水庫,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山脈的另一頭,是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大通礦山濕地公園。在許多淮南人的記憶里,位于主城區中間地帶的這片22平方公里的資源枯竭礦區,是名副其實的“城市荒地”。如今,往昔的荒地變成山水相間的城市“綠肺”,成為市民喜愛的去處。這是淮南礦業生態文化結出的又一碩果。
2003年以來,淮南礦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進行生態修復和開發,注重大尺度空間的環境保護,為煤礦城市轉型探出新路。我國唯一的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因此落戶淮南礦業。淮南礦業在淮河中段采煤沉陷區建設“平原水庫”的實踐,推動了國家對淮河中段治理思路的完善。“和諧文化”實現多方共贏
6月12日,記者來到因治理塌陷區而建的鳳臺鳳凰湖安置區,只見一期123棟樓房全部竣工,配套建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綜合辦公樓主體工程已完工。小區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安置區高標準規劃建設,總面積達6平方公里,5年內計劃安置塌陷區群眾10.3萬人。
采煤塌陷區搬遷,是除瓦斯治理、生態保護之外的世界公認的三大行業難題之一。從2003年起,淮南礦業集團實施市礦統籌戰略,堅持政府主導、地企統籌、規劃優先,整體推進采煤塌陷區搬遷與城鎮化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先搬后采使得農民得實惠、地方得發展、企業能采煤,多方共贏的工農和諧文化由此形成。淮南礦業與地方政府聯手創造的“迪溝模式”,成為全國實施地企統籌、治理采煤沉陷的典范,解放了40個搬遷村莊2.1億噸壓煤量,保證了國家級能源基地產能的發揮,有效避免了重復搬遷及亂搭亂建造成的資金浪費,減少了企業與農民的利益摩擦。
近年來,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淮南礦業集團進入擴大開放外延與內涵并重的發展階段,全面確立了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我們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該穩則穩,當進則進,關鍵是提高發展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淮南礦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源說。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