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神華集團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用3年時間實現了“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的目標,將神話改寫成一個又一個奇跡。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神華集團安全生產多年來保持世界煤炭行業的先進水平,2011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達到293位。神華集團產運銷多項關鍵指標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發電量突破2000億千瓦時,營業收入超過28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2009年初提出的“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目標。
優異的發展成果來自于神華集團堅持科學發展、自主創新的管理思路。與此同時,神華集團始終沒有忘記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的宗旨,主動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創造“神華模式”
神華創造了和引領著一種中國煤炭企業新的運作模式———“神華模式”,即:礦、路、港、航、電、油化一體化,產、運、銷、儲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并以數年磨一劍的韌勁、專注和執著,不斷完善、延伸、加固這一模式,實現了企業集團內部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協同效應、低成本運營。
這種模式,是在全國煤炭戰略西移和西部大開發雙重歷史背景下,神華人勇擔重任、頑強拼搏的一次成功挑戰。
神華一體化運作最直觀的優勢就在路港航資源的資產專用性,使其能夠獨特服務于神華煤的生產和銷售。一方面它連接生產與銷售,起聯動作用,實現生產與銷售之間的快速傳導;另一方面它匹配生產與銷售,起協調作用,實現生產與銷售的平穩發展。
因此,神華一體化運作相比其他社會化運作,能夠將原本屬于市場交易的環節放置于企業內部,并依靠企業內部高效的管理,更加有效地、及時地協調和平衡整個產業鏈,從而大大節約了交易時間與成本,帶來了企業運轉的高效率,降低了煤礦礦存、鐵路站存和港口庫存,節省了大量資金占用成本,確保企業整體運營低成本。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神華集團審時度勢,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創新,持續提升了神華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五型企業”管理模式,是神華自創的管理理論,并得到了強有力的推行,推動企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榮獲了2010年度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這一管理模式將企業的管理問題歸納為五個方面,以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創新驅動型、節約環保型、和諧發展型為基礎全面優化企業管理,推進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構建生產、經濟、政治三大本安體系,突出過程控制,實現系統安全,為神華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神華集團于2006年在全國率先提出“煤礦能夠做到不死人”、“煤礦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安全管理的“兩個理念”,在煤礦、電廠、港口、鐵路、航運和煤制油化工產業全面推行,創造了安全生產的驕人業績。
與時俱進,不斷實施資源整合管理體制改革。近年來,神華集團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從總部到業務板塊,再到子(分)公司實施了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專業化分工、集約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
創新“神華之路”
在神華集團,人人知道“支撐神華持續發展、引領行業科技進步、提升國家科技實力、領先全球煤炭科技”的企業戰略愿景。
這些年,神華集團快速發展所取得的業績和成果,大部分基于企業堅持依靠走自主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神華的產業特點,決定了神華的科技創新既要弘揚傳統,又必須打破傳統,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
這些特點主要有:一是創新需求多;二是創新難度高;三是由于神華集團成立時間較短,邊開發、邊建設、邊創新,技術力量比較分散,自身研發力量相對較弱。
為此,神華集團積極探索創建以“三個突出”為核心、以科技資源整合為特點的科技創新模式。一是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創新基地作用;二是突出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創新動力源[6.13-4.37%股吧研報]作用;三是突出多方共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以風險共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原則,以戰略合作及戰略聯盟為主要方式,整合科技資源,追求“聚合效應”。
近年來,神華集團承擔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23項,獲國家科技資金支持10.7億元。全集團科技創新總投入超過100億元,研發投入41.35億元。近三年來,科技創新每年為神華集團帶來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0億元。
“十一五”期間,神華集團圍繞煤電油運產業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技術,神華礦區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技術,煤炭采掘裝備國產化技術等等。
“十一五”期間,神華集團申請專利1336項,累計擁有有效專利654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2項;創中國企業新紀錄202項,獲得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成為我國首批“創新型企業”。
“十二五”期間,神華集團確立了以創新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按照“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創新能力、引領支撐發展”的總體原則,緊緊圍繞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戰略目標,推動實施科技創新“十大重點工程”,推進神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神華可持續發展、引領行業科技進步、增強國家核心技術競爭力的能力。
愛心“反哺社會”
作為企業公民,神華集團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多種方式反哺社會,持續開展并穩步推進援藏援青、抗震救災、扶貧助困、捐資助學、環境保護等活動,近10年捐贈總額逾32億元人民幣。2010年、2011年在連續兩年的中央企業社會捐助排行榜上,神華集團一直高居榜首,彰顯了神華集團“共和國長子”的奉獻精神。
社會責任意識已經融入了神華企業的DNA。為規范運作公益事業,經批準,2010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了神華公益基金會。2011年,基金會總捐贈支出21082萬元用于公益事業,其中5000萬元用來開展“神華愛心行動”項目,主要救助14周歲以下貧困家庭白血病和先心病患兒。2011年共救助兩病患兒1236名,其中白血病466名、先天性心臟病770名。該項目受到神華集團公司黨組的高度重視,張喜武董事長、張玉卓總經理、凌文總裁親自到醫院看望救助患兒,并與患兒家長、醫護人員、項目合作方進行座談,有力地推進了愛心行動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為支持江西革命老區教育事業,基金會啟動“神華愛心學校”項目,2011年捐贈3000萬元,分別在瑞金市、井岡山市、吉安縣、新干縣、余干縣建立5所神華愛心學校。
同時,公司按照“深化依存,合作共贏”的原則,與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帶動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伴隨著公司的發展,內蒙古鄂爾多斯[9.96-4.32%股吧研報]、陜西榆林、山西忻州、新疆、寧夏等地的區域經濟取得快速發展。
多年來,神華積極致力于煤炭綜合開發利用,將“黑色”變“綠色”,將“煤田”變“油田”,將“烏金”變“白金”。
神華集團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持續下降,所屬重點企業提前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減排指標。2010年,我國首例二氧化碳捕獲與永久性封存的工業性示范項目——神華“30萬噸煤制油工程高濃度二氧化碳捕集與地質封存技術開發及示范”項目開工建設。2011年,神華集團的神東上灣礦、準能黑岱溝礦和神寧靈新礦被國土資源部授予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神華集團榮膺“中國低碳榜樣”獎,獲國資委“中央企業十一五’節能減排優秀企業”稱號。
來源:國資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