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中國經濟的“工業血液”。
陜西將組建榆林能源集團,這一決策消息甫一發布,陜西能源行業為之一振。業界人士指出,這是陜西繼陜煤、陜能之后的第三大能源集團,必將改寫陜西能源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十年,煤炭價格一路飆升,相較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被稱為“黑金”的煤炭,以其廣泛分布和價格優勢,成為中國經濟最依賴的能源種類,在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煤炭大省,一個又一個的財富傳奇層出不窮。
陜西,中國能源大省,到2015年全省煤炭產能將達到6億噸。當市場對煤炭的需求,因經濟增長而強勁時,僅依靠龐大的產能優勢,陜西盡可坐享財富。當市場供需失衡,煤炭壓港、需求下滑真的來了,陜西煤炭產業又以何長盛不衰?在過去十年,環境與煤炭、交通與煤炭、煤炭與民生,一個又一個的質疑也從未停歇。陜西能源的發展模式,又該如何調和矛盾,為富為民。兩個命題同樣重要,牽系著陜西能源經濟的未來。
有分析人士預測,隨著中國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以及煤炭開發的技術應用,新的國內供應
來源正在不斷增加,加之進口煤以低價沖擊市場,中國煤炭產業的黃金十年即將結束。看一看歷史與現實,前有德國“工業心臟”魯爾區,用新技術新產業成功轉型,后有山西在深加工尋求突圍,長期依賴煤炭的資源富集地區,無一不在回歸發展的可持續命題。面向未來,陜西煤炭產業將以何不衰?
榆林能源集團的成立,正是立足煤電一體化、煤化工項目同步發展,重點圍繞資源勘查轉化、煤炭開采與運銷、發電與熱力供應、煤炭出口等板塊,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型煤電煤化能源產業集團。這是陜西從“能源大省”到“能源強省”的重要一步。面向未來,陜西將以化工產業高端化、電源建設大型化、載能工業特色化為戰略目標,促進能源化工產業實現向裝備制造業、下游增值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延伸,也推動能源產業更注重生態環保、能源民生。面向未來,“我們要用最好的技術,把陜西的能源開發做到極致”,以提高能源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實現煤炭綜合清潔利用、能源資源就地深度轉化,推進煤向電、煤電向載能工業品、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構建煤油氣鹽能源綜合開發轉化、鋼鐵有色采選冶煉、設備再制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提升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發展能源經濟的初衷,原本就是為了一方百姓過得更好,當能源為陜西帶來最豐厚的利潤時,我們本不該留下環境的瘡疤,也不會輕易滿足于既有利益,就此止步在產業低端領域。第三大能源集團的成立,正是意在聚集地域實力,實現率先突圍。面向未來,從能源大省到能源強省的深化,將大幅提高資源產出效率,實現資源就地深度轉化,全面發展循環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將有效緩解煤炭開采給地方環境、交通、民生等帶來的諸多壓力。隨著煤炭產業從低端走向高端的發展方式轉變,陜西能源經濟造富為民,能源強省將名至實歸。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