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是煤炭生產大國,但煤炭產業整體呈現規模小、布局分散和集中度低的特點。按照日前發布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目前8000家以上的煤礦企業數量將控制到4000家以內,而各產煤大省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仍將是此輪兼并重組的主體。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企業兼并重組和生產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將目前8000家以上的煤礦企業數量控制到4000家以內。這意味著四年內,我國煤礦企業數量將減少一半,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議價能力將繼續提高。但是,煤炭行業兼并重組仍面臨多種困難和挑戰。
煤企大洗牌
“‘十二五’規劃一個重點任務就是推進煤礦企業的兼并重組。”華泰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張明義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十二五”期間兼并重組仍以目前各產煤大省內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為主體。
我國雖然是煤炭生產大國,但煤炭產業整體卻呈現規模小、布局分散和集中度低的特點。2009年,全國約有2萬家煤礦,煤炭總產量為28億噸。
近些年,國內煤炭資源整合一直在推進,且兼并重組的規模一直在提升。張明義表示,煤炭資源重組的直接效果就是讓小煤礦退出,煤炭資源更為集中。通過兼并重組,全國煤礦企業數量控制在4000家以內,平均規模提高到100萬噸/年以上。另外,規劃提出全國將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的特大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占全國的60%;全國煤礦數量減少到1萬處以下。《規劃》提出在山西、內蒙古、河南等重點產煤省區,未來要以大型煤礦企業為主體,在目前兼并重組取得一定成效基礎上,進一步加速資源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煤炭資源連片開發。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此前表示,通過“三大”建設——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型現代化礦井或露天煤礦,將把煤炭供應的基礎搞得更扎實。
“這項規劃意味著煤炭企業平均產能將超過100萬噸,較目前水平至少翻倍!便y河證券煤炭分析師田華認為,國家將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具有資金、技術、規模、產業鏈優勢的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將受益。
39億噸產量紅線可能會破
《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煤炭行業的總體發展目標進行了具體規劃,要求到2015年煤炭產量和消費總量為39億噸。
據統計,2010年全國煤炭產量就達32.4億噸,這意味著到2015年年底,新增煤炭產量僅為6.6億噸!澳壳,僅中國神華集團等7家煤炭產量過億噸的企業在各自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新增合計產量就已經達到8億噸,以此計算的全國總產量控制在39億噸之內或將難實現。”申銀萬國(微博)分析師李義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實行總量控制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
“從目前的發展速度上看,39億噸的產量肯定是非常保守的!敝袊禾窟\銷協會顧問武承厚也認為,按照《規劃》中的要求,意味著未來4年中國煤炭增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只有2.6%,但是結合目前煤炭產量7%的增長水平以及西部地區依靠煤炭資源經濟發展的情況來考量,39億噸“天花板”產量的調控結果將很難實現。
對于對數據的疑問,近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就公開表示,規劃的導向和實際狀況往往有一定差距!霸谶@種情況下,如按國家確定的‘十二五’年均增長7%的目標,39億噸煤夠用且綽綽有余?紤]到實際可能會超過該數字,加之以往的慣例,實際生產能力會比消費量和產量要大一些!
“產出量必須控制,控制煤炭產量一方面有助于保護環境、減少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煤炭單價,切實維護煤炭與石油等核心能源資源的比價關系。但控制到多少更科學還很難說!崩盍x說,《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實行總量控制執行起來雖有一定難度,但對煤炭行業來說,通過兼并重組將形成大的集團,長期而言會增加其議價能力,大集團對煤炭市場的話語權將增強。
來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