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內蒙古太西煤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監事長王選安
在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股份制改制十周年之際,記者對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監事長王選安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在公司實行股份制改制前就是黨委副書記,改制十年來又相繼擔任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書記兼監事長。作為親歷者和見證人,您怎么看太西煤集團公司的十年大跨越?
王選安:社會上對太西煤集團公司印象有兩句話:“經濟上是股份制企業,政治上像國有企業”。我贊同這兩句話,它說明了太西煤集團成功的動力之源,就是將股份制企業的體制機制優勢同國企的政治優勢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獨特優勢。
從體制機制上看,企業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必須千方百計實現效益的最大化,不能浪費,更不能有失誤。“決策準、執行快、效率高”,這是股份制企業的優勢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不斷壯大自己。要知道,股份制企業沒有退路。
從政治上看,最大的優勢就是黨的領導和黨的工作服務經濟。股份制改革以后,不僅完整保留了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的組織架構,而且黨群工作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當然,關鍵是保持和發揚了黨的先進性。
記者:從十年來的實踐看,這種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選安:首先,太西煤集團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多數是共產黨員,而且嚴格按照黨委要求“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是名符其實的帶頭人,這就保證了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帶來嚴重沖擊,企業不得不部分停產。面對嚴峻考驗,本井運銷公司首先提出“不裁員、不減薪、不放假”,立即受到集團公司的肯定并成為應對方針。為此,企業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但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必須這么辦,這就體現了太西煤集團公司的共產黨員們在關鍵時刻的堅強黨性。這同當時長三角、珠三角民營企業大裁員,造成幾千萬農民工返鄉形成了鮮明對比。還有,去年集團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王海霞同志當選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代表,會后立即結合企業實際巡回傳達貫徹會議精神,為“二次創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第二,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維護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同樣是股份制企業,同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長三角、珠三角的民營企業搞大裁員,給社會穩定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太西煤集團堅決實行“三不”,在停產期間進行集中學習培訓,組織文體活動,呈現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這里有一個根本區別,就是長三角、珠三角的那些企業只是把員工當作雇傭勞動力,而太西煤集團則把員工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再舉一個例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川、渝籍農民工比較集中,滅火工程公司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立即組織這批農民工回家照料,并發動全體員工為他們捐款。幾個月后,這批川、渝籍農民工全部返回工作崗位,有的全家都來了,企業予以妥善安置,并為他們的孩子聯系學校就讀,同當地孩子一樣享受“兩免一補”待遇。這件事反映了企業強大的凝聚力。正因為如此,太西煤集團擁有一支穩定的職工隊伍,他們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有很強的戰斗力和創造力。多年來,太西煤集團先后被評為“全區勞動關系和諧單位”“全區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全國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第三,以高度的使命感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對此,王以廷董事長多次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為社會創造財富,二是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三是通過公益事業造福于社會,而奉獻社會的前提就是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優。在實現十年大跨越的進程中,企業上繳國家的稅費年年大幅增加,2011年底達到6.3億元;吸納當地勞動力3000多人,員工收入大幅遞增,去年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5萬元;十年來,投入公益事業的資金累計達3000多萬元。近年來,共投入近8億元開展煤田滅火,搶救寶貴資源,造福子孫后代。同時,太西煤集團按照“布局合理、節能環保、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宜居”的原則,啟動實施了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4.35萬平方米的安居保障房。
記者:王以廷董事長說過,打造“百年太西”的根本在于文化。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王選安:這就歸結到太西煤集團的奮斗目標——堅持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優,打造“百年太西”。靠什么實現這個目標呢?最根本的要靠人,靠人的素質,靠文化。這是王以廷董事長反復強調的觀點。作為工人出身的老共產黨員,王以廷董事長是全公司終身學習的標桿,也是文化塑企的標桿。他從事過多種行業,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基礎學歷并不高。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學善思,再忙也要擠出時間讀書。他自己愛學習,也特別欣賞愛學習的年輕人。幾年前,他就倡導開展群眾性的讀書活動,而且一直抓在手上,還要求黨工部門組織開展讀書心得演講比賽,編輯發行讀書心得文集。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真舍得花本錢。所以,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學習型企業、建設“太西文化”方面,王以廷董事長是名符其實的帶頭人。
至于具體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可以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堅持不懈、成果豐碩”來概括。至少有這么幾個“一批”吧,包括初步打造了一批“太西文化名片”,像《太西煤專刊》、電視專題片、企業歌曲等,還將繼續打造下去;涌現出一批文明單位,有20個基層單位進入旗、盟、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行列,其中,本井運銷公司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標兵”;創作出一批優秀的群藝節目,經過加工優化可能成為有保留價值的精品等等。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團結、務實、進取、奉獻”的太西精神,以此引領“二次創業”,打造“百年太西”。
來源:阿拉善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