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中海油集團在北京低調舉行了華鶴公司3052項目施工合同簽字儀式。按照規劃,其將投資30余億元,在鶴崗建設一座超大型“煤-合成氨-尿素”項目,計劃于2013年10月建成投產。
借助該項目,中海油集團在東北地區布下重要一子;再加上此前其在山西、內蒙多地的布局,麾下的煤化工項目已經在重要煤炭產區形成星羅棋布之勢。
以海上石油開采為主業的中海油集團,何以對煤炭如此興趣濃厚?本就產能過剩、政策嚴控的傳統煤化工項目,何以順利上馬?
搶占東三省
近期,中海油集團舉動頻頻。
其中,中海油將斥資151億美金(折合人民幣964.4億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NexenInc.)的消息,已經引起了極大關注。但是,依然有諸多學界人士在緊盯華鶴不放。
華鶴3052項目,位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以煤為原料,采用GE公司的水煤漿氣化工藝和低壓合成工藝碳酐氣提硝酸銨工藝,規劃建設年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大顆粒尿素和60萬噸煤礦產能。
項目主體為華鶴公司。該公司全稱為黑龍江省鶴崗市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由中海油旗下的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海化學”,03983.HK)和鶴崗市鯤鵬焦化有限公司(下稱“鯤鵬焦化”)合資。
在簽訂施工合同后,該項目將進入全速施工階段。按照規劃,項目將于2013年10月建成投產;屆時,項目“預計年均銷售收入97475萬元,年均利潤總額28610萬元,稅金13196萬元”,鶴崗市政府官網公布的資料這樣表述。對中海油的體量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大項目,但中海油方面似乎表現得十分滿意。作為中海油旗下一家專門從事生產下游化肥及相關化工產品的上市企業,中海化學是國內產量最大的氣頭氮肥生產商之一。一直以來,其原料來源主要是中海油自己生產的天然氣。
“3052項目是公司下游落地的第一個煤化工項目。通過進軍煤化工,可以使我們的化工生產原料
來源多樣化,即使未來天然氣短缺、價格上漲,下游業務也不會因此受到劇烈沖擊”,中海油一內部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但在業界看來,中海油此舉,更多的是有“搶占東三省”的意味。卓創資訊分析師韓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東北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對尿素等化肥需求較大,中海油在此地上馬項目,將占據有利的戰略地位”。
事實上,從2009年起,我國尿素產能就已呈現過剩態勢;2011年,其過剩演變為嚴重程度,總產能高達6886萬噸,過剩約1686萬噸;
2012年,中國尿素產能過剩還在進一步加劇。預計年內將有18個新建合成氨和尿素項目投產,合計合成氨產能564萬噸,尿素產能873萬噸。
面對產能過剩,中海油為何還要逆勢而上?其擴張的動力又在何方?
3052前世今生
鶴崗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松花江、黑龍江兩江匯合的夾角地帶。這是一座因煤而聞名的城市,是東北地區的重要煤炭產區。
鶴崗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地區煤炭總儲量約26.31億噸,礦區內儲量20.78億噸,主要可開采儲量為19億噸。
在中海油集團之前,另一巨頭中化集團,就曾對此地產生過濃厚興趣。2006年,中化集團與鯤鵬焦化合資成立了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宣稱將投資170余億、規劃建設年產240萬噸的“中國最大的煤制甲醇項目”。
但幾年過去,該項目卻銷聲匿跡。2010年7月,中海化學只以9387.26萬港元(8181萬元人民幣)購得華鶴煤化80%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而中化集團的原合資方鯤鵬焦化持有的華鶴煤化股權,仍未改變。
中化集團丟下的包袱,中海化學為何卻迫不及待撿了起來?背后的奧秘,是當地政府雙手奉上的“政策大禮包”。
在鶴崗公布的重大項目中,《鶴崗市華鶴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項目簡介》如此表述道:“黑龍江省和鶴崗市對化學公司在鶴崗投資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特劃撥儲量為1.2億噸的鶴崗新華煤礦為本項目提供可靠的、低價的原料和燃料煤資源”。
所謂的“化學公司”,即中海化學。對其來講,這不啻于是一大塊肥肉:從工藝上講,煤頭尿素成本要高于氣頭尿素;但現在中海化學在鶴崗,其原料成本卻遠低于母公司中海油供應的天然氣。
據了解,3052項目總投資36.4億元,其中化肥項目投資31.6億元,主要裝備及技術由國外引進;煤礦投資4.8億元。按股權出資,中海化學總投資額為29.12億,再加上購置華鶴煤化股權的出資,中海化學總投入不足3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以此等投資,獲得一個儲量過億噸的煤礦,將確保中海油做下的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原料在尿素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占比很大,中海化學以投資換資源,將可以確保很豐厚的利潤;大唐電力等也以同樣方法,以投資煤化工為由來圈占資源”,卓創資訊分析師韓建如此評價。
鶴崗官方公布的數據則表明:經測算,所得稅前(該項目)內部收益率為13.1%,大于基準收益率9%;敏感性分析表明,本項目有很好的抗風險能力。
上岸“挖煤”沖動
鶴崗項目,僅是一個縮影,彰顯的是“海中霸王”上岸發展的雄心。
以煤炭資源為重點,中海油染指煤化工產業的蹤影已在重要的煤炭產地遍地開花,海上石油公司的形象正在被顛覆,向“綜合型能源集團”的轉型正步步為營。
2009年7月30日,中海化學與山西華鹿熱電有限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以6.78億元收購后者所持有的山西河曲陽坡泉煤礦49%資產,以發展煤制尿素生產;同時對后者增資擴股,交易完成后前者將持有華鹿煤化工51%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2009年10月,中海化學在內蒙古高原開令河邊的草原上,開鉆煤炭精查勘探工程。通過包頭市國土資源局的批準,中海化學獲得了58平方公里的煤炭勘探權,其擬在此地建設60萬噸/年規模的MTO裝置及其下游衍生品,30萬噸/年規模的醋酸裝置及總計約100萬噸/年規模的下游衍生精細化工產品。
一番密集擴張布局后,目前中海化學已在全國擁有七大生產建設基地,分別是海南東方、內蒙古呼和浩特、湖北大嶼口、河北秦皇島四個生產基地與貴州錦磷、黑龍江鶴崗、山西河曲三個建設基地。
中國傳統煤化工出現嚴重過剩。近年來,“煤-電石-PVC”、“煤-焦炭”、“煤-合成氨-尿素”等傳統煤化工成為重災區中海化學3025項目,即屬此類。
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已多次表態,要求嚴控煤化工項目上馬。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煤化工項目審批管理,不得下放審批權限,嚴禁化整為零,違規審批;該通知還對部分企業以發展煤化工為名,行圈占煤炭資源之實的做法提出了批評。
在山西大同,中海油正在推進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2010年9月,時任中海油總經理的傅成玉親自出馬,與山西省政府簽訂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500億到1000億元人民幣,在山西建設年產10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該項目正在報發改委審批中。
“從國家政策和產業發展需求上講,傳統煤化工要嚴格限制的,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問題都非常嚴重;但對發展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政府主管部門則態度謹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產業研究處蔡恩明副處長稱。“中海油此次能輕易上馬傳統煤化工項目,是利用了當前產業審批中的一個漏洞”,蔡恩明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傳統煤化工項目的審批權在地方,新型煤化工項目的審批權在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裝備司司長李冶日前對外透露,國家發改委目前收到各地正式上報的就有104個大型煤化工項目,投資額高達2萬億元。千軍萬馬之中,中海油聰明地回避了這條“獨木橋”。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