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市場風云變幻,美債歐債引發的經濟危機持續蔓延。中國企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冀中能源在2012年中央經濟會議后,以創新為驅動,迅速實施了“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戰略方案,使企業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最新出爐的《財富》世界500強中,冀中能源以銷售收入336.608億美元的成績位居第330位,同比晉級128位。冀中能源董事長王社平在總結四年企業發展經驗時,頗有感觸地說:“經濟風云變幻,國企創新應對。創新,是冀中能源在實踐中不斷創造歷史的源動力。”
科學發展贏輝煌
中國能源報:煤炭是傳統能源,對于煤炭企業來說,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除了抓好煤炭工業基本建設,還要在煤炭產業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冀中在這方面進行了怎樣的嘗試?
王社平:冀中能源成立于2008年6月30日,當時我們領導班子就認為:一個大型企業集團必須要有脫胎換骨的發展思路,我們希望能“不斷創造歷史”。
首先,我們以煤炭精深加工作為改變發展方式第一個突破口,拉長企業產業鏈條,推進產業升級。通過不懈努力,冀中洗精煤由2008年的1200萬噸上升為2011年的3000萬噸。其中,峰峰礦區總投資155億元,年產500萬噸焦炭、100萬噸甲醇、60萬噸醋酸的煤化工項目一期已經建成投產,二期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按照“十二五”規劃,我們將投資258億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錫盟等地建設煤電化路一體化項目,投產后不僅會形成1600萬噸原煤的產能,還將形成年產120萬噸甲醇及煤制天然氣的煤化工項目。項目完成后企業的循環化工產業銷售收入和實現利稅將分別達到780億元和90億元。
為了增強發展后勁,公司全面向省外資源的拓展。目前,冀中能源已形成了縱貫河北、橫跨晉陜、北延內蒙、西擴新疆的產業布局,掌控煤炭資源儲量由30億噸增加到260億噸,為企業提高發展后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8年成立之初,冀中原煤產量3500萬噸,銷售收入410億元,僅以煤炭生產、加工、銷售為主;去年,我們在實現“一體兩翼”基礎上,提前進入世界500強,原煤產量1.02億噸,銷售收入2019億元。短短四年間,冀中能源已發展成為下轄峰峰集團、冀中股份公司、華藥集團、河北航空集團等11家子公司,擁有3個上市公司(冀中股份、華北制藥和金牛化工)、在冊職工13萬人、煤炭產能超億噸、煤炭資源儲量達260億噸的國際化、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重組:從“被動無奈”到“主動積極”
中國能源報:冀中能源成立于2008年6月,但從2004年就開始重組。雖然現在看來,國有企業戰略重組是優化企業結構,加快發展的重要措施。但當時整個煤炭行業都不景氣,前景并不樂觀,是什么讓您下定決心?
王社平:當時正是煤炭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困難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企業開不了工資,我們很多的煤礦工人買不起菜,每天去菜市場揀人家扔下的菜葉菜幫,回家洗凈了用鹽腌來吃。在那種情況下,改革重組是國企唯一的出路。
邯礦重組張家口盛源公司是冀中能源重組之路的第一步,可以說它打破了河北省乃至全國煤炭企業體制沉滯幾十年的僵局。而后,我們又一鼓作氣地并購了康保礦、涿鹿礦,2005年12月,邯礦集團與邢礦集團聯合重組,成立了金能集團。金能集團重組井陘礦務局、滄州化工、中煤四處、八寶山煤礦等單位和礦廠,并與峰峰集團聯合重組,組建冀中能源之時,職工們已從“被動無奈重組”轉為“主動積極重組”,這也是冀中能源步子越邁越大、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關鍵所在。
中國能源報:冀中還向醫藥、航天領域進行了拓展,當時也引起很多爭議。
王社平:對,2009年6月,冀中能源對華北制藥實施了跨行業戰略重組,當時在全國都引起了轟動。當時冀中能源發展正蒸蒸日上,大家剛過上幾天好日子,又要向不熟悉的醫藥行業進軍,不但社會上議論紛紛,就連企業內部也有一些人不理解、不贊成。
但我們冀中能源領導班子認為,煤炭早晚有挖完的一天,所以煤炭企業必須要未雨綢繆,兩條腿甚至多條腿走路。兼并華藥是我們踐行科學發展的重要一步。
雖然說隔行如隔山,但管理機制都是相通的。華藥當時最缺的就是管理、資金和先進理念,而冀中能源已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也有一定的資金。所以當時雖然壓力很大,但我們堅信冀中能源一定能夠幫助華藥走出困境。事實證明,冀中能源接手華藥后,通過推行注入資金等措施,使其在重組三個月內扭虧為盈,當年就實現了8000萬的經濟效益。
除了在醫藥行業站穩腳跟外,冀中能源還大力開拓航空產業,2010年6月,冀中能源組建了河北航空集團和河北航空公司,實現了冀中能源由煤炭經濟向臨空經濟轉變的巨大跨越。
科技創新像水和糧食一樣重要
中國能源報:如果說思路創新是成功的基礎,科技創新就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冀中在這方面有什么經驗?
王社平:科研創新對于企業,就像人體需要糧食和水分一樣重要。去年,我們自主研發、首倡推廣的“綠色開采生態礦山建設”項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引領了煤炭工業發展方向。冀中能源已經組建了由18個專業方向300多人的內部專家庫和由12個專業方向40多人組成的外部專家庫,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開發的機制,連續投入20億元資金開展科技創新,目前已形成了“兩站、兩院、六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北煤炭研究院,河北化工研究院,國家技術開發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冀中能源集團技術中心,河北省充填采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煤礦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藥新藥研發中心)的科研格局,完成科技項目700多項,其中有136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6項獲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獎。
冀中能源的邢臺礦區地處華北平原中部,地上建筑物比較密集,如果按照常規生產工藝開采,道路、水庫、房屋等建筑下面的煤炭就根本無法開采,隨煤炭升井的矸石也會占用農田土地、污染土壤。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大力開展創新研究,于2008年在邢臺礦第一個成功采用建下綜合機械化充填開采工藝,經過兩年的考驗,地面建筑物安然無恙。目前冀中能源已有10個礦推廣應用綜合機械化充填采煤技術,從“三下”壓煤中回收資源近200萬噸,年創造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許多同行到冀中來學習經驗,我們的技術已經推廣到全國很多礦區。
中國能源報:在煤炭行業首創充填開采技術之后,冀中最近又建成全國首個井下洗煤廠。
王社平:對,我們的煤礦井下跳汰高效排矸工藝系統及設備研究與開發項目剛通過鑒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炯天認為,該項目首次開發了氣動跳汰機井下排矸工藝,建立了煤礦井下跳汰高效排矸工藝系統,實現了井下煤矸分離與矸石井下直接充填,對煤礦節能減排、綠色開采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工藝在邢東礦實施后,每年可以在井下直接處理矸石20萬噸,使“三下”壓煤的回采率提高到85%以上,僅電費、運輸費、洗選加工費就可節約近千萬元。
十八大即將召開,國企更需穩中求進。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創新來實現“整合擴張與加強管控相協調,經濟規模與盈利水平相協調、要素投入與收益回報相協調、產業發展與資本運作相協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協調”的五大目標,建設更高質量的世界500強,以優異成績向十八大獻禮。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