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消息:自7月下旬,有關遼通化工(7.14,-0.11,-1.52%)(000059.SZ)因收購大股東控股公司內蒙古華錦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內蒙化錦”)的股份而引發的資產疑題(詳見本報7月24日14版《遼通化工收購難題:近29億噸煤礦資產歸屬權待解》)被正式曝光,近一個月后,8月15日晚,一份遲到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才終于姍姍而至。
據當晚遼通化工發布的公告稱:內蒙華錦目前沒有獲得當地政府煤炭資源配置。兵器集團與遼通化工大股東北方華錦也均未獲得當地政府劃撥的煤炭資源配置。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相關規定,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配置屬有償取得,不存在“贈與”和“劃撥”等情形。
這不得不令人費解。
許多公司以投資之名換取內蒙古區域的煤炭資源配置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內蒙古方面也借此吸引更多外界投資的有關政策也白紙黑字地寫入到了有關文件之中,為何遼通化工方面卻堅決否認?
而早在2012年年初,北方華錦董事長王成國也親口承認北方華錦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儲量29億噸的一個整裝煤田。為何遼通化工也在公告中表示“兵器集團與遼通化工大股東北方華錦也均未獲得當地政府劃撥的煤炭資源配置”?
這一份遲來的澄清公告背后充滿了故事。
如果真如遼通化工方面所言,北方華錦的大股東兵器集團和北方華錦均未獲得有關煤炭資源的配置,那么這29億噸煤礦又消失在了何處?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有關規定,來自于遼通化工上市公司方投資的80億元資金是否還能換取到相應配置的煤礦資源?如果說不存在“贈與”與“劃撥”,那么其他諸如京東方A(1.74,-0.01,-0.57%)(SZ,000725)等上市公司在內蒙古獲取的煤炭資源該如何解釋?公告中的“有償取得”或許不過是大股東方玩的一個文字游戲罷了。
數問華錦,誰在撒謊?
“兵器集團與遼通化工大股東北方華錦也均未獲得當地政府劃撥的煤炭資源配置。”在8月15日的遼通化工的公告中如此寫道。
但根據華錦集團的官方網站新聞中心一欄上,一篇名為《集團舉行2012年迎新春團拜會》的報道,在2012年1月18日,北方華錦集團2012年迎新春團拜會熱烈舉行,董事長王成國、副董事長馮恩良等集團黨政班子成員出席。
該報道中寫道,“致辭中,王成國通報了‘十二五’項目推進中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上周,內蒙古自治區將錫林郭勒盟質量非常好的儲量29億噸的一個整裝煤田劃給北方華錦,作為兵器集團發展煤化工的基地,此舉解決了項目和發展的原料、燃料問題。”
那么早在2012年1月便已經劃給的煤田,怎么到了2012年8月15日,卻被堅決否認呢?
記者隨即也從內蒙古自治區方面獲得證實,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此次在內蒙古投資主要為煤氣化(14.16,-0.13,-0.91%)基地項目,而該產業基地規劃的項目包括:一是總投資82.4億元的100萬噸/年合成氨、160萬噸/年尿素項目;二是180萬噸/年海綿鐵項目;三是120萬噸/年MTO項目,而王成國所稱的29億煤礦就是為這三個項目所配置的。
而其中第一個項目,即總投資82.4億元的100萬噸/年合成氨、160萬噸/年尿素項目,就是遼通化工此次準備募資的項目。
那么到底是誰在說謊?是王成國在內部團拜會上刻意夸大事實,美化其業績,所以故意編造了29億煤礦已經劃撥的謊言,還是該則上市公司公告在刻意隱瞞?
其次,在其公告中稱的“兵器集團與遼通化工大股東北方華錦也均未獲得當地政府劃撥的煤炭資源配置”,這是表示該項目不會獲得煤礦資源配置呢,還是說該項目目前還未獲得?
但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2009年6月12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資源管理的意見(內政發【2009】50號)》(下稱《意見》)明確指出,將給與在其境內的投資相應的煤炭資源配置。其中提到了配置煤炭資源的7個條件,此次遼通化工準備募資的項目皆無一抵觸。
那么就算如其所言,其目前未獲得煤礦資產的話,按規定獲得后,該配套資產又將歸誰所有?
最后,在公告中,遼通化工又補充稱:“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相關規定,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配置屬有償取得,不存在‘贈與’和‘劃撥’等情形。”
但或許正如遼通化工的公告所言,“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配置是屬有償取得”。
按上述《意見》規定,“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配置是要通過其在當地的投資達到一定比例后,按照規定配置的,是用投資換取的,當然不是無償取得。”一位曾同樣與內蒙古方面做過投資的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
通過投資置換而配置到煤炭資源的公司已經不在少數,而上市公司也已經頗有先例。
2012年4月10日,TCL(微博)(000100.SZ)稱公司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投資建設年產300萬臺液晶電視的工廠,同時按照當地政策正在申請煤炭資源配置。
2011年8月京東方A就當時的有關其投資內蒙古的報道,發布澄清公告。
在京東方發布的該澄清報告中坦言,其的確初步計劃在鄂爾多斯(8.97,-0.14,-1.54%)市投資建設一條第5.5代AMOLED生產線,而項目計劃總投資220億元。更重要的是,該澄清報道也明確寫到根據有關投資政策規定,“鄂爾多斯市政府為其配置約10億噸煤炭資源”屬實,并表示根據有關文件精神,在鄂爾多斯礦區范圍內給公司配置相應的煤炭資源(探礦權證)。該資源歸公司所有,由公司負責處置,且公司也已披露過相關公告。
在2011年10月,京東方便通過將鄂爾多斯政府配送的煤炭資源轉手后賺取了36億元,并以此當年扭虧為盈。
那么,同樣是來自于上市公司的投資,京東方配置的煤礦歸屬于上市公司由公司負責處置,那么遼通化工的80億投資所配置的煤礦資產又在何處?如果說沒有,該如何解釋有關文件和京東方等公司的配置資源情況?如果說有,其歸屬權是否該歸出資方——遼通化工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所共有?
顯然,遼通化工的有關公告正在玩一宗文字游戲。
或許正如其所言,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配置屬有償取得,因為需要投資去置換,也的確不存在“贈與”和“劃撥”,而更為官方的說法叫“配置”,而王成國在內部講話時,對于該煤炭資源的配置甚至用的是“劃轉”。
但無論是“配置”或是“劃轉”,該資源的所屬權正如京東方說稱的那樣,配置給該公司后,該資源歸公司所有,由公司負責處理,公司方面可以出售獲利。
被消失的“煤礦”
從7月24日,有關新聞被曝光,直到8月15日,近一個月時間,遼通化工才以一則充滿“謊言”的澄清公告否認存在有關的煤礦資產。
“實際上,在8月初,遼通化工大股東方面曾決定迫于輿論壓力按照內蒙古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將部分煤礦歸還給上市公司層面,而該決議也已經內部與其他股東之間進行了溝通。”一位接近于遼通化工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該知情人士還表示,兵器集團和遼通化工大股東北方華錦方面決定給與遼通化工方面劃轉的煤礦配置數量為4億噸。
依照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意見》文件中的明確規定,煤炭資源配置的六個標準的第四條規定,“裝備制造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每20億元配置煤炭資源1億噸,一個項目主體配置煤炭資源最多不超過10億噸。”
此前京東方正是按照此條標準給與配置。
如果按照此標準,此次遼通化工在內蒙古的80億投資則剛好對應的為4億噸煤礦。而按照京東方斯時10億噸煤礦賣價獲利36億元計算,這4億噸煤礦將給遼通化工帶來近14.4億元的收入。
更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按照有關文件的配置標準而言,這筆80億的投資所該獲得的配置應該遠遠大于4億噸煤礦的配置。
正如王成國在團拜會上通報的那樣,三個項目獲得29億噸的煤炭,如果按此配置標準,就算其后的180萬噸/年海綿鐵項目和120萬噸/年MTO項目皆獲得最高10億噸煤礦的配置,這三個項目加總起來也最多24億噸煤礦。
“顯然,按20億元投資配備1億噸的標準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最低的配置標準,這個標準只是針對那些所投資不涉及到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的項目的,而對于煤氣化等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的投資,其煤炭配置的比例要大得多。”上述與內蒙古方面做過投資的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
而在《意見》中的六個配置標準第一條也明文顯示:“煤炭轉化和綜合利用項目,按項目有效生產期內實際用煤量1:2的比例配置煤炭資源。”
顯然,遼通化工的這80億項目所屬的煤氣化項目屬于此類。
而正當遼通化工的投資者們,還在為4億噸不符合配置標準而爭論時,8月15日,這一紙連4億噸煤礦都不“承認”的公告到底又為該事件的發展埋下了哪些伏筆?本報記者將繼續追蹤這起緣于資產收購而起的“配套”資產歸屬懸案。
來源:鋼聯資訊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