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新聞

兗礦集團:開拓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新路

2012/10/11 9:23:09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煤炭、煤化工、煤電鋁及機電成套裝備制造為主導產業的特大型省屬國有企業,現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38家。截至2012年8月底,在冊員工9.68萬人,資產總額1740億元。經過近40年開發建設,已形成山東、貴州、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新疆、澳大利亞、加拿大“七個基地”發展格局。控股子公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煤炭行業第一個同時境內外發行股票并在香港、紐約和上海三地成功上市的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家國際評審認定“投資級別”的煤炭上市公司。兗礦集團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保持同行業先進水平,201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9.83億元,利潤總額30.99億元,上繳稅金59.34億元。名列2011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第31位、中國能源集團500強第32位、2011中國煤炭企業利潤總額第4位。獲得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中國質量效益先進企業特別獎、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全國“走出去”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兗礦集團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圍繞建設“資源循環利用、能源消耗最低、污染達標排放、清潔文明宜居的生態型礦區”目標,堅持開采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五化”方向,加快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培育和發揮煤炭產業比較優勢,優化調整產業產品結構,積極探索生態文明礦區發展模式,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責任目標,2011年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節能減排考核指標。先后獲得山東省節能突出貢獻企業、中華環境友好煤炭企業、中國環境保護示范單位、中國節能減排十大功勛企業等殊榮。
  
  打造節能降耗的技術支撐
  
  說兗礦集團的能源高效利用技術領先世界一點也不為過。他們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努力構建研產銷一體化技術研發模式,建成了煤液化及煤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水煤漿氣化暨煤化工國家工程中心、上海兗礦能源研發公司、西安兗礦科技研發設計公司和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企業化經營的技術創新機制、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機制和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投機制。他們研發的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高效綠色低碳采煤技術,提高了煤炭資源回采利用率,實現了煤炭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已先后向德國DBT公司和美國比塞洛斯國際公司實施技術許可,實現了我國向發達國家輸出先進采礦技術的歷史性突破;重點培育研發的煤炭轉化深加工核心技術,實現了多個世界第一,其中多項技術獲得美國和南非發明專利,并被國家發改委列入重點節能技術,與美國最大的煉油企業——瓦萊羅能源公司簽訂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許可合同,則實現了我國向發達國家輸出煤化工大型成套技術的突破。
  
  據統計,兗礦集團已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86項,專利420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完成和正在進行2項國家“973”課題、9項國家“863”課題;36項次技術向國內外進行有償轉讓,技術轉讓收入5.41億元。
  
  構建高效低碳發展模式
  
  實施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推動相關產業多元化、高端化發展,成為兗礦集團推動節能增效的一大特色亮點。他們堅持清潔能源、精細化工、高端產品方向,實施產業一體化、布局區域化、發展國際化“三化并進”產業布局,和穩本部、增新區、拓國外“三地支撐”生產策略,以及生產經營、資本運營和產品貿易“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做強做大煤炭產業,做精做優煤化工產業,做實做特電解鋁和機電成套裝備制造產業,穩步拓展物流貿易和新興戰略產業,推動集團公司由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由實施低成本競爭戰略向差異化競爭戰略轉型,由單一追求規模擴張向規模效益并重轉型,培育技術含量高、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產品質量優、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內和產業間協同效應,著力構建低碳發展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努力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他們以領先世界的綜采放頂煤技術為依托,大力推進煤炭安全高效集約開采和精細開采,2011年綜放工作面回收率達85%以上,薄煤層回收率達到98%,分別高出國家標準5個、1個百分點;他們以魯南煤化工“一基地三園區”建設為載體,突出發展清潔高效的煤化工產業,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利用高硫煤550萬噸,硫磺回收率達到98.5%以上,延長礦區薄煤層礦井服務年限20年以上;他們還在煤化工產品產能達到600萬噸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產業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煤化工產業由初級產品向精細化工轉變,單純煤化工向煤化工與石油化工融合發展轉變,化肥廠向化工廠轉變,形成節能、環保、高效的煤化工產業產品體系,其中兗礦“嶧山牌”尿素被評為全國名牌產品,兗礦牌“精甲醇”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兗礦集團煤電鋁產業已基本實現了以“生產系統綜合利用低耗、系統之間協同互補、產業鏈向價值鏈延伸優化”為特征的節能、降耗、環保發展,依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熱值循環流化床燃燒發電技術,發展煤泥、煤矸石發電,目前擁有總裝機容量529兆瓦的煤泥、煤矸石電廠,年利用煤泥、中煤265萬噸,煤矸石20萬噸,是煤炭系統最大的綜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熱電聯供節能減排項目基地;利用煤電綜合利用優勢建設的年產14萬噸電解鋁項目,打造出了深加工和原料供應雙向延伸產業鏈,即將成為我國裝機水平最高的鋁擠壓材生產基地。
  
  拓展循環經濟產業鏈
  
  隨著兗礦集團下屬的興隆莊煤礦、濟三煤礦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其實施的煤礦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吸引了眾多關注目光。除積極探索實施矸石山表面復土種植技術和造景工程外,他們還建設了8家矸石建筑材料廠,年消耗煤矸石、粉煤灰等177萬噸;為實施廢水資源化利用,他們建成投運了44個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年可處理各類廢水4644萬立方米,外排廢水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處理后的礦井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用作電廠循環冷卻水、洗煤廠補充水、生態綠化用水、井下抑塵用水等,礦井水綜合利用率91%,生活污水綜合利用率70%。
  
  他們大力實施廢氣和有毒有害氣體綜合利用,采用國內先進技術,高效回收利用甲醇生產中排放的CO2,生產尿素、醋酸、碳酸鉀、碳酸二甲酯等化工產品,年回收利用CO228.3萬噸;推廣可燃排空氣體回收制甲醇和發電技術,實施煤礦瓦斯抽采與綜合利用等,都取得了較好的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效果。
  
  他們開展并已完成的“兗州礦區塌陷區生態環境重建研究與示范”項目,形成了高潛水位平原礦區矸石固體廢棄物排放、復墾造地和生態環境一體化解決方案。采用煤矸石充填復墾工藝,對塌陷地進行治理,用于農林種植或水面養殖等,已累計投入塌陷地補償治理等費用70億元,復墾治理或平整治理采煤塌陷地9385公頃,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這些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屆全國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一等獎,并被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
  
  建設節能減排的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先進完善的長效機制并發揮其作用,是兗礦集團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保障。他們建立了集團公司、專業公司、基層單位三級管理體系,制定了95項節能減排考核指標和411項產品單耗控制指標,層層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同時健全節能減排獎懲機制,設立了節能減排獎勵基金,并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強化月調度、季檢查、半年評審、年終綜合考核,重獎重罰,兌現獎懲。
  
  為建立節能“四新”成果應用體系,他們已累計投資15.85億元,淘汰更新高耗能設備3784臺(套),年節約用電1911萬千瓦時;實施237個節能環保項目建設,實現節能效益15.85萬噸標準煤。技術進步對節能減排貢獻率達51%。2項技術榮獲山東省重大節能成果獎,2項技術列入全國重點節能技術予以推廣。他們還建設了信息化管理體系,實施“數字環保節能”工程,建立環保節能信息化平臺,實現公司內部單位全面聯網,并建成了全國煤炭行業首個在線節能環保管理信息系統。
  
  兗礦集團充分發揮對標管理體制的作用,共建立8個業務板塊、194個標桿單位、4078個指標的對標體系,使本部礦井空壓系統、主提升系統工序能耗達到煤炭行業一等標準,原煤生產綜合能耗、選煤電力單耗居全國同類型企業前茅;同時不斷完善全員節能管理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使節能環保成為每名干部職工的良好習慣和自覺行動。
  
  來源:大眾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