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國塞上神東煤炭集團礦區,有一支號稱“特種部隊”“特種兵”的專業化隊伍。仿佛現代化金戈鐵馬戰略機動部隊一樣,這支隊伍長年累月“南征北戰”,縱橫于瀚海高原,奮戰在地下煤海,成為共和國首個兩億噸煤炭生產基地建設的一支“鐵軍”。它就是整整走過10多年奮進歷程的神東生產服務中心。
神東礦井綜采工作面設備的安裝與回撤,早年因囿于生產力和技術水平及思想觀念的制約,基本采用傳統煤礦的傳統做法。神華集團在1998年將神府、東勝公司跨省區整合組建后,神東煤炭生產開始邁入年增千萬噸跨越發展期,傳統管理模式顯然已無法適應規模化、現代化礦井建設的迫切需要和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因此,神東專業化隊伍建設創新模式也就在2002年初應運而生了。生產服務中心成為首批專業化生產服務單位大家庭中的重量級成員,主要承擔神東所有礦井綜采工作面設備的安裝與回撤和膠帶機的安裝與回撤、皮帶硫化、連采設備搬家等任務,服務范圍輻射周邊500公里。經過10年發展,全中心現有員工1367人,班組42個,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占40%,復轉軍人員占21%,文武素質兼備。今天已具備同時完成3安3撤、3個通道支護、3部膠帶機安裝、2個接頭硫化任務的施工能力。每年可完成綜采工作面安裝回撤60安60撤、80部順槽膠帶機安裝、600個接頭硫化任務,提供特種車輛1500個/臺班。
專業化隊伍需要專業化管理創新。生產服務中心組建10年來,依托神東“五高”建設方針和“四化”模式,積極適應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不斷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按照精簡高效原則組建了中心本部,依業務板塊及設備性質組建了中心一處、二處及相應的安裝隊、特種車隊、服務隊等,成立了專門負責礦井膠帶機安裝、回撤和連采設備搬家任務的中心三處;在安裝回撤施工中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每項工程由一名中心領導擔任項目經理,全面負責生產組織、安全管理、作業協調,工程開工前組織召開準備會,完工后召開總結會,落實現場管理責任,形成安全生產和各項工作的閉環管理,在多點分散作業的情況下實現了中心統一調度、現場具體指揮的兩級調度管理,落實了現場安全責任,確保了施工安全;采取“一對一”服務模式,即一項綜采工作面安裝回撤任務由相對固定的安裝隊、特種車隊、服務隊協同完成,通過隊伍技術服務兵力的相對集中和長期默契配合作業,大大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并對現場施工安全形成有力保障;針對安裝、回撤、皮帶硫化、通道支護等全方位建立健全標準化作業流程,每道作業工序均納入流程化管理,將標準化管理與危險源管理有機結合實行嚴格的安全管控,從而做到“安全、優質、快速、低耗”。
生產服務中心專業化建設最顯著的一大特色,是充分發揮國內外先進技術設備的優勢,并勇于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提升技術實力。為了打造名副其實的生產服務專業化“特種部隊”“特種兵”,先后從美、英、澳大利亞等國家引進世界一流的鏟板式搬運車、蓄電池支架搬運車、框架式支架搬運車、多功能叉車等特種車輛共計225臺,價值13.9億元,車輛最大載重從初期的35噸發展到目前的80噸。還在神東主導下通過與國內相關科研院校及設備制造商合作研發了諸多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搬家倒面專用設備,推進設備的本土化、國產化研發,促進了民族制造業的發展。搬家倒面,金戈鐵馬,堪稱一流。尤為可貴的是,充分應用、集成神東及本中心密切結合生產實踐開發的優秀自主創新成果,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輔巷多通道安裝回撤工藝,工作面回撤與安裝時間由傳統工藝的平均20.5天降到了平均7天,安裝回撤的支架支撐范圍從原來的3.5米—5.0米支架,發展到目前的2.2米—7.0米;采用電液控制遠程操作支架技術,消除支架安裝回撤存在的安全隱患;使用專用掩護支架,提高了支護的質量和強度;由原來的1臺掩護支架增加到現在的4臺專用掩護支架,保證了三角區支護強度,減少道木使用數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消除了三角區冒頂傷人的重大安全隱患。采用錨網和垛式支架支護,徹底淘汰鋼梁和單體支護工藝,累計節約資金3.24億元;先后推行三掩護、四掩護回撤工藝,三角區支護方式由原來的木垛、圓木支護改進為專用掩護支架支護,累計節約資金近100萬元。
神東在過去10年間先后建成國家首個億噸級、兩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和舉世矚目的千萬噸礦井群,生產服務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過去采用非專業化的傳統綜采工作面設備搬家倒面辦法,安裝采長240米的綜采工作面設備平均用時15天,回撤設備平均用時26天。該中心采用專業化搬家倒面辦法后,240米工作面安裝平均用時9天,回撤平均用時6天;采長300米綜采工作面安裝平均用時10天,回撤平均用時7天,勞動生產效率和綜采設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按神東一般240米采長、3000米推進長度綜采工作面安裝回撤節約時間計算增產節約價值,每次回撤可多創造利潤5719萬元。
生產服務中心成立至今10年多,累計完成綜采工作面安裝411次,回撤368次,實現搬家不停產142次,搬運設備總重量接近700萬噸,所安裝回撤的工作面,累計生產煤炭14億噸。按照神東礦區綜采工作面平均每天單產3萬噸的生產能力計算,通過新老工藝安裝回撤的時間對比,累計可多采原煤1.6億噸以上,相當于建成16座千萬噸礦井,1.6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本安建設評價從2008年的神華四級步步升級到2011年的神華一級,連續實現安全生產1700多天。
來源:榆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