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將成為中國下一步發展的主基調之一,社會將進入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轉方式、調結構的力度將不斷加大,對于山東能源集團而言,更要思想解放促進轉型發展,樹立轉型發展‘誤不起、坐不住、等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凝聚轉型發展的共識和力量。”11月28日,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對記者說。
連日來,山東能源集團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部署和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認真總結近年來企業改革發展的經驗做法,深入研究解決制約企業科學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對當前能源形勢、煤炭形勢、企業情況科學判斷的基礎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在更高的層次、更寬的領域上推進思想解放,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山東能源集團作為我省最先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大型能源企業,面對當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一方面強化經營管理保運行、穩增長;另一方面也對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的今天,煤炭的能源主體地位和節能減排的壓力決定了煤炭行業要走清潔、綠色、高效之路,并且還面臨著行業結構性過剩、供過于求,自身結構性矛盾突出等現實問題。這一切都要求其深入推進轉型發展。自成立以來,山東能源集團就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當前和今后很長一個時期的主攻方向,并通過投資結構調整、改進考核體系等措施推進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破解一煤獨大的現狀。在煤炭生產主業上,山東能源集團正在改變過去四面出擊、遍地開花的資源開發模式,集中力量建大井、辦大礦,引進先進的生產模式,轉變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實行按需生產。非煤產業要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高端、高效之路,靠過硬的質量、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占領市場。產業結構調整上,積極推進濟寧、鄂爾多斯等地煤電項目落地,加快建設伊犁、呼倫貝爾等煤化工產業基地,做大做強做實現代服務業,培植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這一過程中,山東能源集團還在不斷調整考核導向,轉變過去重總量、輕質量,重產出、輕效益的傳統增長方式,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推動考核導向由重總量向重均量、由重產出向重效益、由重投入向重質量的轉變,促進各單位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同時,將生態理念融入發展戰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大力推進企業生態文明建設。
山東能源集團還充分利用當前市場形勢帶來的倒逼機制,加快建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破除體制壁壘,構建集團人力資源、機械設備、技術、資金等若干個“內部大市場”,促進資源向優勢單位和優勢產業聚集,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符合市場規律。加大對低效無效資產的處置力度,消滅“虧損源”,按住“出血點”,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核心主業上來。同時,積極推進相關區域、相關產業的整合重組,實現集約發展。目前,山東能源貴州礦區實質性整合已經完成,下步將在更大的范圍內推行。
山東能源集團還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領先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山東能源集團正在完善創新機制,建立集團三級創新體系;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抓好經營管理、工程技術、技術工人三支隊伍建設,鎖定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發展和符合能源集團實際的重大關鍵技術,實現重點突破。“十二五”期間,山東能源將培育10名科技或管理專家、100名拔尖人才、1000名專業技術骨干,通過行業領軍人物激發更廣范圍內的創新動力。
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還特別注重了商業模式創新,并在煤炭營銷、物資供應和生產服務業三個領域率先開展試點,在物流貿易產業打造“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型”商業模式,在生產服務業推廣“保姆式集成服務”,著力打造“沒有資源的資源開發企業”。推進流程再造,將人力資源、財務、技術研發等支持性業務有序推向市場,為客戶提供技術、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服務。積極推進運營手段創新,采用多種融資手段,降低融資成本,從而實現運營模式的創新。目前,山東能源正在煤炭改性提質、煉焦配比、清潔利用等領域開展課題攻關,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