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方面認為,現階段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又對行業利潤較低,乃至虧損耿耿于懷,希望在鋼鐵行業獲取很多利潤的同時,沒有痛苦地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這種想法違背經濟規律,也不切合實際。其實,市場經濟產生問題,應當主要交給市場去解決。如果真的存在所謂鋼鐵產能嚴重過剩,那么,最有效的解決途徑,或許產生于市場本身,即鋼鐵行業的大面積嚴重虧損,這才是遏制鋼鐵產能過剩的真正“殺手锏”。
一、中國鋼鐵產能膨脹緣于暴利驅使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市場經濟條件下,各方面之所以積極投資鋼鐵行業,亦是如此。曾幾何時,中國鋼鐵行業與世界礦業巨頭好似一對親兄弟,鋼材價格與鐵礦石價格輪動上漲,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上調價格。高價位之下,全國鋼鐵行業(重點大中型企業)一年實現利潤過千億元,年度利潤增幅高達5成左右,利潤率超過20%,在國內5大利潤行業中排名老二,占據整個工業利潤比重1成以上。有觀點戲稱當時鋼鐵企業就是一個“印鈔機”,而鋼鐵行業則完完全全是一個暴利行業。為此下游行業普遍“義憤填膺”,叫苦不迭。
正是這種高額利潤,誘使大量社會資金涌入鋼鐵領域,驅動中國鋼鐵產能不斷急劇膨脹。不到10年時間,便由2004年的3億噸左右擴大到2012年末的近10億噸,增長將近2倍。直到今天,即使經歷了鋼材價格的大幅跌落和鋼鐵利潤水平的快速下降,對國內鋼鐵領域的投資卻還在繼續,中國鋼鐵產能擴張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止。因為在其潛意識里,還是認為鋼鐵產品有利可圖,甚至有大利可圖。雖然這種判斷不一定準確,但“高利前景”確實在支配投資者的擴能行為。否則,誰會那么傻,明知“鬼門關”,還要往里闖。
由此可見,今天中國鋼鐵產能的所謂過剩,其實都是過去暴利,或者是暴利預期惹的禍。
二、行政辦法遏制產能過剩收效甚微
產能急劇膨脹以后,中國鋼鐵行業被迫飲下自己釀下的“苦酒”。一方面,因為龐大鋼鐵產量,鐵礦石等原料價格居高不下,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亦因為龐大鋼鐵產量,銷售競爭激烈,產品價格震蕩下行,全行業陷入微利或虧損窘境。為此,主管部門使出渾身解數,企圖解決所謂產能嚴重過剩問題,至少已有十數年歷史。但由于都是行政措施,結果收效甚微,甚至完全沒有效果,中國鋼鐵產能、尤其是落后產能越控越多。按照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的說法:現階段鋼鐵產能過剩超過30%,其中落后產能有億噸之多。
不僅如此,一些數據顯示,中國粗鋼產能還在擴張,按此勢頭,用不了多久就會達到12億噸。因此,必須檢討過剩產能越控越多的失誤所在,尋找真正有效控產途徑。
三、虧損才是抑制產能擴張的“殺手锏”
既然盈利是驅使產能擴張的最重要動力,那么,鋼鐵企業虧損,甚至是大面積的嚴重虧損,自然成為抑制產能膨脹的最佳良藥。這實在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遏制產能嚴重過剩的“殺手锏”,其強制性自動發生效應,遠比行政措施有用的多。
虧損之所以能夠成為遏制產能過剩的殺手锏?關鍵在于:只有當一個行業發生嚴重虧損,并且前景很不看好之時,才能迫使各方面投資卻步,停止擴大再生產沖動;也只有在很多企業大量賠錢,難以維系簡單再生產情況下,才能實現行業減產;同樣,還是只有在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才會有混不下去的劣勢企業主動要求被優勢企業兼并,一些地方政府也是在賠不起的情況下,才會主動低價出售虧損企業資產,使得兼并企業有利可圖,產生買賣雙方兼并重組積極性。否則,大家日子都不錯,高低都有利潤,又有誰愿意自己被兼并,愿意其財產被“賤賣”呢?在這種情況下,所謂淘汰落后、兼并重組便缺乏市場基礎,當然無法實現。
四、產量、產能有增無減表明目前虧損壓力遠遠不夠
一段時期以來,中國鋼鐵行業整體利潤明顯減少,部分企業出現程度不同虧損。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80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98.2%。另據有關資料,2012年大約有80%的鋼鐵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與此同時,中國鋼鐵投資數額龐大,推動產能繼續膨脹。據統計,2012年全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6584億元,同比增長2.97%。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額5055億元,同比下降2.0%。雖然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總額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5055億元的龐大數額,勢必催生新的鋼鐵產能。受其影響,中國粗鋼產量有增無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前2個月累計,全國粗鋼產量12545萬噸,同比增長10.6%,平均日產213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速8.4個百分點。
此種局面的出現表明,現階段鋼鐵行業的虧損壓力遠遠不夠,還沒有大到可以迫使行業停止數量擴張的程度,尤其是沒有達到驅使落后產能退出市場的程度。為此,還需要加大市場減利虧損壓力。
五、將提高環保標準作為增大市場壓力突破口
如何加大市場減利虧損壓力,借此推動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終結產能過剩膨脹?現階段應當從大規模治理環境污染入手,將提高環保標準,嚴格環保執法作為突破口。
一段時期以來,主管部門單純將高爐容積作為衡量產能落后與否的主要標準,許多企業因此紛紛提高高爐容積,結果產能越控越大,也包括落后產能。
實際上,產能落后與否不應以企業生產規模大小來評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兩個衡量尺度:一是環保尺度,即粉塵、廢氣、廢水排放與能耗等是否符合標準。二是盈虧尺度,同一銷售價格之下,企業盈虧與否?過不了這兩個尺度衡量的,都不適合于發展,一律予以退出乃至淘汰。
落后產能如何淘汰?對于盈虧尺度,交給市場即可,讓劣勢企業落后產能自生自滅,主管部門與地方政府,切不可出政策、給補貼,千方百計進行救助。對于環保尺度,則要加強政府主管部門作為力度,當務之急是要嚴格現有環保執法,不達標者堅決淘汰;此外還要提高環保標準,各種污染物排放與能源消耗,要盡快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提高市場準入門檻。
在這個統一嚴格環保尺度之下,鋼鐵企業無論大小,無論所有制如何,都必須加大環保投入,增加環保成本。據有關資料,我國鋼鐵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噸鋼環保投資要增加30元以上,噸鋼環保設施運行成本增加50元以上。與此同時,全國非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二氧化硫、煙粉塵折噸鋼排放量,分別為比重點統計企業高出2.5倍和3.6倍。受其影響,一些企業產能的落后狀態將暴露無遺,勢必出現嚴重虧損,被迫退出市場,或者接受優勢企業的兼并重組。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