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進入“寒冬期”,山西煤炭企業卻集體上演“逆襲”。
盡管在7月份揭曉的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新上榜的31家公司中,僅山西省就占有5席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但市場卻和這些煤炭企業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煤炭價格一路下滑,應收賬款卻一路攀升,結果就是壞賬風險激增,利潤“慘不忍睹”。
9月中旬,記者試圖聯系上述5家煤炭企業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時止,除晉煤集團和同煤集團外,其余三家煤炭集團均未回復。在過去的10多天里,記者多次撥打陽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的官方網站電話或是宣傳部門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對于入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也表現得很平淡。一件“喜事”緣何沒能活躍冷清的市場呢?
拼的是“個頭”
“世界500強主要是按照營收進行排名,和企業實現利潤關系不大。”晉煤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天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若是按照利潤額排名,可能很多企業都要落榜。
世界500強是一場企業間拼規模的比賽,入圍僅是因為“個頭大”。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整合”是一個屢次被業內人士所提及的詞語。
李天順認為,晉煤集團之所以進入500強,除晉煤集團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外,還得益于山西近些年的煤炭資源整合。受益于山西轉型發展的大氣候,目前,晉煤集團已經發展為煤炭、煤化工、煤層氣、煤電、煤機制造、新型產業六大板塊,企業經營規模得到了壯大,從而躋身500強。
能源行業研究員指出,個頭增大,表現之一就是營收增加,營業收入飆升首先便表現為煤炭銷量增加。“雖然市場行情不好,但煤炭企業普遍采取了‘以量補價’的措施。”
“個頭增大,另一個原因就是大型煤炭集團基本都已經成立下屬的貿易公司和物流公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秘書長趙家廉告訴記者,“這些煤企借此增加煤炭銷售量,營業收入也隨之上升。”
陽泉煤業證券部的工作人員也將其半年報中“營收同比增長20.88%”的原因部分歸結為貿易。
“但營業收入數據存在虛高。”李廷指出,煤炭集團下屬的貿易公司之間的確存在互相倒買倒賣、銷售收入重復計算的現象。
此外,非煤產業對煤炭企業的貢獻度也不可小覷。據李天順介紹,2012年晉煤集團非煤產業利潤貢獻度達74.72%。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煤炭100強企業”共完成非煤收入20623億元,非煤比重首次突破60%。
上述研究員解釋說,市場行情不景氣,但煤炭企業需要“以量保價”,因此2013年的貿易額度很難降下來。而2013年山西新增的1.35億噸煤炭產能大部分也集中在這5家煤炭企業手中。此外,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國外500強企業發展形勢并不都樂觀,這也增加了國內企業入圍的可能性。
“由于營業收入是衡量企業能否入榜的唯一標尺,虧損但仍然實現名次前移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能源專家林伯強說,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也是如此。
利潤“慘不忍睹”
在規模增大的同時,煤炭企業的利潤則從兩位數跌至一位數。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7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下滑43.8%。
2013世界500強榜單數據顯示,包括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在內的山西省六家大型煤炭企業的總體利潤率只有0.18%左右。其中,同煤集團2012年利潤為-68.9百萬美元,焦煤集團、煤炭運銷集團、潞安集團和陽煤集團的利潤從0.7百萬美元到34.2百萬美元不等,情形比較好的晉煤集團,則實現利潤332.9百萬美元。
“上個月公布的煤炭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廣東省一家投資公司的趙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趙先生從去年年初開始關注中國煤炭市場,一直在等待拐點,但其對煤炭產業的信心越來越少。
8月底,煤炭企業半年報披露收官。據不完全統計,煤炭上市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滑35%,同期煤價下跌22%。陽泉煤業證券部工作人員稱,公司利潤總額同比降低49.34%,主要是煤價下跌所致。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中國煤炭企業100強完成凈利潤1507.62億元,比上年下降26.33%。其中:一成企業虧損,三成企業非煤產業虧損,七成企業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九成企業收入凈利率下降;資產負債率則整體上升至65.62%。
一位晉煤集團的工作人員說,從2012年年中開始,工資猶如跳水般的煤價,從五位數掉進了四位數,“現在只是原來的零頭”。
煤炭企業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士稱,買方市場苦的是銷售,已經好幾天沒有走單了。“不止獎金禮品沒了,就連今年的中秋月餅還是自己掏腰包買的。”
壞賬風險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家煤炭上市公司的半年報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減幅較高,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回款大幅減少所致。
上述研究員提醒煤炭企業,要做好面臨較大的應收賬款以及壞賬風險的準備。
今年煤炭銷售較往年困難,倒逼企業搶占市場,但很多下游客戶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因此煤炭企業不得不實行“賒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屬五大煤炭集團應收賬款589.55億元,比期初增長41.97%,占銷售收入的11.70%。
此外,上述研究員補充道,5家煤炭企業業務的多元化也可能是煤炭企業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研究員表示,應收賬款的激增會給煤炭企業的長期經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比如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等。“中小型煤企的承壓能力有限,有可能因此退出市常”
大而不強亟須轉型
“企業最終追求的目標是利潤,只有賺錢才有發展動力。做大不一定強,雖然攤子鋪得很大,但效果并不一定就好。”李天順對記者坦言。
上述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表示,煤炭集團規模擴大主要是由于政府行政手段干預下的兼并重組或擴產,而非市場所推動所為,企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有限,且“營業收入打著滾上翻,但利潤等主要指標上不去,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較弱。”
趙家廉也持類似觀點,他指出,若按照市場規律,這幾家煤炭企業不會在短期內瘋狂擴張規模。“市場空間是固定的,煤炭巨頭將盤子做得越來越大,中小型民營企業如何生存?”
上述研究員指出,目前,山西煤炭企業表現的只是“大”而不“強”。“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根本上是政府行為,這種簡單做大規模的成效有待時間檢驗。對五大煤企而言,轉型發展才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但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相當多煤企將觸手伸向了煤化工領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非煤產業中,煤化工板塊經營規模最大,完成收入2170億元,占非煤總產值的10.52%。
在轉型的十字路口,煤化工業究竟是不是挽救煤炭企業的那根救命稻草?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