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挺立迎朝陽,美麗的港城佇立在渤海灣上”。
今年70歲的王慶普,曾經是秦皇島港的一名員工,他還能依稀記得有首老歌叫做《秦皇島是個好地方》,他回憶起這首歌時說道:“一首老歌的開頭就提到了港口,可見港口與秦皇島之間休戚相關的緊密聯系。”
從1984年至2014年,細細品酌沿海開放30年秦皇島港的發展歷程,恰恰印證了30年來沿海城市發展一條必須堅守的內涵和原則,那就是,改革提供動力,開放才有出路。
強港腳步不停歇
退休多年的王慶普仍懷“港口不了情”,一直從事秦皇島港的史志編研工作。
“30年來,沿海開放給秦皇島港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港口出現了建設高潮,港口的發展變化可謂一天一個樣。”作為一名秦皇島港的老員工,王慶普親歷并見證了港口的成長與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我曾在一線進行裝卸生產工作,那時候作業靠人海戰術,卸2輛載重120噸的焦炭車,需要6個小時。再看如今,自動化裝卸設備卸3輛裝載240噸的煤炭車,僅僅需要6分鐘。”王慶普說,6小時與6分鐘的反差,已經讓人不禁為現代化的秦皇島港豎起大拇指。
翻開厚重的秦皇島港發展史,不難發現,沿海開放的30年,是秦皇島港建設及技術改造速度最快的30年。
在秦皇島港迅猛發展的30年里,國內第一座現代化煤炭輸出碼頭煤一期工程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煤二、三、四、五期工程相繼建成投產。“六五”至“十一五”期間,秦皇島港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73.22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后30年投資額的52.63倍。秦皇島港萬噸級以上的深水生產泊位已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3個增加到43個。
經過30年大規模的港口建設,秦皇島港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輸出港,最大可停靠15萬噸級船舶,煤炭設計通過能力由800萬噸增長到1.93億噸;擁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專用堆場,面積達249.8萬平方米,最大堆存量為1027萬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煤炭裝卸設備,卸車和裝船均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可接卸2萬噸超長列車。
從一系列翻倍增長的數字對比中也能清晰地看到,沿海開放的30年,也是秦皇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最多的30年。
從1949年的23萬噸到2001年的1億噸,秦皇島港走過了整整52個春秋;從1億噸到2億噸,秦皇島港只用了6年。再看2011年,港口完成吞吐量2.79億噸,是2001年1.13億噸吞吐量的2.5倍。
長期以來,秦皇島港一直占據我國北煤南運下水量的半壁江山,作為“北煤南運”大通道中的主樞紐港,秦皇島港擔負著東南沿海電煤運輸以及國家外貿煤炭出口的主要任務,年輸出煤炭占全國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總量的4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晴雨表”,被譽為是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顆重要棋子”。
開放姿態促轉型
秦皇島港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風雨無阻。
王慶普回憶說:“1995年至1997年,連續3年未達產成為當時秦皇島港發展的一個坎兒。”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秦皇島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步履維艱,吞吐量一度出現了下滑的局面。
向世界大港邁進,秦皇島港的發展不能僅靠單一的煤炭業務,以能源輸出為主的港口功能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
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破除故步自封和“港老大”的陳舊思想,為此,秦皇島港通過油品、雜貨、集裝箱碼頭的陸續興建、擴建,積極擴展雜貨、集裝箱等多種生產經營模式。
隨著鋼材、進口大豆、玻璃、玉米、活牲畜等貨源大量進港,秦皇島港的雜貨運輸進入了發展快車道,2007年,港口雜貨運輸吞吐量完成2388萬噸,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礦石、化肥、散糧等接卸效率達到國內港口一流水平,并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活牲畜出口基地。同時,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的集裝箱運輸長足發展,秦皇島港開辟了集裝箱航線8條,成為內貿運輸航線上的干線港,由1985年的60標箱提高到2007年的30萬標箱,并與中國海運、大連港集團共同組建了新港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為集裝箱業務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沿海開發30年,秦皇島港已經建成了東港區以能源運輸為主,擁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煤碼頭;西港區以集裝箱、散雜貨進出口為主,擁有裝備先進的雜貨和集裝箱碼頭。
在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方針下,秦皇島港作為我市臨港產業對外貿易口岸,目前已承擔了市內絕大多數貨物的水上運輸任務:為萬基鋼管(秦皇島)有限公司出口產品,為首秦公司進口鐵礦石及出口鋼板,為金海糧油公司進口大豆及出口豆粕,為山橋集團出口鋼橋,為艾爾姆風能葉片制品(秦皇島)有限公司運輸風力發電葉片等。港口運輸有效拉動了秦皇島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秦皇島港增強與其周邊腹地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和吸引力,帶動臨港物流業的發展,與承德等周邊地市簽訂加強出海口合作的框架協議書,建立出海口合作關系。
2013年12月12日,秦皇島港又一次大膽地“走出去”, 秦港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功與國際金融接軌,再次提升了國內外知名度,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上第一家以干散貨業務為主的碼頭運營商,是國內繼天津、青島、廈門之后第4個在香港上市的港口。
港城互動譜新篇
2013年6月4日,在秦皇島港西港區三公司煤炭碼頭,隨著滿載2萬噸煤炭的“帆順999”號輪船的駛離,西港區三公司煤炭碼頭結束了百年歷史使命,煤炭運輸業務宣告結束,標志著秦皇島港西港搬遷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百年大港對秦皇島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可磨滅:
從1983年至2002年,從秦皇島港進出口貨物量每噸征收的1元建設費,共計12.7億元用于了秦皇島市基礎設施建設;
而秦皇島本地人的家庭里,幾乎家家都有一位在秦皇島港工作的員工;
秦皇島港對城市的經濟貢獻率也曾占據半壁江山;
……
但是,秦皇島港老港區——西港區建設年代久遠,設備老化嚴重,同時在煤炭運輸、裝卸、儲存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給城市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
“火車跑城里,汽車跑城外”,一句調侃城市主城區交通環境的俗話,也恰恰印證了老港區對城市交通空間布局的影響。同時,西港區使用了秦皇島主城區約4.55公里的自然岸線,制約和影響了城市空間的拓展和布局優化。
2013年啟動的西港搬遷工程,不僅將減少主城區的煤塵污染,保護濱海環境,把港口占用的海岸線還給秦皇島市民,搬遷后的秦皇島港也將有更大的空間發展。關停西港區煤炭運輸業務后,秦皇島將在西起秦皇島港煤五期、東至沙河口1.7公里海岸線,集中建設以雜貨、集裝箱為主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港區。
西港搬遷改造方案中明確:對西港區連同周邊老城區重新規劃,實施綜合開發改造,打造集海上休閑旅游、商業金融、總部經濟、度假公寓、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濱海新城區,充分利用既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客運輪渡、游艇和國際郵輪碼頭,發展海上觀光旅游和游艇俱樂部。
搬遷西港區、建設新港區、建設濱海新城區、建設大臨港產業聚集區等這四個步驟協同實施,西港搬遷改造工程不僅將再造海濱特色新城,也讓港城互動更加和諧共贏。
來源:秦皇島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