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些人不相信,在煤層、頂板堅硬條件下,一次完成5米厚煤層采全高,工作面直接工效達到122.6噸。這個在世界采礦史上從來沒人爬上的頂峰如今在同煤集團四老溝礦已經成為現實。用四老溝人的話就是,是先進的技術和嚴細的管理成就了大采高,也成就了一條高產、高效、高資源回收的路子。
何謂“大采高”?據礦總工程師王高介紹,“大采高”是“大采高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的簡稱。是同煤集團根據侏羅紀和石炭二迭系煤系厚煤層特有的“兩硬”(頂板硬、煤層硬)特點,創出的一種領先世界水平的采煤方法。據王總講,這種采煤方法把國內外先進的采煤設備、技術和管理融為一體,從德國引進SL500型大功率采煤機,從英國引進電氣設備,從國內廠家購進支架、運輸等設備。這種采煤方法對打造資源節約型企業意義重大。
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能源特別是煤炭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寶貴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采,大同煤礦集團主采煤層侏羅紀煤系資源逐漸枯竭,開采戰場開始由3.5米以下煤層向5米以上厚煤層和石炭二迭系超厚煤層轉移。特別是分布在四老溝、晉華宮等礦的厚度均在5米左右的14#煤層,總儲量超過1億噸,成了將來的重點采區。如果繼續延用原有的采煤工藝、技術和設備,采高只能達到3.5米,可采儲量將會丟失30%以上。為了科學開發厚煤層,提高資源回收率,實現高產高效,確保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跨越式發展,同煤集團會同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攻關,經過充分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后,決定從改變采煤工藝、技術和設備入手,投資1.1億元,在資源賦存條件好、管理水平高、員工素質強的四老溝礦上馬“大采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確保大采高一次投產成功,四老溝礦專門成立了大采高籌建指揮部,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首采工作面巷道掘進、井巷工程、南洋路材料斜井改造擴建以及地面運輸設施改造加固等一系列前期準備工程,取得了成套設備地面聯合試產運轉成功。為使試產成功的大采高盡快走出一條高產高效高資源回收之路,四老溝礦按照“一流設備、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素質、一流業績”的標準,全面推進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早在大采高投產前,該礦就把通過技術比武選拔出的80多名技術尖子,派往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接受了為期兩個月的成建制技術培訓;先后派出3批技術骨干前往德國、英國、波蘭等國學習采煤機、電氣設備、高壓水力壓裂頂板等先進技術,還組織150多人赴海爾、海信等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思想。在生產實踐中,他們創造性地提出了“設備是船、管理是帆、素質是桅桿”等管理理念,建立了技術創新體系和集生產調度、技術設計、機電管理、安全監督和材料供給為一體的集約化生產指揮和服務系統,把生產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大采高生產的各個環節,使大采高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態。礦長張有喜告訴記者,大采高隊組建以來,先后完成科技攻關項目8項,小改小革50多項。該隊的技術大拿賈寶來把“洋設備”馴服得服服帖帖,多次攻克技術難題,受到國外專家的高度評價。
“大自然留給我們多少煤,我們就干干凈凈采出多少煤”可以說一直是采煤人的夢想。為了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他們始終堅持惜煤如金、精采細采的原則,從工作面設計、到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全部精打細算,并對工作面的片幫煤、支架縫隙中灑落的碎煤、兩頭兩尾溢出的浮煤的回收作出明確規定,并納入質量標準化工作的考核內容。大采高在開采8406工作面時,遇到了罕見的斜交于工作面的寬5米,高4.5米,長度為180多米的火成巖墻。如果繞開火成巖墻開采,可采儲量將丟失20多萬噸。為了不浪費資源,他們從加強頂板管理入手,采取預先清掏火成巖、支架過空巷等措施,全部搶出了這些資源。
現在的大采高是風光無限。在平均日產由開始的5000多噸攀升到15000噸,實現了工作面設計能力翻番的同時,逐步探索總結出的5米厚煤層見頂、見底開采新工藝,極大地提高了煤炭資源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