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別的掙錢辦法,我們還得上山挖煤”。村民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記者的心。
通往災區的路面 撒滿煤渣
臨行前記者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詢問災區受災情況。據知情人士介紹,災情發生在該縣北部壓龍寺、居溪村一帶,兩條山體大裂縫已經形成,其中一條長約3公里,最寬處達1.5米,另一條長約500米,寬約1米,兩條裂縫呈平行分布,相距30至50米,如遇連續陰雨或暴雨天氣該地區隨時都有發生更大規模山體滑坡的危險,但至今尚無人員傷亡的消息。
9月2日,記者在驅車前往災區的路上絲毫看不出山體滑坡的跡象。
不久,路上就不斷有運煤的卡車迎面開來,通往災區的路面撒滿了煤渣。再往山上走就能看到一座座停產廢棄的小煤窯遍布山間。開車的司機告訴記者,卡車是國營煤礦的運煤車,那些廢棄的小煤窯都是以前個體老板開設的,現在正停產整頓。
上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位于山頂的災區,一下車就看到有許多公安、武警的車輛停在了陡峭的山坡上。記者步行來到一戶農家門前,一位縣里的干部迎了上來。在雙方自我介紹后,記者得知,這位領導是長陽縣政法委的田書記,這幾天一直在山上值班,組織干警幫助群眾搬家撤離險區。隨后他帶記者來到搶險指揮部的屋中,記者在墻上看到了“分秒必爭,災情如火情”的一組標語和數張搬遷計劃表。
田書記說:“現在仍有少數災民思想想不通,故土難離可以理解,但作為政府必須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組織他們盡早撤離險區。愿意搬家的我們予以協助,如果不愿搬家,我們也不強迫,但人員必須撤離。這里確實十分危險,隨時都有再次發生滑坡的可能。”
睡覺都怕 石頭砸下來
在一戶農民家門前記者看到離此不遠就是一處長達幾百米寬的滑坡,一位老太太正坐在自家門前抹著眼淚,她的兒子一臉無奈的樣子。老人告訴記者:“我在這兒住了一輩子,現在說走就走了,離開了土地將來靠什么?”“以前這里發生過滑坡嗎?”“采煤前這里種的都是莊稼地,哪發生過這種事!”“這里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滑坡的?”“1984年才開始有的滑坡,1998年發洪水后滑坡越來越嚴重,直到今年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差點就將正在地里干活的王順民媳婦砸死。這幾年一遇到連續陰雨的天氣我們連覺都睡不塌實,總怕有石頭砸下來!
記者正與老人攀談時一位鎮里的干部走了進來。一進門他就向記者訴苦說:“好多媒體都說是挖煤造成了滑坡,可我們這里從30年代就開始采煤,也不能將責任全都歸罪到挖煤身上,況且專家尚沒有對滑坡原因作出最后結論,我認為山體滑坡純屬天災,不是人為因素所能左右的,如果讓挖煤承擔滑坡責任不太公平!
為掙零花錢 偷偷去挖煤
為證實山體滑坡產生的真正原因,記者決定親自到滑坡上方的山頂去看一看,村中一位15歲的少年同意給記者帶路。在少年的帶領下,記者開始從一條山間小路向山頂進發。幾分鐘后,來到了一處平臺,一眼就能看出這里曾經是處小煤窯。地上還存留有當初采煤時遺留下來的礦渣。少年將我引到一處礦洞外,指著礦洞口一處牌子上的警示文字對記者說,這是前不久那起礦井事故后,縣里來人在這兒立的。少年所說的事故是指廣西南丹的那起井下事故。
記者問:“這些小煤窯不是早有規定不讓開采了嗎?怎么現在還立這樣的牌子!薄斑@個井雖然已經停產多年,但有時也有人為掙兩個零花錢,偷偷上山挖幾車的煤,然后找輛車運出去賣!鄙倌杲忉尩。“這洞能有多深?”“沒進去過,據說想走到頭至少得用十幾分鐘!庇浾咴诂F場看到這個礦洞還不足一人高,鉆進去后無法直起身來行走。洞外一輛廢棄的運煤小木車,是當初這里的工人往外拉煤用的。
在半山腰,記者看到像這樣的小煤窯有兩三處之多,其中的一處就在滑坡滾下的石頭當中,黑色的洞口仿佛告訴人們這里曾經的繁榮。就在記者上山的過程中,還能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的放炮開洞的聲音。
過了這些煤窯再向上走,就只能用四肢攀爬,經過十幾分鐘終于來到了滑坡的上方。記者所在的這處滑坡有兩三百米寬,呈倒三角狀,向下面看,一塊塊巨石滑落在山下,零零散散的民居分布在滑坡周圍,有的房子竟挨在了滑落的巨石旁邊。這些石頭大的如同小汽車,小的也有拳頭般大小。
在少年指指身后的石縫,對記者說每當下雨時這里就會有雨水滲入,再加上這座山已經被人挖空,上重下輕天長日久縫外的石頭就會滑落下去造成滑坡。這時記者才發現自己竟站在一處隨時都有可能滑落下去地方。
12戶人家 位置最危險
記者來到長陽縣大堰鎮,受災的陳家窩滑坡地區就在該鎮的管轄范圍內。據鄉辦公室曾主任介紹,在滑坡地區有12戶人家所處的位置最為危險,當地政府正組織人員幫助他們搬家撤離險區。當記者問到這次滑坡發生的原因時,鄉里一位姓王的副書記說,還未得到地質專家的最后答復,所以還不能馬上就下結論。當記者問地質專家的聯系方式時,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
去國有煤礦 要交500元抵押金
下山后記者回到村中找到了幾位曾經在山上煤礦做工的村民了解情況。一位姓譚的村民對記者說,自己一家五口,只有幾分地,每年種出的糧食僅夠自己一家人食用,年景好的時候,余出的糧食也僅能賣出三四百元,一家人全靠自己在礦里做工掙錢。
“你一個月在礦里能收入多少錢?”記者問!耙簿褪撬奈灏僭,老板還經常拖欠我們的工錢,不過除此以外在本地就沒有什么其它的賺錢渠道了!崩献T說。
“你們與老板簽合同嗎?”記者問。
“簽什么合同,能按時發給我們工錢就行。”老譚提高了聲調!吧较聡鵂I煤礦的工人都是正式工,一月能掙六七百元,不過像我們這樣的要想去那里工作,每人必須交500元的抵押金,我們哪里來的那么多的錢交給他。”
“要是沒有更好的掙錢辦法,我們還得上山挖煤,人總要活下去吧。”這位姓譚的農民這樣對記者說。
賺不到錢
留下爛攤子沒人管
記者在與另一位曾經當過煤礦老板的陳姓村民交談時得知,以前在這座山上最多時有十幾家個體煤礦。其中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
據他的理解合法的就是按月交給鎮里稅的小煤窯,不合法的就是沒有“三證”的煤窯,至于其它方面,兩者的條件都差不多,只要交錢誰都可以開。記者問,“如果是這樣是否出現過井下事故。”“這倒還沒有,因為我們這里煤層淺,挖不了幾米就能有煤比較方便!
記者問:“你們開一個煤礦都需要那些過程?”
陳姓農民回答說“先買設備,有錢的用機器挖,沒錢的用人工挖。私人的大礦有六七十人,小的一二十人也能開。外鄉人到我們這里挖煤的也不在少數。有時賺不到錢,老板們就紛紛撤離,留下一個爛攤子沒人管。一旦價格上漲,又會引來老板們的投資。”
在一份宜昌市地質礦產局的文件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自然地質條件是危巖體形成的內因,危巖體下自本世紀30年代以來的采煤活動及大氣降雨是危巖體形成并造成滑坡的誘發原因!
在與鄉干部的攀談中記者了解到,該鄉去年的人均年收入為2088元,農副產品、第三產業、采煤業各占其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該鄉人均耕地面積只有兩三分,采煤就成了當地百姓的主要生財之路。
到80年代末當地的煤產量基本穩定到了10萬噸左右。最近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對鄉鎮及私人小煤窯正進行停產整頓,當地煤產量已有所減少。
在鄉黨委辦公室寫字臺的玻璃板下,記者看到了一張簡易的經濟分布圖,圖上標有產糧區、經濟作物區、漁業區等不同產業的區域分布狀況及產量,其中北部地區注明為該鄉的產煤區。
于是記者問鄉里的王書記,是否考慮過對本地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他告訴記者,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如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漁業、旅游業等無公害產業,但這是一個長期過程。
■文并攝/本報特派記者 李晨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