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耗煤行業 -> 建材行業 -> 運行走勢

水泥業:技術創新引領持續發展

2007/1/23 0:00:00       
    產業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當一個國家具備一定的產業技術基礎和發展條件,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時,自主創新就成為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國諸多行業已經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績,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從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規模的集約整合、技術標準的進一步提升以及名牌戰略的培育推廣等方面的要求來看,行業自主創新仍有待加強和深化。因此,本版特別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自主創新行業巡禮”,介紹各行各業已經取得的創新成果,總結不同行業自主創新的特點,分析進一步推動自主創新的難點、要點,為深化行業自主創新鼓與呼。今天推出的是水泥工業以技術創新引領持續發展的報道,敬請關注。

     “技術創新仍將是2007年國內水泥工業的主旋律。”中材料集團總經理譚仲明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據了解,近期國內許多地區呈現出水泥市場產銷兩旺的喜人勢頭。在政策調控的作用下,水泥行業的景氣度在穩步提升。

      200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開始實施,到2020年將累計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5億噸,企業數量由目前5000家減少到2000家左右,生產規模3000萬噸以上的達到10家,500萬噸以上的達到40家。“行業準入門檻的規范和提高,意味著水泥業落后工藝產能淘汰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而技術創新將是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的主要手段之一。”譚仲明分析說。

      技術創新使水泥業脫胎換骨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水泥產量也快速增長,總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占世界總產量的48%。據譚仲明介紹,自2003年以來,我國水泥工業出現了兩個值得全世界關注的顯著變化:一是水泥工藝技術、裝備研發和工程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裝備制造技術正在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二是水泥工業進入快速調整期,結構調整的條件已經全面具備,出現了先進工藝水泥生產線快速發展的局面。而發生這兩個變化的深層次原因,都和全行業的技術創新息息相關。“自主創新加快了中國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張莉女士說,我國水泥工業在大型新型干法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裝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得到提高,建設工期大大縮短,噸水泥投資大幅度降低,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日產4000噸、5000噸生產線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十五”期間,我國已擁有多條日產8000噸、10000噸生產線。2006年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之配套的余熱發電技術也日趨成熟。和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外相近規模的生產線相比,熱耗、電耗明顯下降,大幅度降低了環境污染。利用水泥工藝協同處理和利用工業廢渣、固體廢棄物及有毒有害物質,有效地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可以說,技術創新所取得的實效,使水泥工業成為了資源綜合利用的主力軍。”她說。

     “原料均化,預分解窯鍛燒,節能粉磨和配置自動化等主要技術的運用,已經成為設計施工企業及業主,包括眾多水泥企業追求技術進步與效益提高的一致追求。”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國建材工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名譽會長喬龍德說,“以窯外分解技術為特征的新型干法水泥,得到社會的公認,大家認為這種新技術能夠改變水泥企業的命運。新型干法水泥已經成為業主選擇設計單位、設備和生產工藝的重要依據,成為眾多企業尋求節能降耗,改變環境污染,提高各項經濟指標的重要途徑。”在這種共識下,新型干法水泥近幾年以每年近1億噸的產能快速發展,也推動著其他水泥工藝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產品質量的步伐,推動了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以前,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占全國水泥總生產能力的比例不足20%,從2003年到2005年,僅兩年的時間,我國水泥生產結構快速優化,實現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占全國水泥總生產能力45%的巨大飛躍。這樣的發展速度,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目前水泥工業投資集中于新型干法水泥,且以大型生產線為主。預計2006年的統計數字出來后,這一比重將上升到50%。”張莉說。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我國水泥工業現已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成套水泥裝備技術,具有從設計、施工、制造、安裝到工程總承包的系統集成服務能力,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建設服務出口規模逐年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已達20%以上。我國已成為能夠成套出口水泥技術裝備的國家。

      譚仲明告訴記者,上世紀末期,中材料集團水泥技術設備工程開始走向國際。世紀之交之際,中材料集團首次在歐洲發達國家以工程總承包形式實施整條生產線的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成功地經受了高標準要求的考驗。目前,中材料集團水泥技術裝備工程已經活躍在全球各主要地區,成功地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項目的工程總承包,合同總額已達幾十億美元,進入世界同行業先進行列。中材料集團的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利用、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成熟、可靠、高效;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廢棄物轉化為水泥生產資源、降低煙氣和煙塵排放等技術都已取得重要進展。

      中材料集團旗下的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世界前三名的水泥工程建設綜合集成服務供應商,其海外合同額占公司合同總額的比例已超過了80%,工程總承包占新簽合同額和收入的比例突破了90%。2002年至2005年,中材國際的總資產從9.85億元增加到45.06億元,增長了3.6倍,凈資產從1.93億元增加到7.59億元,增長了2.9倍,凈利潤從3915.29萬元增加到9206.6萬元,增長了1.4倍。公司總裁王偉的體會是,中材國際能在短短幾年間從一個規模較小、經營分散、產品結構單一的傳統企業,快速成長為具有很高國際知名度的業績優良的中國上市公司,一個重要的支撐就是持續創新的企業戰略。

      他說,中材國際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能力,依靠原始創新、引進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模式持續保持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他們成功研發的5000—10000t/d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技術和裝備產品已經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公司建立了強大的技術持續創新系統,400多名科研人員在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究和開發,20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在全球各地為客戶提供不同需求的技術解決方案。“我們擁有本行業中國惟一的博士后工作站,正在建設國家級的水泥工程技術中心,已完成科技成果近400項,并有20項國內領先技術及30多項國家級專利。”王偉十分自信地說,“我們的戰略目標,就是要以公司自主品牌、全方位地進入全球市場。”

      向水泥強國轉變需深化技術創新

      我國是水泥生產大國,但要轉變為水泥強國,面臨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在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國建材工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名譽會長喬龍德看來,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一是降低資源、能源的消耗和再利用問題。由于我國從總體上廢渣廢料利用水平還比較低,能夠替代石灰石作為水泥資源的利用水平還很有限,處置廢棄物及焚燒垃圾燒制熟料一次能源的替代率也很低,因而資源、能源消耗相對比較高。因此,一方面要將技術創新貫穿于節、降、再利用的始終;另一方面要積極開發可替代原料和燃料,增加替代資源和再生資源的利用率。

      二是降低粉塵和煙氣排放,提升環保質量問題。這方面雖然有了明顯進步,國內個別的水泥企業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眾多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明顯的差距。

      三是設備技術攻關和機械加工能力提升問題。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的裝備技術基本實現了國產化,部分技術裝備如窯尾預分解系統的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是原料粉磨、水泥粉磨、冷卻機等技術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包括裝備智能化控制的軟硬件等方面,究其根本既有技術的原因,又有機械加工能力水平不足的限制。

      四是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問題。就整體而言,結構矛盾仍是水泥產業升級的瓶頸。現在,新型干法工藝是發展的主體,但還不是存量主體。必須要增加生產集中度,以形成新建規模和正在生產的生產線都要以日產4000噸以上的為主體,使整個結構有突破性的進展。

      五是未來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設計再優化的問題。在吸收中創新,在創新中優化與提高,是我國水泥工業發展的基本規律。目前在三個層面都面對著如何進一步創新與提升的問題:第一,尖端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自己研發;第二,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尚有的不足和差距,也必須攻克;第三,量大面廣的比較落后的生產工藝在確定取舍之后的利用和提高問題。

      六是繼續提高運營效率和運營效益的問題。國際先進水平年人均生產水泥15000—20000噸,一般水平也達8000—10000噸,而國內先進的企業年人均生產水泥為5000—10000噸,一般企業僅1000—2000噸,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是很大的。

      上述問題,盡管表現形式多樣,但都與技術有關。“要從技術的源頭切入,攻破了技術難點,自然會有效地解決高消耗、多污染、低效益等問題。要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以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為支撐,實現水泥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喬龍德說。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指出,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要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的方針,切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采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建材傳統產業。對于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建材工業來講,大力倡導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大力推進水泥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等領域研究,按照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緊緊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探索適合國情的技術創新突破點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張人為指出,水泥行業一直是中國建材工業的主要產業,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一種無法替代的基礎原材料,如何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發展水泥工業的新路子,是全行業努力探索的重要任務。

      事實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水泥產業,這也正是水泥業深化科技創新的適合國情的突破點。

      張人為認為,國家“十一五”規劃要求,單位GDP能耗指標下降20%,建設環境友好型、節約型社會,這對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孕育著良好的機遇。由于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發展,裝備水平、自動控制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環保技術和裝備使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程度大幅度減少,水泥工業生產過程實現減量化、再利用,消納廢棄物的領域越來越廣闊。

      在水泥生產過程中提高低品位原料、燃料和固體工業礦渣利用水平、推廣余熱發電、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技術,是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余熱發電、利用水泥窯處置廢棄物技術已經成為業內人士探索的熱點。天津水泥院院長于興敏說,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低溫余熱發電,能夠滿足這條生產線自身所用電量的50%,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同時,廢氣通過余熱鍋爐降低了排放的溫度,還可有效地減輕水泥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環保效果。而利用水泥窯處置廢棄物,從社會層面上既消滅了公害,有效減少了因存放廢棄物而造成的對土地資源的消耗,還可以減少城市興建工業廢棄物焚燒爐的投資,以及減少焚燒爐所產生的二次污染。

      不少大型水泥企業正在加強技術創新,開始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采取各種措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

      我國最大的水泥制造商海螺集團副總裁何承發說,海螺集團在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非常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在設計和生產管理中大力推行“減量化原則”,通過全面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不斷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技術,對裝備進行持續的技術改造,持續改進和加強節能降耗減污工作,大力推廣物資再利用,延長產品使用周期和使用鏈,不斷創新綜合利用技術,拓展利用途徑,綜合利用各種廢棄物,既減輕了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和土地占用,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真正實現了經濟、環保、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

      中材國際總裁王偉介紹說,中材國際目前已經形成一種以低投資、低耗能、環保為中心的生態設計理念,并在生態設計研發方面著手進行大量工作。中材國際自主研發的城市垃圾焚燒技術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中材國際開發出的噴旋疊加在線管道式分解爐,實現燃燒和分解兩過程的疊加控制,做到同一爐型能夠適合各種原料、燃料性能,拓寬了資源利用范圍。中材國際研發的新型干法窯燃無煙煤技術,是一項自主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加強技術創新,實現未來尖端核心技術的新跨越,相信中國水泥工業的節能和環保技術將不僅為中國,也會為世界水泥工業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來源:經濟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