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耗煤行業 -> 建材行業 -> 運行走勢

水泥行業利潤潛力分析

2007/3/8 0:00:00       
   長期以來,水泥行業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投資周期長、利潤回報低的行業,這主要是由于水泥行業作為一個傳統產業,技術裝備落后、企業規模小、生產廠家多、管理水平粗放、受國家經濟發展制約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從“十五”開始,我國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新型干法生產線逐步替代落后生產工藝,企業集中度不斷上升,行業平均利潤水平逐步提高,一些地區像安徽、吉林、新疆、云南、河南、四川等地相繼出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是行業總體盈利水平還是偏低,而且波動性較大。我國水泥行業高投入,低產出,產能增加,資產報酬率下降,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居不下的現象,期困擾著我國水泥企業。反觀國外水泥業,由于高度區域壟斷和全球化發展,大型水泥供應商的盈利水平遠高于我國企業,資產回報率一般不低于10%。

      目前,我國水泥行業正處于市場整合、企業兼并重組熱潮中,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本文將通過對全國和部分省市產量、利潤、銷售利潤率等指標的分析,來探討我國水泥行業利潤潛力,以及區域市場中企業較好的盈利模式。

      一、 全國水泥市場利潤水平分析

      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水泥12.35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6.51%,利潤150.3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92.58%,水泥產量、利潤再創歷史新高。2006年全國水泥市場已經走出低谷,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較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帶動了水泥需求回升和價格上漲,產業結構和市場結構變革促使期間費用率下降,兩者是促成景氣度回升的主要因素。但是我們看到,在水泥產量、利潤創新高的同時,銷售利潤率、噸水泥利潤并沒有創出新高(見圖1),反映出利潤大幅增長主要還是受產量增加的拉動,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仍處于較低水平。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水泥行業銷售利潤率和噸水泥利潤最高的1993年與最低的1997相差16.6個百分點和36.9元/噸,說明我國水泥行業利潤波動非常大。這種波動同時具有較強的周期性,這種周期性與我國經濟波動周期相吻合。

      我國水泥行業利潤水平偏低,波動性大,主要是由我國水泥行業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偏小,局部區域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過度競爭,以及落后生產力所占比重大,科技含量低,能耗高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再者,我國水泥行業高增長主要是由投資驅動的。更多的投資意味著更大的折舊,這將使得利潤降低。資本利用不充分、折舊嚴重,是過去大多數水泥企業在高增長條件下未能獲得高利潤率的主要原因。

圖1  全國水泥市場利潤水平分析

      另外,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也是造成水泥企業盈利水平低的癥結所在。多年來,我國水泥企業一直習慣于擴大規模,不惜代價排斥對手,擠占市場的思維方式。這種惡性競爭造成水泥企業兩敗俱傷,價格戰使得全行業利潤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

      二、 部分省市水泥市場利潤水平分析

      由于各省市經濟發展不平衡,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力度的不同,以及地區內企業規模、實力的差別,造成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市場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市場競爭環境、企業集中度、產業政策落實、政府干預和行業協會協調程度、落后水泥淘汰力度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各地水泥市場利潤水平的不同。我們根據各省市水泥市場的特點,選出部分典型區域市場來分析盈利情況。

      1. 集中市場

      這里的集中市場是指被稱為三大“一線市場”的北京、上海和廣東。這三大市場的特點是水泥需求量大,周邊生產企業云集,產能嚴重過剩。

      北京由于舉辦2008年奧運會,基礎設施和奧運場館建設對水泥需求巨大,受此影響北京市場從2000年開始復蘇,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不斷增加。北京市場的走好吸引周邊地區水泥大量涌入。北京奧運會周邊地區大規模建設水泥生產線,新增規模超過1,000萬噸,致使北京及周邊地區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北京市場也重新陷入低迷。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場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率的上升趨勢被打破,處于小幅上下波動狀態。即使是2004年全國水泥行業利潤達136億創歷史新高,北京市場利潤水平也沒有明顯變化。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從2000年開始新的一輪經濟高速增長,房地產業狂飆突進,水泥需求大幅上升,價格不斷攀升,普硅42.5水泥價格最高突破400元/噸。水泥產量、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都有較大幅度增長。2004年銷售利潤率達到9.71%,遠高于全國6.1%的平均水平。受財富效應的影響,上海周邊地區水泥投資急劇增長。2003年全國水泥行業投資中64%集中在華東地區,新增產能將達到6,000萬噸以上,短時期內造成該地區水泥產能嚴重過剩。2004年底,受國家宏觀調控、煤電漲價、產能過剩等因素的影響,上海市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應聲而落,連續三年大幅下跌,市場進入低谷。

      廣東省一直是水泥需求大省,需求量保持在1億噸左右。但是廣東省立窯水泥所占比重較大,產業結構不合理,直到2002年全行業仍處于虧損狀態。2003年以海螺、臺泥、中材天山等為首的大型企業集團,看好廣東新型干法水泥的發展空間,開始投入巨資建設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僅2006年上半年新投產的5000 t/d的水泥生產線就有6條,新增1,000余萬噸的產能。新型干法產能增長過快,釋放過于集中,加大了高端市場的競爭程度。過度競爭使得2003年剛剛恢復盈利的廣東市場,2005年開始出現急劇變化,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出現大幅下降,2006年處于虧損邊緣。

圖2  集中市場利潤水平分析

      北京、上海和廣東水泥市場的興衰過程,極具代表性,可以說是近幾年我國水泥市場發展與變化的縮影。集中市場巨大的水泥需求,廣闊的市場空間,誘使眾多企業爭相進入。企業在評估集中市場前景時,通常采用非排他性方法計算市場容量,過高和不切實際估算集中市場的水泥消費量和自身的市場占有率,盲目投資新建生產線,最終造成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陷入低迷,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市場蕭條造成許多企業因無法持續經營而倒閉或被兼并收購,其它企業也只能是艱難度日等待市場復蘇。周而復始,這種興衰交替是我國水泥行業始終走不出去的怪圈。

      2. 產量大省

      山東、江蘇、河北及浙江、廣東是我國水泥產量大省。其中山東2006年產量達到1.66億噸,占全國產量13%左右。產量大省對全國影響較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山東、江蘇和河北三省,雖都是產量大省,但由于地域差異,水泥市場盈利水平也有較大差別。

圖3 產量大省利潤水平分析

      山東水泥市場較為穩定,產量、利潤總額穩居全國第一,保持較穩定的增長,近幾年的銷售利潤率保持在5.5%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市場的穩定發展主要得益于本省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和新型干法水泥穩步發展。這保證了市場產銷基本平衡,使市場競爭程度不像北京、浙江那樣激烈。另外,通過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生產力,造就了山水、中聯這樣的大型水泥集團,對推動山東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穩定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蘇與上海市場有相似之處,利潤波動較大。2003年受華東地區經濟高速增長拉動,全省水泥產量、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快速增長,達到較高的水平;2004年受宏觀調控影響開始出現下滑,2005年水泥價格急劇下跌,煤電價格大幅上升,成本高居不下,導致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大幅降低;2006年受全國水泥市場好轉的影響和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提升,水泥價格回升,利潤總額出現強勁反彈。

      造成江蘇市場利潤波動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開始新增新型干法產能集中釋放,而落后產能不能及時淘汰,對市場沖擊較大;受市場價格下跌和成本上升“兩頭擠壓”的影響,企業利潤空間銳減,競爭日益加劇,加大了市場壓力;為擠占市場,企業間大打“價格戰”,造成整個行業平均利潤下降,市場進入低迷狀態;海螺、華新、中材天山、嘉興、小野田、瑞安,以及金峰、盤固、磊達等省內大型企業銷售市場嚴重重疊,加劇了市場競爭。

      河北省水泥行業產量、利潤總額保持穩步上升態勢、銷售利潤率也比較穩定,波動較小。但是,與山東相比情況有所不同。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與先進省份比較,還是相對較慢的,水泥企業平均規模比較小,立窯企業的水泥產量占總產量的70%左右。近幾年,雖然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快速增長,但是落后的生產能力卻沒有隨之同步退出,供大于求的矛盾表現突出,造成河北省的水泥出廠價格一直在全國最低位徘徊。環渤海經濟區建設啟動,給河北省帶來機遇。今后幾年,國家將重點建設唐山曹妃店和天津濱海新區兩個經濟開發區。大規模的建設經濟開發區,將帶來巨大的水泥需求,2006年水泥市場對此已有所反映。

      山東省穩步增長、江蘇省大起大落、河北省發展滯后是這三個產量大省的特點。相對來說山東省的發展情況要好一些,固定資產投資的穩定增長,新型干法水泥的適度擴張,保持了市場的相對穩定,從而也保證利潤穩定增長。有市場才能發展,產能的擴張需要一個良好的市場作支撐,否則會適得其反。

      3. 集中度高的省份

      集中度高的省份應首推安徽省。海螺集團主要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設在安徽銅陵、寧國、樅陽、池州、蕪湖、馬鞍山等地,水泥熟料產能在3,600萬噸左右。海螺在安徽省占據了較大市場份額,基本控制了市場的話語權。受海螺集團高速擴張的帶動,安徽省2001年起水泥產量、利潤大幅增長,2003年水泥產量增長22.36%,利潤總額增長209.58%,銷售利潤率達到20.02%,是安徽省水泥工業發展最快的一年。2005年受宏觀調控,煤電價格上漲的影響,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率出現較大的下降,但當年利潤總額仍實現6.65億元,位居全國前列。2006年利潤總額達到17.82億元,超過江蘇位居全國第二,銷售利潤率為10.79%,噸水泥利潤為36.44元,均居全國(除西藏外)第一。

圖4  集中度高的省份利潤分析

      吉林省也是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省份之一。從2000年開始,吉林省著手清理小水泥,關閉了40家左右,其中能力在10萬噸以下的小水泥廠逐步被淘汰退出市場,或者被大集團收購,變成大集團的“粉磨站”,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上升到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吉林省水泥市場處于幾大集團割據狀態,小企業的退出為大企業騰出市場空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競爭程度。吉林省水泥利潤總額總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3年、2004年利潤總額增幅較大,2005年受煤電價格上漲,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回落。2006年市場回暖,利潤總額有所回升。由于市場集中度較高, 2000年至2006年平均銷售利潤率為9.25%,反映出市場盈利水平較高。

      集中度高,盈利能力強是安徽、吉林兩省共同特點。海螺集團大規模的擴張,亞泰集團的快速成長,帶動了安徽、吉林水泥市場整合。兩家企業在本省所占的市場份額,足以對所在區域市場形成控制,具有調控市場價格的話語權,能夠使企業獲得超額市場利潤。由少數幾家大企業對某一區域市場形成控制,協調產量、價格,維護市場穩定的市場模式,非常適合水泥行業。海螺集團目前的擴張戰略,正是朝著這一模式發展。從2005年開始,海螺集團每年資本性開支達25億~30億元,以擴充其產能,2007年產能將增加至1億噸。海螺集團計劃在未來五年在華東地區市場占有率將由12%提高至40%,主控華東市場志在必得。

      4. 市場效益好的省份

      河南、四川和云南近兩年脫穎而出,發展勢頭良好,從2003年開始,三地區水泥產量、利潤總額迅速攀升,銷售利潤率也不斷走高,2006年河南、云南銷售利潤率分別高達7.74%、9.67%,這一現象非常值得關注。

      河南市場崛起主要得益于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大,新型干法水泥快速發展,以及落后工藝立窯水泥淘汰力度大。到2007年河南省將淘汰全部立窯,為新型干法水泥發展騰出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國內外大型水泥企業尚未進入河南市場,市場競爭還不激烈。本地企業如同力、天瑞、孟電、中聯等大型企業成長迅速,對市場有一定的控制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競爭程度。

      四川因其地理環境,市場較為封閉。多年來金頂、雙馬、峨勝等大企業控制著主要市場,市場相對穩定。拉法基的進入打破了這一平衡,2004年市場競爭加劇,利潤不斷下滑。2005年拉法基站穩腳跟,在西南取得了龍頭地位,起到了主控市場的作用。于是形成了這樣一種市場格局:拉法基占據了高端市場,一些大工程,重點項目都選用其產品,拉法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高端市場價格;本地有影響力企業的名牌產品,其價格一般低于拉法基價格20元左右,面向普通市場;而本地一些立窯企業主要是低端市場,價格差距在50元左右。這種市場細分的銷售模式,降低了市場競爭程度,能夠保持水泥價格相對穩定,行業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不斷走高。

      云南水泥市場快速崛起,主要是水泥需求增長強勁,市場盈利空間較大。與四川市場相近,云南市場也較為封閉,有利于本地企業發展。

圖5  市場效益好的省份利潤分析

      5. 獨具特色新疆市場

      新疆水泥市場走勢很獨特,1999年前市場并未受治理整頓的影響,行業利潤總額、銷售利潤率穩步上升,2000年開始出現下降。2004年在其它地區處于利潤高峰時期,新疆水泥為擠壓小企業出局、生產成本上升,德隆事件的影響,全行業卻出現虧損。2005年其它地區水泥市場進入低谷,而新疆地區卻逆市而上,行業利潤大幅攀升。2006年更上一層樓,實現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313.73%,銷售利潤率達到8.86%的好水平。

圖6  新疆水泥市場利潤分析

      新疆地區產業結構也很獨特。新疆地區水泥企業的平均規模是20噸萬,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僅占29%,遠低于全國水平。而產業集中度卻很高,新疆地區兩家上市公司天山股份、青松建化控制著本地區產能的60%。經過整合,企業數目也由原來的123個降為80多個,產業集中度達50%以上。

      其實,新疆地區早在2000年就開始市場整合,在新疆德隆集團策劃下,新疆屯河將旗下5家水泥廠的全部資產轉讓給了由天山股份控股的屯河水泥,整合后天山股份年產能力達到500萬噸左右,占整個新疆的50%左右。通過市場整合大大提高了新疆地區大型企業的競爭力和控制力,對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新疆地區在新型干法水泥發展上,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做法,而不盲目跟風。根據新疆地區地域特征,不太適合大規模的新型干法線。烏魯木齊、昌吉是新疆經濟最發達、水泥消費最集中的地區,市場容量也不是很大。若大上新型干法線必將造成產能過剩。而且,新疆發展不平衡,少數縣偏居戈壁,每年只有幾萬或十幾萬的水泥需求量。由外地運入的運費太高,導致水泥價格提高,發展1,000~2,000 t/d對新疆地區比較合適。

      行業協會協調,企業自律也是這兩年新疆水泥市場走好的關鍵因素。正是由于有了較高的產業集中度和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的良性發展環境,使得政府部門實施調控,行業協會開展協調成效顯著。在行業協會協調下,通過企業自律,限制產量,2005、2006年兩年新疆地區水泥產量基本保持不變,而利潤卻在大幅上升,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

      6. 浙江現象

      所謂“浙江現象”是近兩年在水泥界耳熟能詳話題。浙江省水泥行業利潤總額從2004年的22.47億元,滑落到2005年的1.04億元,如此之大的落差令整個行業倍感震驚。對于浙江現象許多業內人士都曾作過深入地分析和探討,其中也存在不少分歧。浙江市場從2002年以來的發展變化,也可以看成我國水泥行業從“熱”到“冷”,從“盲目”到“理性”的一個縮影。

圖7  浙江水泥市場利潤分析

      浙江現象有其一定的發展背景。浙江近幾年經濟高速發展,民間銀行和民間融資發展較快,伴隨著出口高速增增長,人民幣升值,使得浙江存在著大量流動性資本。流動性資本急于尋找出路,由于當時股市低迷,這部分資金主要流向房地產和部分產業。從2000年開始,水泥需求不斷增加,到2003年出現供不應求。水泥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吸引了大量流動性資本進入水泥行業。流動資本的進入對緩解市場需求,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流動性資本具有很強的短期性,對行業情況不熟悉,也具有較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必要協調和引導,因而出現大量建設1000 t/d左右規模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造成了大部分企業的規模都在100~200萬噸左右,實力相差無幾的局面,勢均力敵。這在市場競爭中自然不會相讓,只有通過在“戰場上”撕殺較量。

      三、 結論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發展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要素驅動階段、投資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階段和財富驅動階段。我國水泥行業正處于投資驅動階段。加大市場整合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依靠科技進步,節約能源,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成本,實現行業轉型,盡快進入創新驅動階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任務。目前,提高水泥行業利潤水平是當務之急,試想如果按全國噸水泥利潤達到20元,銷售利潤率在8%左右,那么全國的利潤將達到240億元,比目前接近翻了一番。

      通過以上分析,對于如何提高我國水泥行業利潤水平,我們提出以下觀點:

      1. 水泥行業要發展,市場是根本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廣東及浙江出現的問題都是市場問題沒有解決好,市場過度開發,導致行業利潤水平下降,甚至虧損。應該說企業最重視的就是市場,也深知市場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的道理。但是,企業理解市場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如何搶占市場,在競爭中拼掉對手,是他們所關注的,至于如何保護并培育市場想的就較少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市場破壞了,企業自然也就沒錢賺了,企業應該更多的換位思考。

      國外企業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拉法基十幾年前就進入中國,在北京市場他們并沒有擴大規模搶占市場,而是做精做透興發、順發兩個規模不大的企業;在四川拉法基也僅建設了兩條生產線,產能維持在三、四百萬噸左右,而更多的是集中精力開發不同的水泥消費市場,如高端市場、家裝市場等,通過開拓市場以減少競爭對手。在國外,區域市場往往是幾家大企業劃分各自市場范圍,以避免過度競爭。

      我國新興水泥市場如不及時加以保護,浙江現象將會在這些地區重演。像河南、四川、云南等新興市場就急需保護。河南市場已經開始出現過于集中建設生產線的現象,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對新建生產線報批進行嚴格控制。

      2. 利用資本市場,整合市場

      安徽、吉林及新疆地區較早地進行了市場整合,產業集中高,行業利潤高于其它地區。海螺、亞泰、天山、青松建化四家企業在其區域市場整合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四家企業都是上市公司,能夠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來解決市場整合所需資金。當前,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解決我國水泥行業市場整合、企業兼并重組所需資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但是,利用資本市場也存在著一定風險,企業要謹慎對待。目前,我國出口大幅增長,國家外匯儲備不斷創新高,人民幣升值,造成流動性資本過剩,國際游資也不斷進入。由于國家嚴厲調控房地產市場,股市也高處不勝寒,流動性資本正在從兩個市場不斷撤離,不排除撤離資金投入產業的可能性。對于利用流動資本必須很好的引導,防止出現浙江那樣的短期行為。

      近來,凱雷、華平、黑石、KKR等國際著名私募資金在我國頻繁活動,正在加緊實施對我國大型企業的收購。這些私募集基金稱得上是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鱷,資金實力非凡,可調動上百億美元的資金。與這些基金合作,對我國大型水泥集團實施區域整合十分有利。但是這些基金要求的回報率也非常驚人,短期行為明顯,利用時也應謹慎。

      3. 因地制宜,發展新型干法水

      新疆在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偏遠地區市場需求小,不需要大規模的新型干法生產線,1000~2000 t/d規模的生產線更能解決問題。在發達地區也不是新型干法生產線規模越大生產成本就越低,在競爭中越有利。俗話說船小好掉頭,遇到市場蕭條,大型生產線就不如小規模生產線靈活,由于開工不足,設備折舊大,固定費用高,生產成本反而會加大。發展新型干法水泥一定要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切不可貪大圖洋。

      4. 依靠科技,降低成本

      成本高居不下制約著我國水泥行業利潤水平的提高。煤電價格上漲,加大了水泥制造成本,目前煤電消耗占水泥生產總成本的比例在大部分地區已達到70~80%。節能降耗是降低水泥生產成本的關鍵。目前,我國水泥企業正在廣泛利用余熱發電技術,降低企業電耗,成效非常顯著。

      在利用工業廢棄物,使用替代熱料方面,國外水泥企業已走在前面。由于提高了生產技術、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國外企業可以用塑料、紡織品邊角料、廢氣油、動物脂肪等廢料與煤的混合物,作為替代燃料,海德堡在丹麥的一家公司替代燃料比例已占50%以上。目前我國在替代燃料使用上還比較落后,降低能源消耗的空間非常大。

      5. 實現國際化,提高盈利能力

      水泥產品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繁榮時期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利潤豐厚;蕭條時期企業縮減開支,艱難度日,多數企業會出現虧損。國外大型水泥企業利用全球化生產,實現區域互補,抵消區域性經濟波動產生的影響,從而化解行業周期性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我國水泥企業目前還沒有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經營。國內出現經濟波動,對水泥企業利潤影響很大。為避免這種影響,國際化是最佳途徑。目前,國外大企業也在不斷開發成長市場,例如:海德堡在成長市場的銷售收入從2000年占總收入12%,發展到2005年占36%。國際上成熟市場對我國企業來說進入十分困難,但是對于成長市場像亞洲、非洲以及俄羅斯、東歐市場,我們還是有機會的,可以與國外水泥巨頭放開一搏。中材國際2002年才開始進入國際水泥裝備制造、工程承包市場,短短幾年,市場份額從7%快速提升至目前的近30%,非常值得水泥企業借鑒。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