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礦業集團張集煤礦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全國煤炭基建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礦井之一。近幾年來,張集煤礦遵循"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的企業宗旨,堅持"規范、精細、主動、創新"的工作方針,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大力推進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礦井建設,實現了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7年,生產煤炭1006萬噸,銷售收入35.6億元,實現利潤12.5億元,職工人均年收入5.79萬元,是安徽省目前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特大型現代化煤礦。
一、堅持不懈強化管理,促進礦井安全發展
"安全是煤礦發展的主旋律,沒有安全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從領導班子到普通員工這種強烈的安全發展意識,成為創新安全管理的強大動力。
(一)實施"148"安全筑基工程。"1"就是明確一個目標,杜絕死亡事故,控制重傷、減少輕傷事故,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4"就是全面推行安全"四化"工作,即:"一通三防"本質化、質量管理精細化、安全教育培訓硬性化、安全管理準軍事化;"8"就是嚴格實施以技術管理為源頭的八項安全管理措施。針對礦井安全管理實際,這個礦創造性地提出"一通五防"管理,夯實安全基礎。加強通風系統管理,做好通風系統調整優化工作,合理調配風量,實現兩井通風資源共享;加強防突管理,嚴格落實防突治和"四位一體"措施,做好防突區域劃分基礎資料收集工作,推進區域治理;加大瓦斯綜合治理力度,在采煤工作面建立了完善的抽采系統,嚴格做好抽采效果檢驗工作,及時合理調整抽采方式;加強防火管理,嚴格工作面老塘和采空區CO變化情況的觀測和預報,實施了自動化灌漿系統和井下灌漿注氮管網改造工程,保證礦井防火工作需要;規范礦井綜合防塵工作,推廣應用煤層注水防塵等項技術;加強放炮管理,推廣應用彩帶放炮、反向裝藥技術,杜絕落炮事故。
(二)堅持不懈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推行"不抓質量標準化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不按質量標準操作的職工不是合格的職工"安全質量管理理念,將精細管理向采掘工作面、主要生產系統和安全薄弱環節延伸,突出過程控制,實行動態考核,切實做到精細化、數字化、優良化,嚴把毫米關。礦井質量標準化始終保持行業一級,連年考核在集團公司生產礦井居于第一名。
(三)持續深入推進安全管理轉型。積極導入先進安全管理理念,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的層次和水平。全面推行班隊自主管理,徹底改變了基層工作長期存在的"等靠依賴"陋習,使一些長期工作被動的單位也發生了"蟬蛻龍變",有的躍入了全礦先進的行列。大力推進班隊長專業化建設。先后舉辦班隊長培訓班10期,培訓班隊長622名。與高校聯合舉辦班隊長中專學歷班,解決班長學歷問題,提高專業素質。優化勞動組織,科學確定用工總量,合理配置管理人員職數,實現崗位設置科學化、隊伍結構最優化、人力資源效能最大化。
二、矢志不移推進創新,提升技術經濟效益
張集煤礦堅持科技興礦戰略,不斷提高技術管理和現代化裝備水平,為礦井發展提供強力支撐。近年來,先后有8項技術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0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一)以技術創新增強安全基礎。創新瓦斯綜合治理技術。針對工作面回采時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治理難度大等實際,采取了高抽巷、尾抽巷、頂板鉆孔、順層大直徑斜交鉆孔、立孔抽采、上隅角埋管等綜合治理瓦斯措施,輔以大流量抽采泵和大直徑抽采管路相結合的技術,有效解決了工作面瓦斯問題,摸索出一套高瓦斯復雜地質條件下綜采工作面治理瓦斯的有效途徑。積極應用防滅火新技術,在工作面采用了上隅角埋管注氮、煤柱鉆孔注漿防火等項技術,在軌順沿空段煤柱分段采取了封堵加固技術,確保了沿空留巷綜采工作面的安全快速回采及收作。
(二)以技術創新提升生產水平。創新施工工藝,大力推進機械化掘進作業線,在集團公司首次成功應用新型掘錨一體機,創出了月進620m的較高水平,并解決了使用該設備作業過程中巷道支護、煤矸運輸、瓦斯防治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積極推廣應用新設備、新工藝,提高采煤效率。采煤機從首采面使用的MG375型到艾柯夫SL700型,連續更新6代;應用一次采全高技術和托偽頂扇形回采技術,確保了安全回采,提高了回采效率。2006年,礦井最高日產33008噸,刷新了淮南礦區最高記錄;最高月產92.9萬噸,單面最高月產36.8萬噸,刷新了安徽省最高紀錄;綜采隊單面年產382萬噸,創造了高瓦斯、高地壓、復雜地質條件下采用國產裝備全國單面綜采年產最高紀錄。
(三)以技術創新增加經濟效益。采區開拓、工作面開采、采掘設備選型,堅持以現場實際情況為依據,從技術方案設計、系統環節上尋求勞動組織的最優化,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提高開采上限,縮小防水煤柱,提高煤炭回收率。根據張集煤礦沿空、孤島工作面圍巖的特點,提出了深井大采高孤島工作面兩巷綜合整體支護原則,科學選擇支護參數和支護工藝,確保了巷道圍巖穩定和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在復合頂板、"三軟"煤層條件下,采用了錨梁網支護、復合頂板管理等綜合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
三、積極主動履行責任,帶動地方共同發展
張集礦在不斷發展壯大自身的同時,時刻不忘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反哺社會,帶動地方共同發展。目前,張集礦所在的鳳臺縣一躍成為安徽省三強縣之一。
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礦井。對塌陷區內農戶,按照集團公司市礦統籌建設新村鎮總體規劃,在礦區不壓煤地段實行并村入鎮、并村建鎮、并村擴鎮、小村并大村,建設新村鎮,變"先塌后搬"為"未塌先搬",避免重復搬遷、重復建設、重復補償等問題,節約了土地資源,使礦區周邊環境得到不斷改善。同時,積極組織實施了土地復墾、生態恢復工程,抓好循環經濟建設。用煤矸石回填塌陷區,一期工程復墾土地380畝;把塌陷區分為無水區、淺水區(濕地)和深水區三種類型,分別進行糧食作物、耐水樹種種植和水產養殖,綜合利用塌陷區16000畝;建立了一座塌陷區水處理廠,用于礦區生活、消防和生產用水,使礦井水資源利用率達95%以上;建成一個1萬m3的瓦斯罐和3×6000千瓦發電站,礦每年瓦斯抽采量達到3000萬m3,利用瓦斯進行發電。
抵御洪峰激流,維護地方安全。2007年7月上旬,淮河流域連續強降雨,導致淮河水位全線告急,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性的洪澇災害。張集礦所在地鳳臺縣境內大部分村莊進水或被淹。面對嚴峻的汛情,張集礦緊急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全力防守西淝河大堤。先后投入各類抗洪搶險物資和堤壩加固工程費用約1200萬元;協助附近村民搬遷安置投入528.70萬元;井下先后有3個采煤工作面、5個掘進工作面停止了生產,減產18.80萬噸,經濟損失7802萬元。災情發生后,張集礦先后組織全礦職工為鳳臺縣災區捐款12萬元,支援周邊村鎮大量的防汛物資。經過20多個晝夜的連續奮戰,奪取了抗洪搶險的最后勝利,保障了西淝河兩岸近十萬村民的生命財產和礦井安全。洪水退去后,張集礦再次籌集資金、捐款捐物,無償支援周邊村鎮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在去年我國南方部分城市遭受了50年未遇的冰雪災害面前,張集礦再一次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全礦上下顧大體,識大局,發揮千萬噸礦井作用,積極為緩解南方電煤供應緊張做貢獻。春節期間,張集礦干部職工主動放棄和家人團聚,開足馬力,有序組織生產。在多出煤的同時,還千方百計保證煤炭質量,堅持從源頭把關,合理配采,加強煤流系統管理,控制原煤灰份,提高煤炭發熱量,出優質煤。春節前后,礦井安全生產煤炭50余萬噸。
四、創新開展勞動競賽,培育高素質職工隊伍
在上級工會組織的指導下,張集煤礦緊緊圍繞安全生產中心工作,積極探索創新勞動競賽的形式和內涵,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推進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實踐中,錘煉隊伍作風,提升隊伍素質。
開展 "安康杯"競賽。開展職工安全積分活動。職工在個人無違章、崗位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可累計升級得分,到年底兌現等值的獎品,使職工"安全每一天,天天有收獲",同時,還把職工的安全積分情況作為評選各類先進的重要依據。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定期舉辦安全知識漫畫展,組織安全文藝小分隊深入班前和井口進行安全文藝演出,舉辦井口安全知識有獎問答,組織職工創作演唱安全歌曲,建立安全文化長廊,使安全教育寓教育樂,營造了濃郁的安全生產氛圍。加強群安組織建設,調整充實群監網員隊伍,做到隊有群監分會,班有群監網員,井口有接待員,保證了群眾安全活動的正常開展。
開展快速掘進競賽。實施快速掘進工作,是集團公司落實瓦斯治本措施、保持安全高效生產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圍繞這一要項工作,我們緊緊抓住管理和隊伍的關鍵環節,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推進快速掘進工作。設立臺階獎,根據巷道類型、巖別、斷面大小、支護形式等條件確定獎勵起點,非重點頭面按重點頭面的50%執行。安全無事故,月底驗收優良的全額兌現,合格的兌現80%,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隊伍的積極性。2007年度,在高抽巷半煤巖條件下,綜掘作業線創出單進613米/月的淮南礦區新紀錄。
開展技術"三臺"活動。 即利用"講臺"培訓職工,利用"擂臺"選拔"大拿",利用"舞臺"讓職工展示一技之長。近年來,全礦先后有36個崗位工種、5000余人次參加了技術"三臺"活動。在礦工會的精心組織下,各項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轟轟烈烈,促進了全員崗位技能和技術素質的提升。
推進學習型班組建設。制定了《關于深化學習型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實施、部門配合、長效維護、系統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學習型班組建設保障機制,實施學歷、職稱、技術等級"三條激勵線"為內容的素質提升工程。對被命名為"拔尖人才"的技術大拿,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實行動態管理,不搞終身制;制定了向優秀人才和技術骨干傾斜的薪酬分配政策,規定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月度崗位津貼不低于50元、100元和200元的標準,做到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待遇,成長上給機遇;積極探索嘗試"內聘技師"、"導師制培養"、"拜師學技"、"考技上崗"等人才培訓工作新路子,拓寬了知識型、技能型、專家型人才成長的渠道使學技術、學業務在職工隊伍中蔚然成風。
五、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構建文明和諧礦井
張集煤礦主動應對市場、機制和體制的變化,積極探索改進加強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以凝聚力推動生產力,以文化力提升競爭力,促進了礦井建設與發展。
堅持民主決策,增強班子合力。用礦井建設事業統一班子成員思想,營造不推諉、不爭功,想干事、敢負責的工作氛圍,形成同心同德、干事創業局面。完善決策機制,規范班子決定重大問題的內容、范圍、程序和方法,對一些涉及礦井管理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注意充分征求班子成員的意見,堅持集體領導、群策群力,避免決策失誤。建立班子成員聯系溝通機制。采取黨委會、礦務會、安全生產辦公會等形式,定期溝通情況、交流意見;在日常工作中,經常主動通氣,定期進行檢查、分析等,不斷提高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促進了領導班子成員講黨性、講大局,形成了分工有配合,補臺不拆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團結進取氛圍。
順應發展要求,激發創業熱情。礦井投產之初,面對"怎樣經營好、發展好新型現代化礦井"的新課題,礦開展了"不做守成者,要做創業人;不做享受者,要做奮斗人;不做奢侈者,要做勤儉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干部職工"不用揚鞭自奮蹄",努力實現各項建設持續快速發展。投產第一年,僅用291天即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創造了國內同類型礦井快速達產新水平。礦井步入生產階段后,能否保持各項工作穩定持續發展,成為張集煤礦人面對的又一嶄新課題。礦各級黨組織結合本單位實際,開展了"講境界、長本事"專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推進礦井發展的能力,使礦井連年保持了穩產高產,創造了全國新井產量增幅最高水平。面對管理轉型、企業升級的新形勢與新任務,倡導推行干部作風"戒軟 、戒粗、戒拖、戒懶、戒貪"五項要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公民道德榮辱觀教育,引領干部職工大力弘揚遵章作業、鉆研業務、精細管理、忠誠企業、團結互助、勤勞奉獻的職業作風,推進安全發展與管理轉型,合力譜寫建設新型現代化礦井新樂章。
注重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堅持以"發展先進生產力、保護資源、保護環境、保護生命"為核心理念,把傳統型生產轉變為現代化文明生產,構建大生產文化;以安全技能培訓教育為主要內容,把粗壯勞動力轉變為高素質員工,構建大學校文化;以規范干部的管理行為和職工的操作行為,統一班前班后會和職工日常行為契入點,把粗放管理轉變為準軍事化精細管理,構建大軍營文化;以"綠化、美化、亮化"為工作重點,把礦區轉變為綠草如茵綠樹成蔭的大園林,構建大環境文化;以"濟貧、救急、助學"為工作要點,把礦區轉變為充滿關愛與溫馨大家庭,構建大社區文化。
落實發展宗旨,促進文明和諧。礦井的穩定發展,為職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職工收入逐年提高,保持了穩步增長;井下安裝使用了乘人車和架空乘人裝置,減少職工徒步往返行程9200余米;積極改善基層辦公環境,加強標準化(廠)隊建設;扎實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幫助困難職工渡難關;新建了公寓樓,為全礦職工宿舍安裝了空調;擴建了食堂,改善了職工餐飲條件;改造了職工浴池,實現了入井職工更衣公管化,為職工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倡導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建成了綜合性的燈光球場和職工健身園,經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實現了礦區各項建設安全高效、生產生活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