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山東兗礦集團利用產學研平臺,廣泛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累計設備投資7492.40萬元,全面淘汰更新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耗能設備3784臺。
兗礦集團采取建立“礦區節能專項基金”制度、單獨申報節能改造專項計劃等多種形式,對落后的耗能設備和系統進行了淘汰更新和節能技術改造。通過與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發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利用2臺日處理1150噸煤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配套生產24萬噸甲醇、聯產8萬千瓦發電,碳轉化率高達98.8%,有效氣成分提高2—3個百分點,CO2含量降低2—3個百分點,年節能量達到1.2萬噸標準煤,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通過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發燃氣發電技術。將煤氣燃氣輪機發電系統與甲醇合成系統有機集成,實現高硫煤的潔凈利用,同時充分回收利用甲醇生產中排放的可燃性氣體,發電凈效率達43%~45%,污染物排放量僅為常規燃煤電站的1/10,脫硫效率可達99%,SO2排放在25mg/Nm3左右。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規電站的 15%~20%,耗水只有常規電站的1/2~1/3。由哈工大研制的“鍋爐燃煤添加劑”在公司范圍內得到推廣,鍋爐節煤率提高15%,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兗礦集團環保節能處處長馮騰說:“2008年,公司用于節能技術研發資金達1.7億元,實施19節能減排科技研發創新項目,投入節能技改資金1.4 億元,實施38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全年可節約電能4250萬千瓦時,節約原煤17萬噸,節約煤氣50萬立方米,節約水資源386.4萬立方米。”